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棲職場—山海客

    我們怎麼理解職位(角色)?

    筆者基於經驗、閱讀和思考,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慮、評估幾個因素——簡化之,就是“三要素”的變化,即環境變化、組織變化和崗位變化。 下面,從時間變遷這個維度進行一些說明。

    一、過去:剛性組織和職位,是主要特點。

    正常(正經)職位多,環境變化慢,組織結構穩定,組織的業務是漸進的,客戶組成和結構也比較固定。 組織提供的生產和服務大多是比較程式化的,計劃性較強,生產鏈、供應鏈、物流等,大多按部就班地進行。 這種形勢之下,職位和職責就比較固化,一個職位說明書可以用上十幾年甚至一輩子。 但這已經是過去時了。

    舉幾個“非典型”職位的例子。

    一個是“遊戲通關崗”,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怪、通關,不僅測試自身公司的產品,更關鍵的是測試競爭對手的各種類似產品,找出對方的特點和缺陷,對比自家產品的短板,為產品研發人員提供市場資訊反饋。月復一月,盯著各種螢幕看,可不是好玩的。不近視的可能近視了,低度的長成高度了……

    一個是“鑑黃師”,這個職位特殊,是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比如公安、文化執法大隊等)裡一個特殊崗,主要就是搜尋、鑑別各類“非法出版物(黃色讀物、圖冊等)”進行審查、鑑別其級別、性質。聽說這類職位的工作人員,一天幾個小時看下來,日復一日,都經歷過“看吐”的過程。

    二、當下:柔性組織和職位(角色),已漸成氣候。

    公司(企業),是市場經濟中一個最重要的主體,是(有限)社會資源的一種組織和使用形式,是減少成本,增加邊際效益的驅動力使之然。根本上,公司(企業)是私有產權基礎上的重要制度安排,會長期存在。

    當下,中國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形式和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截止2016年底,全國手機保有量超過13億部;預計到2024年,5G智慧手機年保有量將達到10億部。移動網際網路正加快腳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際網路給人們生活、組織生態、社會生態等等帶來了多元化、多方面、多樣化的影響和變化。 網際網路時代組織變得柔性、客戶導向、以銷定產,工業化時代大規模、標準化生產模式正快速被被定製化、個性化替代。即便是製造業,也增加了服務和體驗的元素和分量;生產與服務更加融合,兩者互動更加拓寬和深入。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客戶與企業共創也漸成氣候。大家熟知的小米手機,它的研發就是客戶與企業共同發力的結果。客戶參與到產品的測試、評估、體驗和研發中——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得以較快地反饋到企業,融入企業研發、迭代、最佳化和完善流程。

    三、未來:生態化組織和職位(角色),可能成為突出特點。

    小米的案例不是個案!企業與使用者間、企業與企業間(我們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形成越來越密切的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界進入、戰略投資、退出轉型……業界好不熱鬧),漸漸形成類似大自然中繽紛萬態、不同規模的有機生態系統。這些粉絲群,從另一種意義上說,是企業“不在編”的員工——不用發工資、還替雷布斯操心——產品最佳化改進、新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體驗改進。粉絲們對此樂此不疲——小米的營銷,確實是高手級別,在朋友圈裡、QQ群裡show一下,拿到廠家的新品試用、或者一張優惠卡或話費充值卡,就很開心……雷軍花大多數手機企業市場營銷預算的一小部分,就達到了大家夢想實現的效果。有意思吧,這是高手!

    未來,公司(企業)將演化成什麼樣子?誰都說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現在的性質、形態和角色定位”。 一種極端的情況,公司將逐漸演化、發展到高階階段,社會資源的分配、使用和功效是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將逐漸消亡。 充分開啟我們的想象。未來的“職位(角色)”將是色彩繽紛、多種多樣的。它可能像變形蟲一樣,充滿活力、充滿彈性、充滿“調性”——那時,“職位(角色)”這個詞可能還存在,但內涵全變;或者消亡,社會成員已經模糊了責任和工作的邊界,對任務已不當作任務,而變為自覺的行為,成為追求利他和自我實現的必要內容了。

    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講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講的就是同一個道理。

    未來,主動求變、穩中求變、隨你而變、隨機而變,將成為常態。

  • 2 # 私董導師陳小永

    由於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企業發展階段不一樣,管理理論和思想的應用也是不一樣的,更多是看限定條件。不能極端看待這個問題,如從發展階段,更需要看待新事物的出現,因為出現了新事物,一定是尤其市場和需求。就好比,很有企業會說我的企業現在是靠制度規範來運營,但這其中一定會帶著或多或少的人治、心治在裡面。管理理論和思想最關鍵的就是看前提條件。

  • 3 # 一隻花尾巴鱷魚

    個人覺得挺難,不太好實現,就算實現了也不可能全面實現,行業與行業是有差距的,大多數人都是跟風檔,什麼領域好就做什麼領域。

  • 4 # 天錦觀察

    角色和崗位是兩個概念。崗位是因職能而設,著力於崗位管理,是指的設好站位而後選人,而人的選擇具有主觀性,且薪酬是因崗而設,因人而微調或者與人的經歷、資歷關係不大。崗位管理的缺陷是,可能出現不稱職的人和優秀的人在同一崗位而待遇相同,造成能者多勞,低能者濫竽充數的問題,這很不公平,而且有時容易埋沒人才。角色是指有什麼樣的需求聘什麼樣的人,讓合適的人發揮合適的角色作用,並根據角色重要性和人的能力核定相應的薪酬,也就是同一角色因為人的能力、水平不同而分別給予不同的待遇,是相對科學的以人為本的用人觀體現。其缺陷是因為著力於人這一個體的角色適合性,造成勞動量大,管理相對複雜。總之崗位管理比較適合大規模、穩定的企業;而角色管理適合正處於成長期、規模較小、發展願望強烈的公司,二者各有優缺點,彼此共存,談不上哪個時代,更談不上哪個會被替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同期滿本人不續簽,可以辦理失業並領取失業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