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念魅75665790
-
2 # WangjinZhi
潔癖跟家族遺傳有很大關係,70%的潔癖患者具有強迫性人格,這是潔癖產生的生理基礎。另外,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過度追求完美等外界的不良刺激也會誘發潔癖。這種潔癖是不遺傳的。
-
3 # 飛洋姐說成長
潔癖是一種心理障礙,是完美主義心態在作怪,是一種典型的強迫症。
潔癖是一種心理代償行為。就是人在某種心理慾望得不到滿足時,透過它來獲得替代滿足的一種方式。由於無法滿足而感到自卑,擔心自己被人看不起。如當情感受挫,就借外在潔淨來增強自己的魅力,滿足自己強烈火的情感需求。
說到潔癖會不會遺傳,就要談到潔癖形成的心理動因。主要受家庭影響,有些潔癖的父母,他們對子女的潔淨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要求,天長日久,逐漸形成了跟父母一樣的行為模式,不能忍受自己及周圍有那麼一點點不乾淨的地方。
由此可見,潔癖不是先天遺傳的,是在父母的嚴苛的要求和影響下,從父母那裡複製而來的。所以,潔癖者首先要找出自己心理成因,對症下藥加以克服。當潔癖者能夠對髒東西能逐漸靠攏,能容忍孩子的不乾淨,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他們是不會受潔癖影響的。
-
4 # 霍體清
潔癖,也會遺傳嗎?
潔癖,屬於心理疾病中的強迫症,都是後天的某些刺激驚嚇形成的,是一種條件反射,不會是遺傳。
有的人說我媽媽有強迫症,我也是強迫症,難道不是遺傳嗎?媽媽有強迫症,個性就比較敏感,每天戰戰兢兢,對身邊的孩子就會有影響,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安全感,自卑多疑,這種性格受到驚嚇,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而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個性,也是從小家庭環境不好,被否定多,認可少的情況下形成的。
所以說潔癖不會遺傳,是後天形成的,同樣可以後天消除。
普通來說,心理潔癖的表現就是太愛乾淨。一個人愛乾淨是好事,但過於注重清潔以至於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社會交往,就屬於潔癖症。潔癖表現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的表現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可以透過脫敏療法、認知療法來糾正。較嚴重的潔癖表現屬於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一種。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潔癖並不是女孩的專利,一些男孩也會患上這種病,有的男孩甚至表現得更嚴重。
常見心理潔癖的表現
1、遺傳因素:潔癖,很大部分原因來自遺傳。
2、心理因素: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強迫性人格,這是潔癖的內在心理基礎。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症狀加劇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
3、社會因素:另外外在的社會心理因素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強迫性人格的基礎上,逐漸出現潔癖的症狀。
特別是當進入青少年時期,生理發育上的明顯變化,與社會交往日益密切過程中的不適應,均可導致症狀的出現和加重。還有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誘發潔癖,包括長期的精神緊張,
4、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誘發或加重潔癖有著重要作用。
他們在生活上也過分強求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一切務求井井有條,稍一改變就焦慮不安。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衛生要求過高過嚴,逼著孩子反覆洗手。這種強烈的暗示作用,對那些具有神經質傾向、敏感內向的孩子影響更大。家庭搬遷、親人亡故、父母或自己離異、性生活不協調等引起的心理緊張、情緒波動、自己或身邊的人嚴重感染傳染病都可成為誘發潔癖的主要原因。
土耳其心理病學教授巴津指出:父母管教太嚴孩子易患潔癖。在孩童時代受到家長的嚴厲管制而無法適時表達個人喜怒哀樂情緒的人,會很容易形成潔癖。
5、性格特點:患者的性格特點在疾病的發生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據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徵:青年患者大多數非常愛乾淨、愛整潔,他們是順從、辦事認真、嚴肅的;成人患者一般時間觀念較強,遵守紀律和制度,生活習慣較到板,遇事過於謹慎、優柔寡斷,不少人可能很迷信。這種性格的人在過分強大的壓力下易患神經症。
心理潔癖的表現的症狀屬於強迫性神經官能症,是很常見又很頑固的一種心理疾病。
患者表現為: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強迫無奈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的存在,他們能夠意識到這些都是不應該出現或毫無意義的,但是又從內心湧現出強烈的焦慮和恐懼,非要採取某些行為來安慰自己。不僅如此,患者還不讓家人隨便亂坐,也不歡迎朋友來訪。不僅注意自己的手,還關注周圍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