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噴子都是玻璃心
-
2 # 黃強黃不息
明代末帝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縊時前就數次發問:為什麼大明江山會亡在他手裡?與前幾任皇帝相比,崇禎皇帝算得上勤勉,廉政,的確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但是最終大明江山在他手中斷送。
從表象看,崇禎不像亡國之君,但是他的剛愎自用,猜忌,不善用人,確是他的短板,他殺袁崇煥自毀江山。然而細究起來,明代之亡始於明中葉,即明神宗時期。按照黃仁宇的大歷史觀,看歷史要後退幾百年,才能看出歷史的走向,瞭解事件的影響。
明代經過土木堡之變,國力有所衰退,到了明中葉出現了中興名臣張居正,力挽狂瀾,解決了困擾明朝的財經危機難題。但是萬曆皇帝即明神宗,10歲時繼位,由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身體、思想都還處在發育階段,在內宮由太后、大太監馮保管教,在內閣由張居正督管。因此,打小起,張居正、馮保對明神宗就有威懾力量,以致心理上有陰影。
張居正主政時期,推行一條鞭法,整頓吏治,治理黃河,關注邊關,由於用人得當,措施得力,對於明代的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促進,形成萬曆中興的局面。但是張居正去世後,心理有陰影的明神宗開始倒算,先是奪張居正爵位,而後抄家。
張居正、馮保之後,明神宗沒有人管束,開始怠政,張居正富國強兵的改革措施也基本停止。於是乎國家財政收入不增加,開支卻增大,寧夏用兵、北韓戰役、播州用兵,軍費開支增多,國庫空虛,銀根吃緊,張居正創下的良好局面逐漸頹敗。明神宗好錢,想法創收,向向全國徵稅,搜刮財物,全國動盪。最為關鍵的明神宗所搜刮的錢財只用於內廷,並不用於朝廷,皇帝的私房錢增多,國庫卻更加困窘。沒錢就增稅,稅多百姓苦,民怨沸騰。
朝廷裡也不安穩,官員爭權奪利,皇帝與大臣、大臣與大臣、閹黨與東林黨的鬥爭,愈演愈烈。爭權奪利,自己撈錢,國家那有精力對付邊疆問題,這就給位於遼東的滿族興起創造了條件。滿族的興起與強大,是明神宗時期政治策略失誤造成的。
等到崇禎皇帝繼位時,大明江山千瘡百孔,財政困窘。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的民變,沒錢;遼東防禦滿族侵襲也沒有錢。一個爛攤子,換了張居正再世,也無法力挽狂瀾。好牌打成了一副爛牌,神仙也沒辦法。這也就是說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大明王朝就落下了病根,並且一年年加重,到了崇禎皇帝時,大明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崇禎皇帝僅僅勤勉是不夠的,他必須善於用人,偏偏他不會用人,懷疑猜忌,頻頻換人,臨陣換獎,導致管理混亂,失誤不斷。因此,才有《明史》的評價“故論考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明神宗即位之初,任用張居正為輔政大臣,出現了“萬曆中興”的興起,萬曆帝即便在張居正逝後,也有“萬曆三大徵”等事蹟。應該算比較有為的皇帝。為何官史會對萬曆帝評價這麼低?是長期不上朝給人的感覺造成的,還是明朝趨勢從萬曆開始走壞?
回覆列表
明太祖得天下之後,有鑑於歷代多由虐民太甚而導致滅亡,所以確立了“藏富於民”的治國原則。
明朝從太祖開始,國家向百姓徵收的的賦稅一直很低,以至於國庫一年支出幾百萬兩白銀都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不是因為社會經濟不發達,而是因為其子孫一直謹守“藏富於民”的治國祖訓。期間雖然有靖難之役、北征蒙古、土木堡之變、東南沿海抗倭這樣的內外大型戰事消耗國力,也有鄭和七下西洋的燒錢盛舉,也有憲宗(成化帝朱見深)、武宗(正德帝朱厚照)、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這樣或能力平庸、或荒嬉政事,或半路嚴重怠政的皇帝,但是,關鍵的內閣重臣如商輅、劉健、李東陽、謝遷、楊廷和、楊一清、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等,都是手腕超群的治國能臣。所以主昏於上,而政清於下,國力仍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雖然期間也偶有宦官奸佞專權(王振、劉瑾、嚴嵩、嚴世蕃等),但鬥爭主要在朝廷中樞,很少直接波及地方小民,國家元氣尚在。
一到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中後期,天子貪得無厭,與庶民爭利。宮中派出的宦官四處搜刮民財,所過之處十室九空,從明太祖一直沿襲的“藏富於民”被徹底廢棄,嚴重傷及國本。
而且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百官上書幾乎都是留中不發,不郊不廟,也不問政事。朝廷換了八個內閣首輔(國務院總理),居然沒有一個見過皇帝。其中有一個首輔李廷機,辭官回家,居然給皇帝連續寫了123封辭職信,全部石沉大海,渺無音訊。
遼東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起事作亂,皇帝吝嗇財物,連鎮壓叛亂的軍費都捨不得出,群臣頭都磕破了,才不情不願掏出20萬兩發黴的白銀。邊境防務廢弛,軍械老舊,軍隊久不經練,國家萬事怠惰,病入膏肓,遂不可救藥。
所以《明史》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就是他在位期間,不僅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也留下了積重難返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