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三十四章 烈士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上一章中韓非子為我們講了楚莊王之弟春申君聽信愛妾讒言殺害妻兒的歷史故事。韓非子從中看到了世間最為恐怖的事,他從這件事中看出“群臣之毀言”的厲害與可怕,也看到了法術之士的結局。韓非子感嘆,君主對自己的親人因聽信別人的讒言尚且要殺害,更不要說對群臣都誣陷的法術之士有什麼憐憫之心。所以韓非子最後感慨道“何怪夫賢聖之戮死哉!”無怪乎賢人聖人要遭到殺害了!縱觀春申君殺害妻兒之事,起因是愛妾餘的讒言,但根本原因還在於春申君本人,一是沒有實事求是的處理事情,只憑自己的自以為是與性情用事,禮教不周。二是君主的權力沒有受到限制與約束,國家律法不完善,執行不嚴厲。由此可知,楚國全國範圍內這種聽信讒言隨意殺人的事情是普遍之為。

    諸子百家,我們說是中華文化最為燦爛的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派繁華似錦的景象。但你看到春申君隨性殺人的情境後,還向往那個時代嗎?百花齊放的土壤下面是百骨成堆,百家爭鳴的最後結局是百頭落地。人類一切的文明,都是無數生命換來的,法家依法治國論能夠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認識,也是透過長期的奮鬥實現的。

    當韓非子發完“何怪夫賢聖之戮死哉!”的感嘆後,為我們列出了二個活生生的例子來證實他的感慨。“此商君之所以車裂於秦,而吳起之所以枝解於楚者也。”意思是這就是商鞅在秦被車裂、吳起在楚被肢解的原因。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為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吳起,(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經過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聯合趙國大敗魏國。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舊貴族發動叛亂,包圍王宮,用亂箭射死了吳起,變法運動宣告失敗。一個五馬分屍,一個亂箭射死,可想而知既得利益集團-舊貴族是有多恨變法之士。

    韓非子的感慨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的結局和商鞅與吳起是一樣的。公元前233年,韓非子被害於秦國監獄,秦始皇只因聽信了李斯的讒言而害死了韓非子。三個法家的忠實實踐者,相繼被害,可嘆人間正道是滄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最終換來了天下一統,中華民族迎來了的嶄新的一頁,這就是先賢的歷史的價值。

    當依法治國的理念還不是社會主體思想時,當國家律法還不能規範和限制人的行為時,人性必將走向惡的一面。所以韓非子說“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誅,無功者皆欲尊顯。”意思是大凡做臣子的,有罪本不想受到懲罰,無功卻都想顯貴。這是人性使然,在韓非子時代本無可厚非,但站在族群、國家層面來看,這是不對的,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此商君之所以車裂於秦,而吳起之所以枝解於楚者也。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誅,無功者皆欲尊顯。》

    在公司管理中,老闆應該正確的對待商鞅、吳起、韓非子一類的員工,這樣的賢士歷史上也不多,能落在你的公司是你的福氣,要好好珍惜。也許他們的變法會觸動到既得利益集團,也可能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但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公司,為了老闆。實事證明,他們是正確的。老闆切不可做 “秦王后悔”之事。人性是具有善惡兩面的,老闆必須要用制度來遏制人性“惡”的一面,發揚“善”的一面。歷史,就是要讓我們更好的活著,而不僅僅只是聽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河碧桂園開發什麼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