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謝謝邀請。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足足做了三天功課,再次來翻一翻太史公《史記》。整理出《宋國從盛到衰的歷程》《越國從盛到衰的歷程》《鄭國從盛到衰的歷程》,受回答問題篇幅限制(三個國家興衰歷程都放在這個問題上,篇幅太長了,估計大家看不下去),隨後補錄到西瓜文章上,請有興趣的朋友移步批評指正。

    (西周時期諸侯分佈圖)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家主要有:鄫國、呂國、虞國、州國、萊國、蕭國、舒國、譚國、鄖國、芮國、沈國、庸國、權國、謝國、巴國、蜀國、息國、郤國、祝國、鄣國、聶國、鞏國、葉國、項國、江國、葛國、戴國、宿國、炎國、鄅國、畢國、申國、鄧國、唐國、劉國、黃國、厲國(後改為隨國)、淳于國、鍾吾國、鄀國、肥國、鼓國、鄟國、蓐國、耿國、蘇國、冀國、諸國、共國、井國、縉國、楊國、毛國、邘國、皖國、邿國、郜國、弦國、郕國、梁國、向國、凡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焦國、羅國、蓼國、絞國、茅國、巢國、雍國、頓國、黎國、費國、郇國、胙國、夔國、鄶國、應國、鄾國、任國、邳國、胡國、代國、彭國、苴國、魚國、軫國、扈國、荀國、桐國、極國、賈國、祭國、道國、微國、豐國、六國、瑕國、觀國、岐國、箕國、莘國、逼陽國、小邾國、祝其國、倪國、濫國、遂國、盧國、須句國、顓臾國、大庭國、根牟國、甲父國、翨陽國、有窮國。

    宋國(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國君子姓宋氏,國都商丘。史料記載有《史記·宋微子世家第八》《太平廣記·方士》《讀史方輿紀要》。

    越國(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 ),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直系後裔,國君為姒姓。史料記載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鄭國(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國君為姬姓,伯爵,是中國歷史上西周、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以商業發達、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詩樂文化聞名於世,是中國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史料記載有《史記·鄭世家》《左傳》。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各國忙於稱霸,還尊周王室,還對“禮”看的比較重,越、鄭、宋三國在爭霸中經常有勝出。

    (春秋時期諸侯分佈圖)

    這個時期,宋國經常對外征戰,宋景公三十年(前487),宋國君滅亡了曹國;越王勾踐滅亡吳國,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周元王封他為“伯”,號稱霸王;鄭國也經常在晉國、楚國之間結盟,互相攻伐,鄭繆公三年(前625)鄭國派軍跟從晉國攻打秦國,在汪打敗秦軍,二十一年(前607),楚國與宋國華元攻打鄭國,華元被俘。獻公十三年(前510)逝世,兒子聲公勝即位,正在這時候,晉國六卿強盛了,侵奪鄭國領土,鄭於是衰落了。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禮”徹底崩壞,各諸侯國藐視周王室,甚至自封為王。戰國七雄產生,越、鄭、宋三國在爭霸中逐漸失勢。

    (戰國時期諸侯分佈圖)

    宋國剔成四十一年(前329),剔成的弟弟偃襲擊剔成,剔成失敗逃到齊國,偃自立宋國國君。君偃十一年(前318),自己號為王。東面打敗齊國,攻下五座城;南面打敗楚國,侵佔三百里地;西面打敗魏國,和齊魏結成怨家。君偃只知沉緬於酒色之中,凡是規勸提意見的大臣一律射死,諸侯們都稱他為“桀宋”。“宋君偃又步紂王后塵,為所欲為,不可不殺。”諸侯要求齊國討伐宋國。王偃即位四十七年(前282),齊湣王與魏、楚討伐宋國,殺死王偃,宋國滅亡,宋地被瓜分。

    這個時期,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國君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鄭國在春秋後期,鄭公勝時期,晉國六卿強盛了,侵奪鄭國領土,走向衰落。鄭君乙即位兩年,被鄭國佔領的負黍的人反叛,使負黍迴歸南韓。十一年(前385),南韓討伐鄭國,奪下了陽城。二十一年(前375),韓哀侯滅亡了鄭國,吞併了鄭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10月16日這周的黃金走勢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