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曰“常無慾,以觀其妙”,觀妙即冥忘內觀,是覺知天道的一條途徑,也是簡易直達的途徑。 經絡是《黃帝內經》的核心內容,經絡學說是中醫的基礎和靈魂。 天道是《老子》的“道”,本原之道,竟究真實,即大道、恆道、天之道。 直觀看,三者間有個共同點,即“無”,是相對有形“物”而言。
10
回覆列表
  • 1 # 布衣尋道

    經絡體系是中醫中對人體的一種奇妙認知,超越了當前科技檢驗能力。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一種可辨識的存在方式;無,是一種不可辨識的存在方式。我們日常中把“無”視為不存在,這是一種類似於物理或數學上,忽略誤差(影響因素)的習慣用法。實際上物理學上的真空、光滑平面……數學上的點、線、面……概念是人為設定的,在生活中並不存在這樣的絕對環境。

    因此,常說的無慾、無為也絕不是不存在慾望,不進行任何行動,只是不要讓心理慾望和現實環境,對我們產生影響。要保持一顆不主觀奢望又不為外物所動的明晰心靈。

    道是獨立名詞,先天地生,新增任何修辭後都是指道在這個層面的體現。所以才存在天道、人道之區別。

    妙,有感而無以言表的出混沌狀態,觀其妙是一種以心靈體會的過程。人對人、事、物的認識都存在這麼一個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過程,迴圈遞進以致無窮:茫然不知→略有所感→似有所悟→清晰明瞭→似是而非→深刻體會→恍然大悟→逐層深入→新的天地……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他山之石,唯君自取爾。

  • 2 # 象罔找珠

    讀出題者的題目,差不多已不需要再解釋啥了,已懂的咋說都懂的,不懂的咋說都不明白,不笑不足以為道。

    讀老子莊子等等道家之經典,如看不懂“無”字之妙,皆未踩道家之門檻,可以說,一個“無”字,是開啟道家輝煌殿堂之門的金鑰匙。

    古語:無中妙有,無中生有,心死神活,又名先天活子時,太極開基,混沌初開,一劃開天地,靜極而動,無中生有,無中妙有,無中藏有,陰極而陽,天人合發,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先天一覺,得其一萬事畢,玄關一竅,先天一炁,心死神活,天理來複,天心,時至神知,一陽生,一陽來複,地雷復,神炁穴,天地根,有無竅,造化爐,眾妙門,陰陽竅,陰陽鼎,玄牝門,真爐鼎,生死門,生死竅,生殺舍,念頭不起謂之中,念頭起處為玄牝,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經原來一字“無”

    ,靜中另有“別乾坤”,絲毫念起喪天真,都是說的“無”字之妙用。

    道德經這幾句都是講的得道的方法:

    1.恆無慾也,以觀其妙。

    2.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做,我以觀其復也。

    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4.黃帝內經:恬淡(至於)虛無,真炁從之。

    莊子說的更直白一點: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我為汝遂於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彼至【陰之原】也。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莊子明明白白告訴你: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則達陰陽之原頭,陰陽之源頭是哪裡?【一】。後世稱之“先天真一之炁”。

    黃元吉先生的解釋很好:

    元炁,混沌未開之無極,生成萬物之太極。要之,元炁無形,謂之無極。萬物皆從無極而有形,實為天下之根,謂之太極。即此是道,聖人無可名而名之曰:一。

    若無一則無物,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性命之道,唯此而已。 大道之源,即真一之炁,真一之炁,即大道之根。以先天虛無一炁為本根,長生之道得矣。

    真一之炁,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後天之精氣神可比。此炁渾渾淪淪,浩浩蕩蕩,雖無形無象,而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從此無形無象中出,誠為大道綱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人能認得此開天闢地之原始一炁以為一身綱紀,萬事主腦,此體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

    因為“炁”是先於物質的無形的東西,就像道德經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是無形的,萬物是物質的,一二三屬於“先天”,是萬物的“前輩”,萬物屬於“後天”,是一二三的“後輩”。

    這裡特別注意兩個名詞,“先天”和“後天”,先天,是什麼意思?感興趣的,去百度一下“預知夢貼吧”,這個貼吧裡,有眾多的、普通人、而並非宗教人士的交流,許多人做的夢,多少天以後,夢境的事件真實的發生了。

    科學目前能解釋的事實佔自然界的多少?多大百分百?科學是認識自然而總結的知識體系而已,而現在有些人拿著知識當做衡量事實的尺子,合乎我的尺子就是科學的,你不合乎我的尺子,就是假的,你的東西我的尺子沒法衡量,也是假的。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網上很多人唱衰國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