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陌生人的來信

    每到春節,總會有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

    是啊,現在的“過年”,和我們這代人記憶中的過年相比,的確變得陌生了許多。

    放在從前,離春節還早著呢,孩子們就期待起過年了。不但是為了飯桌上豐盛的菜餚,更為了能領幾個壓歲紅包。為了迎接新年,小孩扯上了一身漂亮的新衣裳,媽媽買了些化妝品,爸爸則抽上了平日捨不得買的好煙。

    那時候的過年,不但是家人相聚的時光,更是一年中難得的“享受好東西”的機會。

    可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景象變得不再激動人心,甚至不再存在了呢?

    或許,是因為孩子的零用錢平時就已很多,壓歲錢算不上雪中送炭;或許,是因為化妝品已經擺了一櫃子,過年的時候已經不知道買什麼才能得到和過去同等的驚喜。人們所感嘆的年味的逝去啊,或許原因便在於此:

    那些在過去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用到的東西,如今已經變得隨時可得,以至於在真正要過年的這幾天裡,我們反而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迎接。

    過年的變化不但在於“年味”,還體現在人們過年的方式上。

    海爾今年出了一支新年片《家的方向》,用暖色調下不多的幾個畫面,描繪了親人相聚的喜悅、晚輩的孝敬、長輩的愛憐、孩子的可愛,這些都恰到好處。不過,這裡面最引發我思考的,是片中所反映出來的,這二十餘年間人們過年方式與生活方式的轉變。

    很多年前的過年,是幸福且辛勞的。在過年的這段時間裡,不止充滿了歡聲笑語,更揮灑著大汗淋漓。

    除了在熙熙攘攘的春運中,手提大包小包,在列車上擠出的汗水,更多的,還是家族中的女人們在廚房裡灑下的……忙碌而辛勞的汗珠。

    那個時候,唯一能全身心享受過年快樂的,大概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們了。

    而大人們總有那麼多事情要忙。

    男人們忙著扶老攜幼地返鄉,回到家鄉了,還要用簡陋的交通工具帶全家人跋涉在各村各鎮到處拜年。

    女人們則要在廚房裡通力協作。婆媳之間忽然擁有了默契,妯娌間從未如此和睦地相處,她們忙上忙下,馬不停蹄地為一大家子人擺出一桌又一桌好菜。

    路上的風雪吹白了頭髮,灶中的煙火燻老了容顏,孩子們在遠去的鞭炮聲中長大,用回憶為過年寫下一個又一個註腳。

    這就是曾經的過年。

    但如今,過年變得輕鬆了許多。

    這體現在方方面面——到了現在,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了自己的汽車,出行變得便利許多;而籌備一大桌菜,也在漸漸普及的智慧家電的幫助下變得輕鬆了起來。

    在海爾的那支新年片裡,女兒用海爾燃氣灶給遠道而來的爸媽做宮保雞丁,抽油煙機帶走了油煙味,而海爾冰箱則讓食材可以隨時取用。

    這些細節,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年春節,我爸被親戚連連勸酒,喝得醉醺醺的,倒在沙發上呼呼大睡。我媽本來就因為忙著做菜,很晚才吃上晚飯,眼看我爸直接就睡了,連碗都不洗一下,就更來氣了。她在廚房一邊洗碗一邊窩火,最後把碗一丟,推醒我爸,叫他起來洗碗。

    我爸口齒不清地說,別洗了,在洗碗池放著吧,要洗你去洗。我媽當時就炸了,開始怒斥他一點活都不幹,做飯、買菜都是她,現在碗都不洗了,不行,離婚!聽到離婚,我爸酒都被嚇醒了,馬上乖乖地爬起來洗碗。

    其實不僅是過年的時候,從前,平日裡我爸媽也經常因為誰做家務而爭吵。但是這兩年,洗碗有了洗碗機,打掃衛生交給掃地機器人,聽說我媽今年還買了一個能炒菜的海爾智慧電飯煲,他們之間的矛盾頓時消弭於無形,過年更是過得無比融洽了。

    就像那支新年片中展現出的一樣,智慧家居產品的普及,徹底改變了過年乃至生活的形態。

    有的時候我想,如果從前我們家就有這些東西存在的話,家裡一定會少許多無謂的爭執,而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過得更安心、更快樂吧。

    這些年來,過年的面貌悄然發生了許多改變,有時甚至讓我們都認不出來了。

    讓這種改變發生的,不是其它,正是我們國家的飛速發展。在它帶來的如山如海的變化中,過年的變化雖然猶如滄海一粟,卻是一個重要的縮影:

    過年形式的改變,是基於生活方式的改變。

    而生活方式的改變,又源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無論走過多長的路,無論走到多遠的未來,我們全部奮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給家人帶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蘭花用什麼樹皮好怎樣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