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奎媽談三農
-
2 # 海納百川21210
老農機人員應指,7O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這一大致時期農機技術人員。到現在這一批老技術人員去向,待遇全國不一,我僅能把我所在縣情況介紹一下。
那個時期初期公社設有機管站,一般編制2到3人,是公社國家幹部。辦公地點設在機站。
所謂機站就是每鄉買了十臺八臺拖拉機,開始是手扶,後來發展到28馬力與6O馬力。但這些拖拉機為農民運送農用物資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用於運輸,創收,增加公社收入。只有到了秋翻東方紅才入地深翻。
隨著農田包產到戶,機站已名存實亡。運輸車找不到活賣了,東方紅農民不用也閒置起來。
那麼幾十人的農機站消失了,人員,也就是農技人員哪去了呢?
他們丟了飯碗,回家當了地地道道農民,種地去了。公社成立了水利站也只能騁用2到3名技術優秀的成為各種機泵管帶修理,發放,保管與維修人員,成為事業編幹部。但90%的農技人員全部成為農民,拋掉技術,轉為種田為生。包括當時機站的領導幹部大多已不在了。當地政府並無任何補助與安置,直至他們閉眼也沒拿到任何一樣的補助!在那個當時,這些農技人員對農業也做出了很多貢獻。學大寨打大口井柴油機手培訓,打井生產中機械故障排除,他們也付出了心血與汗水!相比現在農村村一級幹部,年報酬都是幾千元。而當時機管站長等也相當於現村級組織級別,可他們當時只掙2O到3O元工資,機站黃攤,他們返鄉在也無人過問了。回過頭來看歷史,對這些老農技人員確有不公,他們當中如還有幸存者,應發予一定補助,這是社會和歷史被遺忘的角落!!! -
3 # 小魚眼看世界
說起老農機人員,最老的一批農機人員得追溯到60年代人民公社時期。後來,這批農機人中,還出了一位響噹噹的人物——梁軍,曾被印到中國第三套人民幣上。參加工作之後,聽單位的年齡長的同事說起過那些往事,再後來機緣巧合地接觸到過那個時代的農機人,聽他們講述起過往的經歷。
那個時代,是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的起步階段。當時推行合作化(集體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合作化為基礎,實現規模化的經營,進而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地人民公社建立起了拖拉機站(我們當地的名稱,地區間可能在叫法上有所不同),一批年輕人被選拔出來,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拖拉機手,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農機人。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革,合作化(集體化)被叫停,農業機械也逐漸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這批農機人的地位和作用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最終被解散,多數人被退回原籍,僅有少數被留了下來。
他們那批人多數回到了原籍,和其他農民沒什麼區別,種地過日子;只有極少數的人,被留了下來,取得了編制。顯然這些被留下來的人要比那些被退回原籍的人幸運得多,生活上也要好的多。
雖然,這批老農機人的命運令人唏噓,但他們用自己的勞動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說到他們對社會帶來的貢獻以及遭受的待遇,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忿情緒,但這件事情還是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更加客觀公正一點看。招募或遴選他們成為拖拉機手,是順應當時農業農村發展做出的決策,更多的是體現在分工上的不同。那時,人們參加集體勞動賺取工分,進而獲得生活必須品。另外,只要是積極地從事生產勞動的人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記得聽老人說起,他們年輕時出“義務工”的情景。任務是對當地一條河進行清淤,數九寒天,河道里的泥土凍得很深、很硬,必須用鋼釺加大錘,一點點的鑿,再用獨輪小推車把鑿下來的凍土運到岸邊堆放好。那個工程,他們一直幹到年三十,吃完了餃子,接著幹直到工程完工。類似這樣的事例很多,他們的待遇又在哪裡呢?
後來,當地的老農機人員中的一部分人曾聯合起來向政府申訴,爭取一定的利益。但鑑於此事涉及面很廣,國家也為推出相應的政策,最終也沒能獲得對他們的生活有實質性的幫助。
以上就是,小魚對此事的解答,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回覆列表
在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機構從事農技推廣工作滿一年以上(含一年)、離開農業技術推廣崗位後沒有被企事業單位錄用的老農民技術員,達到60週歲的,從到齡次月起享受工齡補助待遇。補助標準按工齡計算,每個工齡每月補助20元。工齡補助從2014年1月1日起執行。
有些地方已經實行,有些地方還未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