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有個很雅緻的節日,花朝節。驚蟄之後,蟄蟲驚而出動,春雷滾滾,滾落下綿綿春雨,喚醒地上草木生靈。春分之前,暮春還早,仲春正當時,日暖,風輕,百花蓄了一冬的力量,迫不及待地“撲哧撲哧”綻放。
花朝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陶朱公書》中曾提到:“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興盛於唐朝,據說,盛唐時期,武則天每年都會在花朝節這天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花糕,賞賜給群臣,非常隆重。
花朝節又稱百花生辰,為百花專門過生日,是中國漢民族的浪漫與風雅。
世間女子皆如花,有蘭的清幽,有牡丹的華貴,亦有桃花的灼灼,梨花的嫻雅,無論哪種姿態,都美好的令人心生歡喜。所以,民間以花朝節為女兒節,明馬中錫所著的《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這天,閨中女兒相約踏春遊玩,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求美麗。
喜歡花的姑娘,有一顆善感的心。她不一定多愁,因為愛花的姑娘擁有著熱愛,有熱愛的人內心會擎著一縷芬芳,哪兒還會多愁呢。她們熱愛的又不僅僅是花本身,而是對生活的認真。柴米油鹽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品,但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在漫長的瑣碎日子裡,還要有花草植物的點綴,才不枉每日光陰。
郭婉瑩被稱為中國最後的貴族,她含著金湯勺出生,是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四小姐,嫁給吳毓驤後,遭遇丈夫的背叛,晚年家道沒落,家產被沒收,刷馬桶、洗廁所,但她始終優雅如初,在苦難面前,保持著最後的乾淨和得體。
她去世的那個下午,郭婉瑩還用心的化好妝,接待朋友的來訪。朋友帶了鮮花過來,她一邊說花好貴一邊抱了抱花,請人把花插入蓄滿清水的瓶子裡,整理好花苞和枝葉,輕輕地說:“我總是喜歡花的,一輩子都喜歡。”
花朝月夕出自《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意思是說,有鮮花的早晨和有明月的夜晚,泛指美好的時光與景物。舊時,花朝月夕還特指花朝節和中秋節。
能看到清晨花朵的芬芳,夜晚月光的清涼,這樣的人必定溫婉、明淨、善良、美好。
依照節氣時令,其實是遵循農曆過生活,但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裡,這樣似乎總會慢半拍。然而,慢的這半拍看似落後於人,實則是種美麗,因為慢了半拍,可以淡然自若的等一朵朵花開,把綿綿億億的日子過成詩經的模樣。
在往前奔跑追趕的日子裡,虛榮與喧囂,膨脹著太多人的靈魂。要功成名就,要衣錦還鄉,苦苦追尋,茫茫然奔波,靈魂漸漸的麻木,春秋冬夏,年年複復,看不到草木萌芽,雨雪風花,不知道“淺草才能沒馬蹄”是怎樣的風景,更不懂“人面桃花相映紅”是怎樣的深情,於是,看似文明多彩的生活,硬生生過成兵荒馬亂、空虛無趣。
幾千年前,我們的詩經年代,蒹葭有情,桃花宜家,白露茫茫,楊柳依依。是人的無慾無求,才懂得憐取眼前美景嗎?還是心性乾淨,如草木般懂得慈悲?
垂柳新芽,鵝黃嫩綠,海棠花苞,點點粉紅,春天的草木一天一個樣。只有慢下來,你才能看見它們努力生長的樣子。
唐·楊巨源的《城南早春》詩云:出門俱是看花人。陽春三月,農曆二月,正是百花接踵而至盛開時。那天坐公交車,專門坐到相門下車,只為看看我等了一季的玉蘭花,是否開滿街道,把干將東路開成一條美麗的花徑。
我知道,在柴米油鹽至上的觀念下,這樣的做法,或被說成附庸風雅,或被說成不食煙火。如果附庸風雅可以這樣浪漫,我寧願附庸風雅,為一朵花低眉,為一季春天戀愛。如果不食煙火可以這樣美好,我寧願在雲端,聽風吟。
風拂身暖,花開生香,再大的豪情壯志,都可以暫且慢下來吧。簪花插花,尋花問花,詠花歌花,穿漢時衣,尋漢民族風雅,你有三百多天可以馬不停蹄,花期卻只有這一季。
為花歌詠,花亦贈你芬芳嫋嫋。不信,你出門去看看吧,林花似錦,詩酒詞琴。
/
相見恨晚 不負此生
End
小隱,河南姑娘,棲居江南。豆瓣專欄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蘇州作協會員,善古箏,習畫多年,自由寫作數十年,喜花草、刺繡和攝影,被讀者稱為丁香姑娘。出版散文集《夏天的風吹來草的葉子》、《走著走著,就遇見一樹花開》。
