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105751014

    旋覆花為溼化寒痰藥。

    1,菊科植物,夏,秋二季花開放時採收,除雜質,陰乾或曬乾,生用或蜜炙用。完整,顏色黃綠,產於河南,河北,江蘇省質優,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

    2,頭狀花序多呈傘狀排列,花朵外層被旋轉排列的包片所包圍,內為舌狀花和管狀花,整個花形圓而覆下而獲其名。

    3,苦寒辛開,鹹能軟堅,降氣消痰平喘咳。治療外感風寒,內蘊痰溼,咳嗽痰多,可配半夏,麻黃等藥為伍同用,如《金沸草散》。

    4,代表方劑:《旋覆花代赭石湯》:

    旋覆花,黨參,生薑,代赭石,半夏,大棗,甘草。水煎服。

    治:

    胃氣虛弱,噫氣上腐,反胃嘔吐,痰溼內阻。

    5,(注意):本藥品清利大腸,身體虛弱或久病之人慎用,不宜久服。

  • 2 # 一葉輕舟85

    旋復花屬止咳化痰平喘類中藥,溫化寒痰藥。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絨葉旋覆花或大花旋覆花等的頭狀花絮,以乾燥花絮入藥。

    性味苦、辛,鹹,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功能:消痰行水,降氣止嘔。特點:旋覆花辛散溫通,軟堅散結,降氣消痰,逐飲平喘,通利水道,消除腫滿。

    常用於以下疾患:1、痰飲:常與桑皮、鱉甲、檳榔、大黃等同用。

    2、胸脅疼痛:常與香附、陳皮、半夏、苡仁等同用。

    3、痰壅氣喘:常與皂莢、大黃等同用。

    4、鼓脹:常與澤瀉、茯苓、豬苓、白朮、生薑、前仁、大腹皮、厚朴、蒼朮等同用。

    5、乳巖、乳癰:常與白芷、青皮、蒲公英、甘草、花粉、浙貝母、皂刺、紫花地丁、穿山甲、莪術、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石打穿等同用。

    6、嘔吐、心下痞鞭:常與青皮、枳實、厚朴、茯苓、法夏等同用。

    7、噫氣嘔逆:常與川芎、生薑、細辛、前胡、代赭石、木香、白朮、厚朴、香附子、生薑、大棗等同用。

    8、氣虛痰飲噫氣:常與人參、麥冬、法半夏、代赭石、竹茹、白朮、炙甘草、陳皮、生薑等同用。

    10、寒飲喘咳:常與法半夏、前胡、細辛等同用。

    常用量6一9克,布包水煎服。注意:旋覆花溫散耗氣,故氣虛下陷,陰虛勞嗽,風熱燥咳均懇用。

    《滇南本草》認為:“祛頭目諸風寒邪,止太陽、陽明頭疼,行陽明乳汁不通。治乳巖、乳癰、紅腫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風明目,隱澀羞明怕日,傷風寒熱咳嗽。老痰如膠,走經絡,止面寒腹疼,利小便,冶單腹脹,風火牙根腫痛。”

    旋覆花主含黃酮甙、旋覆花甾醇A、B、C及菊糖等物質。有緩解支氣管痙攣,有利尿作用;抑制呼吸,松馳平滑肌等作用。

    旋覆花圖片一

    旋覆花圖片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十四到十八回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