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有理論黑洞是大質量恆星形成的,理論上黑洞形成前的恆星階段它的質量是要大於黑洞的,那麼,他的時空扭曲能力就不會比黑洞小,光就不可能逃逸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能觀看到這種大質量恆星呢?
4
回覆列表
  • 1 # 重粒子風暴

    恆星階段的黑洞能看到光。大質量的恆星雖然引力場強大,但是恆星內部核聚變旺盛抗壓能力也強,恆星外部物質半徑較大,恆星的引力場強度在恆星內部物質的作用下不能彙集增強。按相對論或牛頓的引力理論可以理解為外層物質的引力抵消了每層物質的引力,按我的認識是外層的物質阻擋了部分空間慣性場或引力場,導致恆星內部的引力場強度偏低,空間扭曲的不足以吞噬光線。當然,兩者的區別只是後者在恆星內部有更復雜的引力場變化過程。

  • 2 # 小段揭露解說

    首先我想說的黑洞並不存在,霍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翻了自己的理論了,這個南海網已經報道過了,他認為黑洞周圍的量子效應使時空變化太劇烈,因此分界並不清晰,黑洞邊緣並不存在,代表沒有黑洞。而量子力學容許能源和物質從黑洞逃出,因此他提出表觀視界,企圖從黑洞核心逃脫的光線或能源會被暫時留在這塊灰色地帶,也就是“灰洞”,然後再釋放。物質雖或面目全非,但已經重回宇宙,因此黑洞並不存在。

    據說霍金曾經認為黑洞的另一頭是平行宇宙,所有被吞噬的物體都不會停留在黑洞中,而是馬不停蹄地進入平行宇宙。也就是說,他曾經認為,黑洞的內部根本就是空空如也。

    雖然說前一段時間媒體曝光說拍到了黑洞照片,但用不了多久將會證明霍金的推測理論將是正確的。就像愛因斯坦認為在宇宙中沒有什麼是超光速的,就在前幾年中國的央視就已經報道過歐洲科學家發現了超光速粒子。(什麼是超光速粒子呢?超光速粒子是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波能量,超光速粒子並不受時間,空間,質量,重量速度的影響,)這一發現將會徹底顛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3 # 郭哥聊科學

    一、什麼是黑洞?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記憶體在的一種超高密度天體,由於類似熱力學中研究的黑體,所以被命名為黑洞。當然了,黑洞最早在牛頓時代,就已經透過萬有引力推論出來,可能有一種連光都跑不出來的“暗星”存在,只是,這種概念跟用廣義相對論定義的黑洞是完全不同的,這裡就不細說了。

    二、恆星塌縮形成黑洞的過程

    2.1、階段一:恆星(主序星)通常是靠熱核反應產生的熱來維持生存,比如我們的太陽。粒子熱運動產生的斥力與萬有引力平衡,形成穩定的恆星狀態。當恆星衰老時,恆星上的氫基本上聚合成氦之後,由中心產生的能量已經不多了。隨著熱運動的減弱,“熱排斥”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起外殼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

    2.2、階段二:我們都知道,太陽核聚變的能量是靠質量轉化成能量的方式,所以,這個過程,太陽要損失質量。如果剩餘質量小於錢德拉塞卡極限(1.4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就會形成白矮星。這是一種靠電子的簡併壓力(泡利斥力)來與萬有引力抗衡而形成的穩定天體。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氧。

    2.3、階段三:如果恆星本身質量比較大,隨著恆星塌縮越過白矮星階段,其剩餘質量還能超過1.4倍太陽質量的星體,就可以繼續塌縮。如果其剩餘質量小於奧本海默極限(約3倍太陽質量)的星體,會形成中子星,這是一種靠中子之間的泡利斥力與萬有引力相抗衡的星體。

    2.4、階段四:隨著恆星不斷的塌縮,如果一顆中子星的質量大於奧本海默極限,這時候,中子間的簡併壓力不能抗衡萬有引力,那麼這顆中子星將繼續塌縮——“黑洞”就這樣誕生了。

    三、恆星塌縮過程中的體積變化

    在前面提到的恆星演化的四個階段中,恆星會不斷損失質量,同時不斷塌縮,這個過程中,恆星的體積不斷縮小,當恆星變成黑洞以後,恆星(確切地說,這時候已經應該叫做黑洞了)的大小已經縮到了視界之內。

    這裡說到的視界,就是黑洞的光從內部發出後,到了這個區域,剛好不能再跑出去的這樣一個閉合曲面。在視界之外的我們就不能再看到黑洞了,因為黑洞內部發出的光,到不了這裡。

    四、結束語

    黑洞裡面究竟是怎麼個情況,目前科學家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那裡一定存在著一個體積超級小,質量超級大的一個區域。比如太陽,它目前的直徑有1392000(1.392×10⁶)千米,如果全部質量變成了一個黑洞,那麼它的直徑只有3千米那麼大;再比如,我們的地球,目前它的直徑是12742.02千米,如果地球變成一個黑洞,則這個黑洞的直徑只有1釐米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空局最新公佈的ClearSpace-1專案是一個怎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