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

    我想這種事情很多人都會有經歷過,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感受。從中醫情志學上來說,人有七情六慾。“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恐慌對應的是七情中的“恐”。中醫認為,適度的七情,是人類正常的心理活動;當然,萬事萬物都講究一種平衡,七情失度,就會引生疾病,需要治療。

    之所以產生恐慌心理,往往是因為心理準備不足或者是訓練不足,人的身體機能在這種衝擊下,一下子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產生這種恐慌心理。比如說怯場,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臺下即便自己暗自做了千百遍模擬訓練,然而,真正在上臺後,那種目光聚焦下,往往導致忘詞,聲音顫抖等。記得當年我第一次主持一個小型會議,在講話時那種聲音的顫抖至今還記憶猶新了。過後我想想自己那個窘迫樣都感覺可笑。還有那種突發事件,突然把自己衝擊得發矇。有一次,我兄弟突然給我發簡訊說他不行了,當時我就渾身發軟,從房間沙發到固定電話的距離才幾米,我幾乎可以用“爬”這個動作來形容自己的那份恐慌了。手抖抖的,一點都不聽大腦指揮,連著撥錯幾次電話後才順利打通,得知他是和我開玩笑後,讓我大罵一頓。即便如此,過後還是心有餘悸,久久不能平復。

    有時心境比較低落時,特別容易產生心理恐慌。實際上有時甚至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隻要幾件讓人比較煩心的事情疊加起來,就會產生這種反應。當這種反應發生內心一種不由自主的瀰漫一種煩躁、憂傷、焦慮和擔心等等多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的感受。不過這時要讓告訴自己靜心,想想到底問題出在哪,能夠有多大影響,我發現通常給自己這些暗示之後,在一兩個小時左右就會平復下來的。

  • 2 # 暖心理

    人活在世上有時會出現恐慌心理,應該說幾乎所有人的人在成長過程裡都會或多或少地體驗過恐慌心理,區別只在於只是次數多少和程度深淺。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恐慌心理是一種常見的甚至普遍的心理。這種心理的產生不是莫名其妙的,其內在是有潛意識的運作機制的,首先就有一個明顯的保護機制,比如當我們遇到危險或者有可能的危險時,內心就有可能感到恐慌,於是自然而然會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做好對抗準備,或者準備迴避或逃跑,不至於危險真正降臨時,茫然無措。這種心理可能在遠古時期人類的老祖宗那裡就產生了,一代一代地儲存進了人類的集體潛意識裡,遠古人類祖先成群結隊去森林打獵時,必然是帶著恐慌心理的,而結伴而行,能緩解這種心理,使得恐慌限定在特定範圍內,既能保持警惕,保護機制,又不至於過度,導致大潰散,使得打獵計劃無法進行。而在人類出生時,也可能有著恐慌心理的誕生原型。人類在胎兒時期,是存在與母親的子宮之內,那是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而突然有天被子宮推擠出來,來到了完全陌生的世界,這就會被體驗為一種強烈的危險感和迫害感,感覺隨時可能會消失,努力與這個危險的世界對抗,而媽媽的存在,媽媽的安撫與餵養可以緩解恐慌心理。所以,幼年足夠被愛的孩子,長大後恐慌感會低很多。

  • 3 # 心夥伴

    首先要說明的是,恐慌這種情緒狀態是很正常的感受,而且每個人都會有。

    之所以有恐慌情緒的存在,是有進化層面意義的。因為產生恐慌感,是我們對於當下環境不安全的一種判斷,這能使我們保持警覺,保護自己離開危險。例如當你看見了前方有一條蛇,你會馬上感到恐慌的情緒,這時你變知道當下的環境是不安全的,於是你拔腿便跑,保護了自己。因此,恐慌心理對我們適應環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當然,不是所有的恐慌都具有適應性作用,過度、不合理的恐慌情緒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正常生活。

    比如那些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當處於需要與別人交流談話的場景中時,覺得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腦子思維混亂、不知道說什麼,感到很嚴重的焦慮、恐慌的情緒,以至於越來越害怕類似這種事情的發生。

    這種恐慌情緒便是過大的估計了事情的嚴重性、危險性,而導致的不良的情緒反應。長此以往,會讓我們逐漸的對自己的交際能力失去信心,越來越傾向逃避這些場合。當不得不面對這種場合時,就會感受到恐懼、慌張、不知所措的感覺。這種恐慌便需要我們及時去調節了。

    可以透過鼓勵自己,勇敢的去嘗試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慢慢試著與別人聊天。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也不會有什麼災難性的後果發生,因此你的恐慌情緒便會逐漸得到緩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謝爾頓外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