農曆二月,有個很雅緻的節日,花朝節。驚蟄之後,蟄蟲驚而出動,春雷滾滾,滾落下綿綿春雨,喚醒地上草木生靈。春分之前,暮春還早,仲春正當時,日暖,風輕,百花蓄了一冬的力量,迫不及待地“撲哧撲哧”綻放。
花朝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陶朱公書》中曾提到:“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興盛於唐朝,據說,盛唐時期,武則天每年都會在花朝節這天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花糕,賞賜給群臣,非常隆重。
花朝節又稱百花生辰,為百花專門過生日,是中國漢民族的浪漫與風雅。
世間女子皆如花,有蘭的清幽,有牡丹的華貴,亦有桃花的灼灼,梨花的嫻雅,無論哪種姿態,都美好的令人心生歡喜。所以,民間以花朝節為女兒節,明馬中錫所著的《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這天,閨中女兒相約踏春遊玩,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求美麗。
喜歡花的姑娘,有一顆善感的心。她不一定多愁,因為愛花的姑娘擁有著熱愛,有熱愛的人內心會擎著一縷芬芳,哪兒還會多愁呢。她們熱愛的又不僅僅是花本身,而是對生活的認真。柴米油鹽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品,但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在漫長的瑣碎日子裡,還要有花草植物的點綴,才不枉每日光陰。
郭婉瑩被稱為中國最後的貴族,她含著金湯勺出生,是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四小姐,嫁給吳毓驤後,遭遇丈夫的背叛,晚年家道沒落,家產被沒收,刷馬桶、洗廁所,但她始終優雅如初,在苦難面前,保持著最後的乾淨和得體。
她去世的那個下午,郭婉瑩還用心的化好妝,接待朋友的來訪。朋友帶了鮮花過來,她一邊說花好貴一邊抱了抱花,請人把花插入蓄滿清水的瓶子裡,整理好花苞和枝葉,輕輕地說:“我總是喜歡花的,一輩子都喜歡。”
花朝月夕出自《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意思是說,有鮮花的早晨和有明月的夜晚,泛指美好的時光與景物。舊時,花朝月夕還特指花朝節和中秋節。
能看到清晨花朵的芬芳,夜晚月光的清涼,這樣的人必定溫婉、明淨、善良、美好。
依照節氣時令,其實是遵循農曆過生活,但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裡,這樣似乎總會慢半拍。然而,慢的這半拍看似落後於人,實則是種美麗,因為慢了半拍,可以淡然自若的等一朵朵花開,把綿綿億億的日子過成詩經的模樣。
在往前奔跑追趕的日子裡,虛榮與喧囂,膨脹著太多人的靈魂。要功成名就,要衣錦還鄉,苦苦追尋,茫茫然奔波,靈魂漸漸的麻木,春秋冬夏,年年複復,看不到草木萌芽,雨雪風花,不知道“淺草才能沒馬蹄”是怎樣的風景,更不懂“人面桃花相映紅”是怎樣的深情,於是,看似文明多彩的生活,硬生生過成兵荒馬亂、空虛無趣。
幾千年前,我們的詩經年代,蒹葭有情,桃花宜家,白露茫茫,楊柳依依。是人的無慾無求,才懂得憐取眼前美景嗎?還是心性乾淨,如草木般懂得慈悲?
垂柳新芽,鵝黃嫩綠,海棠花苞,點點粉紅,春天的草木一天一個樣。只有慢下來,你才能看見它們努力生長的樣子。
唐·楊巨源的《城南早春》詩云:出門俱是看花人。陽春三月,農曆二月,正是百花接踵而至盛開時。那天坐公交車,專門坐到相門下車,只為看看我等了一季的玉蘭花,是否開滿街道,把干將東路開成一條美麗的花徑。
我知道,在柴米油鹽至上的觀念下,這樣的做法,或被說成附庸風雅,或被說成不食煙火。如果附庸風雅可以這樣浪漫,我寧願附庸風雅,為一朵花低眉,為一季春天戀愛。如果不食煙火可以這樣美好,我寧願在雲端,聽風吟。
風拂身暖,花開生香,再大的豪情壯志,都可以暫且慢下來吧。簪花插花,尋花問花,詠花歌花,穿漢時衣,尋漢民族風雅,你有三百多天可以馬不停蹄,花期卻只有這一季。
為花歌詠,花亦贈你芬芳嫋嫋。不信,你出門去看看吧,林花似錦,詩酒詞琴。
/
相見恨晚 不負此生
End
小隱,河南姑娘,棲居江南。豆瓣專欄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蘇州作協會員,善古箏,習畫多年,自由寫作數十年,喜花草、刺繡和攝影,被讀者稱為丁香姑娘。出版散文集《夏天的風吹來草的葉子》、《走著走著,就遇見一樹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