回覆列表
  • 1 # 汝良王

    項羽派人謀殺了楚懷王唯一的後代,

    項羽的剛愎自用最後落了個眾叛親離

    最後宋義肯定要和項羽決裂了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宋義原是秦滅六國前,楚國的令尹,相當於丞相,在秦末農民戰爭後,投奔項梁的起義軍,成為項梁旗下的一員。

    項梁在陳勝、吳廣戰死後,聽從范增的建議,尋找楚國王室後裔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立羋心仍為楚懷王,楚懷王羋心就成為反秦義軍名義上的領袖,但因為羋心是項梁立的,所有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到項梁手中,自任楚國上將軍,號武信君,楚懷王並無實權。

    項梁在反秦戰爭初期,在東阿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章邯,之後又在定陶打敗秦軍,一系列的勝利讓項梁和手下的楚軍都產生輕敵情緒,宋義見此情景,便勸項梁:我軍打了勝仗後,如若將領驕傲、士兵怠惰,必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擔心啊。但項梁並沒有聽從宋義的勸告,而讓宋義出使齊國。

    宋義在出使齊國的路途上遇到了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便對高陵君顯說:項梁現在由於驕傲肯定要失敗,你還是晚一點再去見項梁,可避免橫禍。

    不久,秦國名將章邯在得到足夠的兵力和物資補充後,在定陶一戰中殺死了項梁,項梁一死,楚國上將軍人選空缺。

    這個時候項羽在其它地方作戰,沒有與項梁在一起,按常理來說,項梁戰死後,應該就是項羽接任項梁的職務,但楚懷王並不甘心只做個傀儡王,出於壓制項氏在楚國的勢力在因,而任命宋義為上將軍,理由很簡單,就是宋義準確的預測了項梁之死。

    宋義由於是楚懷王一手提拔起來做上將軍的,很容易就會感激楚懷王的提拔,就會聽從楚懷王的各項安排,成為楚懷王壓制項羽的一方勢力,也就自然成為項羽在楚國內部權力爭鬥的物件。

    由於趙國的求救,楚懷王令上將軍宋義率軍救趙,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由宋義節制所有楚軍,率軍5萬北上救趙。

    宋義本來就是投靠項梁而進入楚軍中的,在軍中沒有什麼勢力,僅僅就是憑著楚懷王的任命而成為最高統率,而項羽是一直就跟著項梁在反秦戰爭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且軍中中下級軍官是項梁和項羽一手帶出來的,軍中還有不少項氏族人都是支援項羽的,而這個時候宋義與項羽對北上救趙發生根本性的衝突。

    宋義認為要觀望形勢,儲存實力,再做打算,而項羽認為應該馬上向北進軍,攻擊秦軍,雙方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宋義又錯誤的拿軍令壓制項羽,導致與項羽的矛盾到達頂點,一觸即發。項羽為了拿回主動權,在爭取各方的支援,包括末將范增,軍中各級軍官的支援下,在宋義帳中斬首了宋義,以下犯上直接斬首主帥,這在冷兵器時代也屬少見,不過也難怪宋義會失敗,在軍中毫無支援,又僅僅以軍令壓人,直接讓項說挺而走險,殺了宋義,拿回主動權,項羽的行動直接讓楚懷王妄圖借宋義壓制項羽,進一步掌權的目的落空。

  • 3 # 泛蟻歷史

    項羽與卿子冠軍宋義反目成仇,個人覺得有兩個深層原因,其一是個人私心,其二為權。

    首先分析所謂的私心,那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項梁,以及項梁與項羽的關係。項梁本為楚國的貴族後代,楚國沒落後成為了秦國的一名小小將領,是項羽的叔父,有著一層親戚關係。初期,宋義投奔項梁,在項梁對戰章邯之時,因項梁輕敵,宋義規勸後無用,便離開了項梁,果不其然項梁戰死,而宋義卻藉助項梁之死,順利的上位,此事成為項羽殺宋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次,宋義和項羽率軍援救趙國,兩個人在行動方略上產生了分歧,宋義認為應當採取“坐山觀虎鬥”的策略,讓秦軍和趙軍相互爭鬥,待秦軍疲憊之時再予以攻擊;而項羽則認為應當儘快攻擊秦軍援救趙國。宋義的計謀,粗略一看,似乎是很有道理,其實卻隱含著兩個巨大的問題,一個是楚軍軍糧不足,一個是秦軍一旦打敗趙國,會使實力得到增強。項羽對這兩個問題看得很透徹,因此他認為楚軍應當儘快攻擊秦軍,既可以儘快從趙國得到軍糧,也可以聯合趙國的力量擊敗秦軍。 項羽認為宋義採取拖延不戰的策略不是出於公心,而是出於私利,於是,果斷地將其斬殺,然後,假說楚懷王有密令斬殺宋義,藉此震懾部眾,從而奪得了軍權。隨後,項羽派人向楚懷王說明情況,由於宋義已死,項羽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軍隊,楚懷王無奈,只好承認現實,順勢正式任命項羽擔任上將軍,項羽由此成為楚軍統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RO什麼意?BRO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