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西縱橫彈
-
2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花翎就是清朝官員、貴族的冠飾,三眼花翎是貝子、固倫額駙因其爵位而帶,而雙眼的則是國公、碩額駙帶的。
花翎簡介根據清朝的制度,武官五品以上的,文官則是巡撫兼提督銜及派往西北的兩路大臣,要用孔雀翎為冠飾,綴於冠後,這個就稱為花翎,其中花翎更具官員的等級,又分為三眼、雙眼、以及單眼三個種類,其中三眼則是等級最高的、最珍貴的。清朝開始改變冠制,所以我們影視劇中所見清朝服飾很不同於之前各個朝代的。清朝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又可分為兩種,一為暖帽,圓形,又一圈簷邊,多用皮、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毛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是寶石,顏色有紅、藍、白、金。
一眼花翎長36釐米,二眼花翎長33釐米,花翎是垂拖於清代官帽後面的孔雀尾翎,標誌著等級和榮譽,一眼花翎是一支孔雀尾翎,二眼花翎是兩支孔雀尾翎相續相疊,僅僅露出了尾部燦爛的翎眼,翎眼越多等級和榮譽也就越多,不過一般最多也就三眼花翎。
花翎的等級及象徵花翎分為一眼二眼三眼,其中三眼最為尊貴,在清朝初期,皇室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以及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貝倫額駙,才有資格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和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駙,才有資格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英的各統領、參領才有資格佩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沒有賜花翎的,所以在清朝,花翎是身份的象徵,即使在內部,花翎也不能亂戴,親貴們也必須在10歲的時候經過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佩戴。總的來說,花翎是清朝冠帽上的一種裝飾品,有不同的“眼”,而眼越多,則說明佩戴的人身份越尊貴。其中最多也就三眼花翎。另外還有單眼和兩眼的。都是一種鑑別身份和等級的飾品而已。
-
3 # 老貓談史
謝邀,小編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花翎,花翎是清朝官員特有的冠飾品,通常文武百官以孔雀翎為冠飾,統稱為花翎,在清朝官員離職後,都會將花翎摘除下去。花翎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除了少數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佩戴三眼花翎之外,一些普通的大臣會佩戴雙眼花翎,其次的官員佩戴單眼花翎,可以說,眼數越多,地位越尊貴。
花翎是清朝顯示權威等級的標誌,不是一般官員能戴的。其作用是昭明階級,假如要給予的軍功,清代皇帝都是要嚴加稽核的,不能隨意地賞賜花翎。一般被降低職務或改變工作的官員,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等級穿朝服。但如果是拔除花翎,那罪過可就大了。
那什麼人物可以佩戴三眼花翎呢?在這裡說的細一點,就是清朝宗室和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以及公主的丈夫。
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通常為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由此可見要想佩戴一個花翎還挺難。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其實簡單一點,用現在的比喻來看,就是三眼花翎相當於保時捷,二眼花翎相當於寶馬賓士,單眼花翎相當於普通小轎車,清朝時作為個人彰顯身份和榮譽使用,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用處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花翎是什麼?花翎是禮帽上頂珠下的翎管,頂珠其實比花翎更重要,因為它代表官職的品級,而翎管是代表這個官員對國家的貢獻,通常帶花翎的都是皇上特批,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佩戴。單眼、雙眼、三眼是指孔雀翎上的圓形花紋,眼數越多越尊貴。清朝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共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確實是很難得的榮譽了。
花翎真的那麼有價值麼?花翎在我看來,更多是清朝收攏人心的一種手段。三眼花翎確實很難得,但曾國藩左宗棠沒有,不代表他們對清朝的貢獻不大,看看李鴻章都能拿到三眼花翎,這不是給大家心裡添堵麼?以至於後來中日甲午戰爭,諸軍的積極性都不高,李鴻章感慨,以淮軍一己之力對撼日本,豈能制勝哉?
至於清朝末年,戴花翎的官員,滿大街都是,花個一萬兩銀子就能買枝孔雀翎帶上。清朝滅亡最後那幾年,兩百兩銀子也能捐一枝花翎。至於現在,撥一枝孔雀翎,自己搞個七眼、八眼花翎也不算什麼事情了,跟狗尾續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