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
2 # 逃生叟
《類經》,明代名醫張景嶽著。是著仿唐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體例,將《黃帝內經》之《素問》、《靈樞》按照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諸目,釐為三十二卷。該書的特點是作者根據自己行醫的豐富經驗,把內經的有關內容按照上述類別,相對集中陳述,並進行了大量的發揮和註解,條理性比靈素原書強、實踐性比《太素》強(《太素》偏於訓詁),因此,《類經》是中醫學習《內經》的重要佐助典籍,深得醫界重視。
張介賓畫像
張介賓(公元1563年-公元1642年),字景嶽,別號通一子,祖籍四川綿竹,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明朝末年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明初,張介賓祖上因為建立軍功而世襲紹興衛指揮使移居會稽城東,擁有朝廷給予的“食祿”。張父張壽峰對醫術頗有了解,於是充當了張介賓醫學方面的“啟蒙老師”。就是在父親的教導與影響下,張介賓對《黃帝內經》有了初步的研究,也對此產生了一生的興趣。
《黃帝內經》書影
張介賓後來歷經遊學、習武、於投筆從戎等一系列頗具傳奇色彩的生涯,但始終對傳統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萬曆抗倭援朝的歷練,張介賓返回家鄉投身到醫學及醫學理論的研究,逐漸嶄露頭角。張介賓研習《黃帝內經》三十餘年,有人將其比作醫學大師張仲景,《類經》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張介賓醫學思想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將《易經》的理論與中國醫學相結合,使得醫學理論上升到新的層次。
張介賓著作集
《類經》共計三十二卷,對《黃帝內經》的內容作了全面的分析與研究,並且創造性地把《黃帝內經》的文字重新進行歸類於編排,將《靈樞》、《素問》分作十二大類、三百九十節。書裡貫穿了“醫易同源”的觀點,發揚了傳統醫術中靈活辨證的特點,提出所謂“二綱”、“六變”的說法。在健體與治療過程中很強調“甘溫固本”,常用溫補劑,張介賓的思想被後世稱為“溫補派”或“張熟地”,不僅在當時名重一時,更對後來的中醫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
張介賓:類經
趙含森 , 劉紅旭:《類經》分類初探
楊國華:從《類經》看張景嶽精神活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