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圓錢
-
2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共計為61年,其次是他的孫子乾隆,但實際上掌握實權最長的皇帝應該是乾隆。
康熙8歲登基,但是14歲才幹掉鰲拜親政,所以他掌握實權應該是55年,而乾隆則是25歲登基,登基的時候就掌握大權,而他85歲的禪位給兒子嘉慶,但是仍舊掌握大權,做了實權太上皇3年多,可以說掌握大權63年多,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而且在世界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滿清王朝國祚294年,康熙和乾隆祖孫倆就佔去了124年,再加上中間雍正皇帝的13年,康雍乾三朝佔去了137年,幾乎佔到清王朝的國祚的一半。
康熙廟號聖祖,功勞比肩開國皇帝1644年滿清入關,並遷都北京,但此時的清朝算上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僅僅開國28年。蘇安然滿清定鼎中原,成為了全國性的政權,但是此時的清朝仍然是根基不穩。
一方面清朝內部由於康熙的老爹順治皇帝是幼主登基,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的權力結構並不穩定。清朝貴族之間的矛盾不斷。
另一方面國內的局勢也極不穩定。滿清作為外族政權立足未聞,南方還有南明政權殘餘勢力在抵抗清朝,而此前的鄭成功北伐曾經一度聲勢浩大,而沙俄也在覬覦著滿清的後院外東北,漠西蒙古的噶爾丹也蠢蠢欲動。
而到了1661年,這一年儘管滿清所依仗的三藩之一吳三桂進入緬甸殺害南明朝廷的永曆皇帝,但是順治皇帝也暴斃身亡,康熙帝不得不8歲即位。
此時的康熙皇帝一點也不比他老爹順治的環境好多少。
此時的滿清版圖僅僅侷限在東北、中原、南方一帶,青藏高原、西域都不在版圖之內,而且此時三藩已經逐漸在南方做大。幾乎成為了國中之國,鄭氏佔據臺灣及廈門地區,而國內由於連年戰爭,人口大量下降,大片土地荒蕪,生產力極為低下,而一直臣服滿清的漠北蒙古也在積蓄著叛變的力量。
而康熙皇帝即位後,逐漸剪除了權臣,設立上書房,削弱了滿清貴族權力,加強了皇帝的君權,並且平定三藩之亂,平滅察哈爾部叛亂,擊敗鄭氏奪取臺灣及廈門地區,在外東北擊敗沙俄,還擊敗噶爾丹,將漠北蒙古收入版圖,並加強了與青藏地區的聯絡。
而在經濟上,康熙為了鼓勵人口增長,提出了永不加賦的經濟政策,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的恢復,到康熙皇帝晚年,清帝國的版圖已經非常遼闊,經濟上也到了極大的恢復。
康熙皇帝死後,雍正即位。雍正皇帝繼續加強君權,在康熙皇帝上書房的基礎上設立軍機處,而且加強稅收制度改革,改革康熙皇帝“永不加賦”後,人口增加稅收卻沒有增加弊端,提出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還將數千年以來的不交稅的士紳階層,納入到徵稅體系,同時繼續對青海地區用兵,將青海地區納入到版圖,與沙俄簽訂條約,完成了外蒙古與沙俄的邊境劃線。
乾隆掌權63年,完成國家真正的大一統都說乾隆皇帝是命最好的皇帝,爺爺康熙皇帝基本上給他定鼎了江山,而老爹雍正皇給他收拾好銀庫,所以當乾隆即位後,他的條件是最好的。
乾隆皇帝深刻認識到國家漢人佔據大多數的現實,在進行更加嚴酷文字獄的同時,大刀闊斧的閹割漢文化,通過編纂《四庫全書》等獎漢文化進行大量的閹割刪減,將漢文化改良為能夠為滿清統治服務的漢文化,同時滿清進一步提倡滿漢之間的融合,更多的漢人在滿清政權中為官,同時乾隆皇帝還通過拜謁明孝陵等減少漢族對滿清的敵視。
而在軍事上,在乾隆時期繼續對漠西蒙古用兵,並最終攻滅準噶爾汗國。徹底將西域收入版圖,這是算得上是自安史之亂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800多年後,中原王朝再次的徹底將西域收歸版圖。
可以說乾隆統治了63年,消化了康熙、雍正兩朝的工作成果,並在基礎上真正完成了國家統一,讓清朝走上巔峰。
然而,也是乾隆讓清朝徹底喪失了讓近代中國免遭屈辱的機會乾隆皇帝時期,英國、發過已經成為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之後的世界性殖民大國,英國完成了君主立憲,正走向世界帝國的巔峰,而美國也在乾隆時期完成了獨立,美國開國總統華神盾甚至於乾隆皇帝同一年死亡。
而在乾隆的晚年,沉迷在天朝大國的夢幻之中,面對來自英國要求通商的使臣,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而此時歐洲的法國已經開始了洶湧澎湃的法國大革命,而一個矮小的巨人拿破崙也開始歐洲和北非戰爭上鏖戰,並將法國帶上巔峰。
而清朝在乾隆的帶領下走向夢境,甚至此時歐洲殖民者早已經將魔爪伸向了清朝的家門口東南亞,都尚不自知,任由封建帝國老舊破船駛向死亡。
-
3 # 話歷史
清朝康熙與乾隆兩位皇帝的在位時間佔到了整個清朝統治時期的將近一半時間,可以說對清朝和整個中國影響至遠。
康熙與乾隆完成的使命不一樣。
康熙作為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鞏固了滿族對漢人的統治,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也得到了天下的普遍認可,但是還算不上國富民強。到了康熙晚年,國庫空虛,可以說到了快揭不開鍋的局面。經過雍正的勵精圖治,才將這一局面扭轉過來。所以雍正對大清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到了乾隆時期,乾隆效仿康熙,在文治武功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奠定了除元朝外中華的最大版圖,可以說達到了清朝的巔峰時期,在民族融合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貢獻,當前西藏班禪的繼承製度也是在乾隆時期完善的。
