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8357315504

    氨水與碳酸氫鈉的反應原理如下:碳酸氫鈉是強鹼與弱酸中和後生成的酸式鹽,溶於水時呈現弱鹼性。所含的碳酸氫根在水中,既可以電離出氫離子,也可以水解出氫氧根離子,因此可與酸或者鹼進行反應。碳酸氫鈉與過量氨水發生反應,水解出的碳酸氫根與氨水中的氫氧根反應,生成碳酸根和水。注:碳酸氫鈉可以和過量氨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碳酸銨、水。碳酸氫鈉是強鹼與弱酸中和後生成的酸式鹽,溶於水時呈現弱鹼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製作過程中的膨鬆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後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鹼味。碳酸氫鈉的理化性質: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在潮溼空氣中緩慢分解。約在50℃開始反應生成CO₂,在100℃ 全部變為碳酸鈉。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時開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鈉,到沸點時全部分解。碳酸氫鈉冷水製成的沒有攪動的溶液, 對酚酞試紙僅呈微鹼性反應,放置或升高溫度,其鹼性增加。25℃新鮮配製的0.1mol/L水溶 液pH值為8.3。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4420mg/kg。碳酸氫鈉為白色晶體,或不透明單斜晶系細微結晶。比重2.15。無臭、無毒、味鹹,可溶於水,微溶於乙醇。25℃時溶於10份水,約18℃時溶於12份水。碳酸氫鈉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鹼性,常溫中性質穩定,受熱易分解,在50℃以上逐漸分解,在270℃時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乾燥空氣中無變化,在潮溼空氣中緩慢潮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滅亡是必然還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