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皇陽農業
-
2 # 養雞小白啥也不懂
蛋雞使用新玉米導致每天死亡十幾只,原來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近期隨著新玉米的收割廣大養殖戶開始收購儲存使用新玉米,從而也造成了蛋雞黴菌毒素的現象愈發嚴重,因為新玉米的黃麴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含量都比較高,黴菌毒素破壞機體的免疫系統,如雞的胸腺、脾臟、法氏囊、骨髓、肝臟等,大大降低雞體的抗病能力及蛋雞生產能力。
案例介紹
前幾天有客戶打來電話說:養殖了10000只雞,162天時出現了糞便變稀的現象,並且帶有黑紅色的水樣稀便,找了幾個獸醫說是腸毒綜合徵,治療幾天之後效果也是不太明顯。後來又用了幾種方法治療還是不太管用,大部分藥物都是針對腸毒綜合徵進行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
172天的時候開始出現死亡,每天死亡量在6只左右,175天時死亡量突然就增加到了10只,獸醫診斷可能是流感,建議按照流感治療,客戶猶豫未採取措施。然後7天前找到了我,已經是179天,每天死亡量將近13只。
案例調查
1:發病至今產蛋率保持在9成1遲遲不上高峰,採食量,飲水量未見異常。
2:每天都有死亡情況,而且是每天都在增加。
3:夜間雞舍聽音,未發現異樣,正常。
進入雞舍觀察後發現大群精神好,個別雞發蔫,糞便呈水樣,黑,褐紅,膿性糞便比較普遍。
解剖觀察
解剖死亡雞隻,發現共同發病特徵為黴菌肝、腸道發黑、肝臟破裂嚴重。
案例病因
找到病因後開始查詢黴菌源頭,養殖戶給我拍了幾張飼料庫房內的玉米,抓一把就可以挑揀出多枚含有黴斑的玉米粒,估計在10%左右,近期同樣病例也很多見,檢查玉米黴變,一般不會低於5%,即便是所謂的淨糧,也不低於3%有黴斑的機率,如此高機率的黴變玉米,使用與飼料中,對養殖構成的威脅可想而知該有多大!
治療方案
隨後給這位養殖戶提出了方案,飼料中新增高檔脫黴劑配合龍昌膽汁酸前五天1500g拌一噸料,後五天500g拌一噸料加300gVC拌一噸料。
回訪調查
用到第五天的時候回訪的時候,養殖戶說用到第三天的時候死亡量明顯減少從原來的13只減少到了5-6只左右,用到第五天的時候死亡量一天就只有3-4只這樣,甚至2只,並且產蛋量也提高了3成左右,還說照這樣用下去一個療程就能控制住死亡啦。
案列總結
飼料在儲存過程中特別容易發生黴菌滋生尤其是新玉米水分糖分高更不易儲存,如果不及時進行排毒解毒特別容易發生疾病!而肝臟又是最大的消化器官和解毒器官,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機體各方面出現障礙,導致蛋雞出現疾病直接提高死亡率、影響產蛋期!
長期新增膽汁酸,可以完全解決以上問題!防禦內毒素、黴菌毒素中毒,針對代謝性肝病肝臟綜合徵,可以在飼料中長期新增龍昌膽汁酸(膽汁酸可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膽汁酸結合胃腸道內細菌毒素、黴菌毒素、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抑制細菌的易位和防止內毒素、黴菌毒素等有害物質的吸收)。
龍昌膽汁酸可以刺激膽汁分泌,將黴菌毒素,藥物殘留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保護雞隻健康平穩度過產蛋期、提高產蛋率、提高蛋殼質量,讓養殖戶錢越掙越多心越來越省!!!
回覆列表
新玉米剛下來的時候,有些養殖戶直接拿新玉米來喂家禽了,其實,新玉米飼餵家禽是有危害的,具體有哪些危害呢?往下看。
一、新玉米飼餵家禽的危害1、剛收割的新玉米,水分含量大,不穩定,容易發黴。家禽食用後會大大降低它的抗病能力,增加其染病機率,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
2、新玉米營養沒有陳玉米高,新玉米收割後還需要有一個月的後熟期來進行澱粉轉化,若沒有轉化完成就飼餵家禽,會導致家禽營養攝入不足而消瘦。
3、剛收割的玉米,其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還未轉化成澱粉,家禽採食新玉米後,大分子多糖不易被吸收,會引起家禽消化不良、腹瀉等。
二、應對方法將新玉米放置一個月,待其二次成熟,大分子多糖完全轉化成容易被吸收的澱粉後再使用。若期間家中儲存的陳玉米不夠用了,也可新陳玉米按一定比例摻合,等到一個月後,就能完全使用新玉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