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u老師上岸
-
2 # 華圖線上
很多人都在質疑這個,把申論說得玄之又玄,其實申論是客觀評分標準的。
首先,每年有百萬考生參加考試,為了確保公平公正,必須有客觀評判的參考標準,統一的尺度把控,才能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其次,閱卷老師是非常機械的,他們要找點給分,沒有寫到觀點上,縱使寫得天花亂墜,也只能說聲“掃瑞”。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質疑了,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想法都不同,那憑什麼就說他的點不對,我的點不對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申論作答的終極奧義,忠於材料。
每個人的長相不同,衣著各異,想法更是千差萬別,唯一相同的就是拿到的試卷,看到的材料,思考的題目。所以,作答申論,不要老想著用自己的語言去潤色材料的內容,而是要忠於原詞原句,把該寫的點都寫上,就成功一大半了。而如何搬運材料,搬運哪些材料就需要透過系統的練習和不斷地思考才能精準把握了。
綜上,申論歸根結底是考察能力的考試,最主要的就是閱讀理解和邏輯分析這兩大基本能力,答案源於材料就意味著要忠實材料的原詞原句原短語,沒有那麼多額外的戲份,關鍵就是把要點找對找全寫準,把答案邏輯組織加工。
寫得好是一方面,重點是要講得好。
怎麼才算講得好呢?
首先,批改老師自己得能上岸吧?自己都考不上,憑什麼指導別人?大機構再怎麼研究,都不如體制內的人懂。申論說白了考查得就是準公務員的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表達能力,是看你是否適合當一名公務員。最懂一個準公務員應該具備什麼能力的人,當然是已上岸的公務員。
其次,批改老師一定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 否則不如直接看參考答案得了。批改,一定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想出答案來。自己想出來的,記憶最深刻。
最後,批改老師本身要有很豐富的批改經驗,基本做到一看學生文章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並不是指批改文章的問題,而是指學生寫作思維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修正。
反覆批改,直到引導學生自己寫出正確內容,沒有時長限制,基本上批改幾次申論就能有一個階段的提升。批改聯絡見主頁。
如何才能提高申論?簡單說下客觀題,這裡只說難點。
一、歸納概括題兩個難點:一是找不全,二是不會合並同類。找不全:只能練習,沒有別的方法,每次想想自己為什麼沒找到某個得分點,記錄下來,時不時翻出來複習。不會合並:當題目得分點比較多(例如有10條)或者題目有層次分明等要求時,需要你對同類的得分點進行合併,起一個小總括句。舉例:加大資金投入:向財政部門申請專項資金,引進外來企業投資,利用優惠政策申請銀行貸款。加粗部分是總括句,斜體字是具體的得分點。發現了嗎?斜體字幾個得分點都在說同一件事,那就是錢。明白了嗎?怎麼合併同類?———把得分點勾畫出來,找到都在談論同一件事的幾個點,合併,它們在談論什麼事,總括句就是那件事。在談論錢,總括句就是加大資金投入;在談論公路路燈等民生建設,就是加強基礎設施;在談論渠道平臺,就是搭建平臺拓寬渠道。
重點來了!!!
很多同學不是不會合並,而是遺漏合併。啥意思?申論材料壞的很,經常同一類得分點分佈在不同的地方,有時候隔著好幾段,等讀完材料,根本就忘記了哪幾個得分點是同一類了。怎麼解決?其實也很簡單,篇幅有限,我曾經做過一個免費的影片,分享 歸納概括題如何正確合併同類以及不會遺漏。二、對策題難點1:啥時候寫問題?啥時候只寫對策?看題目要求和作答字數。如果題目明確要求了要寫問題或只寫對策,那就按題目要求來。如果題目沒說,那就看給的字數。給的字數多,比如400字,寫對策只用了200多字,明顯就要寫問題啊。給的字數少,對策都才勉勉強強寫下,那就沒法寫問題了嘛。難點2:怎麼提對策?
再說下大作文,詳見主頁文章:
———————先寫到這裡,後續再更新吧,有問題可以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