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毅而三思吳六奇

    雖然上溯可以查到很久之前,可這只是個故事。與今日的“下海經商”中,能關聯到一起的唯有下海,卻無經商。這是因為早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下海與經商就已被古人更直接地聯絡到了一起。圖為18世紀的中國海船。

    不說清代《鏡花緣》中唐敖、林之洋、鄧九公等人的下海經商,先說說此前下海的市舶志小結好了(可略):

    自唐開元時始禁私物奸人下海。

    自宋崇寧時始禁販金銀;淳熙時禁銅錢下海;端平時禁運米出糶。

    自元至元時始禁下番船隻,罷提舉司;至大時令番商止集舶所,不許入城,通番者有厲禁(殺頭)。

    自明洪武時始,立(法)客綱客紀,以(兩)廣人及徽泉等商為之。嘉靖時,中官黷貨,慮市召寇,罷市舶司、遷沿海居民。……但禁日本;旋復三市舶,西番入居澳門。自萬曆時始,開南洋之禁,招懷遠人;海舶奔輳,設監督。

    大致來說,從唐代開始,中國下海就可見“海洋貿易之官辦”問題,所以像當時的“鑑真東渡”是很純粹的違法行為……而像明洪武時期提到的“以廣人及徽泉等商為之”,大致涵蓋了今日兩廣福建和安徽等地方的海商。眾所周知,明代著名的五峰船主王直就是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其“擁眾十餘萬,寇松江、嘉興諸郡甚急。破城池,殺縣官,聲言欲下杭城,取金陵,震於遠邇”很是駭人。

    因此在傳統觀念中,無論是虛幻的京劇故事,還是真實的五峰船主,都能看出“下海”

    在舊時,是件提頭賭命(氣運)的大事。所以舊時老人有言“正月仔,下得海”,寓意有二,一是早期的鳥兒有更多蟲兒吃,二就是此時出生的人命正,有氣運能賺大錢。

    但是這句話在新中國成立後,首次以創業角度提到時,已是1980年時的《人民戲劇》。在“俞振飛演劇生活六十年紀念活動”一文中,提到“(俞振飛)三十年代初毅然放棄大學講師職務,正式‘下海’。”如圖:

    這可能是最吻合地“下海(盈利)”描述了。之後到90年代為止,下海一詞才逐漸又開始與經商創業密切關聯起來。而此前這個詞的使用,與上述兩個關聯之外,與更早些時候,中國對海洋的大力開發利用有關。

    1983年,《中國水產》曾刊文“男女老少齊下海,千家萬戶搞養殖”。而再早時,“下海”這詞真就只能見於對山海農產品的開發創收上使用,比如“海肥上山耕肥足 山貨下海漁汛豐”。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還會記得如《丁丁戰猴王》這樣的動畫短片,裡面所描述的就是當時人們對山澤海洋的一些暢想。而直接把魚做罐頭這件事,中國真不比《哆啦A夢》想的晚。

    所以下海於民間大眾,並非只有經商可言,只是因為改開以後的形勢變化,才讓這個詞與辭職經商關聯更加密切。但就今日來看,創收、創業才是更妥帖的詞彙。且較之舊時,也不再像是件賭腦袋的事情了。

  • 2 # 龍濤的海闊天空

    首先,人們認為海是神秘的,藏有寶藏的,這裡有著無窮的財富,都想下去撈一下的,而且這財富多少人也是撈不完的。你撈、我撈、大家撈、海上撈、海底還撈!

    人對大海的想象力是沒有盡頭的,所以潛意識裡海就是礦藏,雖然看不見,但你看與不看,財富就在這裡,你撈與不撈,財富不增不減。

    所以人們辭職經商說是下海。

    另一個因素就是恐懼。

    大海雖然有無盡的財富,但是也兇險無比。海哥高興時風平浪靜,嬉戲、探險、捕撈,怎麼都好。發怒時波浪滔天,怎麼都不好。不管你是大船、小船,都給你弄翻,沉到海底,等著別人來海底撈。

    所以人們也知道大海的兇險,下海是有風險的。很可能沒撈到寶,把船也搭進去了。

    所以下海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勇氣的。現在不是還有留在國企,拿著千元工資的嗎,甚至還有幾百元的。

    辭職經商說成下海,拋開歷史典故,也是挺有意思的。

  • 3 # 善良平安

    一些人會把辭職去經商說成"下海″這是什麼典故?你怎麼看?

    現代把改革開放初期,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幹部,留職或離職去經商辦企業叫"下海"。因這批人"下海"乘的是大船,都淘到了珍寶。為公平竟爭。國家於一九八四年嚴禁黨政機關幹部經商辦企業。經過時間推移又出現了現在這批"下海"淘金的人。

    海里有很多很多珍寶,普通人要"下海",要有本領和運氣。要"下得海""上得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2018年下半年有哪些好看的懸疑推理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