但是,乾隆自己是個幸運的皇帝,卻遇到了一個大變的不幸的時代。世界變化太快,而清政府卻仍舊認為我中華物產豐富,應有盡有,和外國交往,只會讓其佔便宜,所以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在這一時期沒能趕上大時代的變化。一步慢、步步慢,為後期的鴉片戰爭埋下了伏筆。
功績大小需要多方面的評判,角度不同、結果也會不同。綜合來說,他們都是偉大的帝王,為近現代中國的版圖奠定了最大的基礎。
-
4 # 茅古甸
清康熙皇帝8歲登極,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康熙皇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乾隆皇帝在繼承其祖父康熙、父親雍正帝既有成績的基礎上,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乾隆朝達到了清朝歷史的頂峰。
在清朝皇帝中,可以作為英雄人物來論說一番的,只有四位,即清太祖天命汗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聖祖康熙、清高宗乾隆。而創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論其功績,康熙比乾隆要大。
康熙皇帝上任時,清朝雖興,但國未盛。康熙帝勤於國事,好學不倦。他削平三蕃,統一臺灣,特別是抵禦外侵,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同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它使中國東北邊疆得到170多年的安定。康熙時版圖,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最為眾多、軍事最為強盛、實力最為雄厚的大帝國。 乾隆帝在位60年,最主要的貢獻是在其父康熙帝、父親雍正帝既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並開拓了中國的疆域版圖,維護並加強了中華的多民族統一,繼承並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然而,在乾隆盛世後面,隱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乾隆留給子孫的基業——帝國大廈,百洞千孔。
-
5 # MARK5943
遍觀清朝十二帝,有作為有魄力有擔當的莫過康熙大帝!
康熙皇帝(1654--1722年)清聖祖,康熙皇帝即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之久,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一個皇帝,被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窗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主要成就: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大敗沙俄侵略軍,發展國內經濟!
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即影視劇中的乾隆皇帝,在位60年,禪讓出皇位後又以太上皇的名義訓政多年,最終實際行使最高權力63年,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享年89歲。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但後期奢靡,閉關鎖國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主要成就:清朝達到全盛,自稱十全武功,內外賓服萬國來朝!
乾隆皇帝繼承了大清正統,此時,國內歌舞昇平,一片祥和,不過是個太平皇帝而已!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因此,從乾隆一朝開始閉關鎖國,使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京,一直到日本的侵華戰爭,使中國承受了百年的屈辱!
所以,綜上所述,可見兩者相比較來說還是康熙大帝的功績更大一些!
-
6 # 終南高揚
不好比,因為對比的標準沒法制定。
1⃣️、清朝乾隆年間中中國人口達四億人,超過英國所有殖民地人口之和。人類歷史上中央集權模式的社會治理體系實驗了三千年,而康乾盛世也許是“家天下”通往“公天下”最合適的跳板。而準備這個工作,愛新覺羅.玄燁一家祖孫三代人努力工作了134年。
Taurus的康熙:三月乙丑,群臣請上萬壽節尊號,上不許……底下弟兄們給老闆戴高帽子,偉大、光榮、正確,而康熙說:“這是陋習,本朝家法,唯以愛民為事,不來虛的,更不要搞那些自我吹牛的宣傳……現在西陲用兵,我每天加班都不放心,你們別搞這些事情”。
滿清沒有立太子的規矩,康熙參考漢制,在胤礽週歲就冊立為太子。康熙帝崇儒重道,勤政愛民,喜歡儒家思想,還喜歡搞一些科學研究,喜歡算數學題,八歲即位,志勇雙全,他立太子更多的應該是為了迎合漢人士大夫的內心訴求 。
中國曆來是“四戰之國”,就是周圍一圈都有外敵,康熙年間沙俄入侵,西北蒙古準噶爾興起,和碩特控制西藏,西南土司也不服管理……還有臺灣。
從巴黎打到莫斯科有2400公里,北京打到天山腳下3000多公里,打到塔里木盆地3700公里,中俄雅克薩一戰後讓大清騰出手收拾準噶爾的噶爾丹。
康熙十年,噶爾丹從西藏學成返回漠西,七年後1678年統一各部,而且將天山以南的回部和哈薩克也並了。1697年,噶爾丹敗亡,其侄子不斷騷擾青海西藏,1717年準噶爾攻入拉薩,和碩特亡。1718年清軍趕走了準噶爾,廢除了藏王制度,改中央直管。
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大病,讓皇四子胤禛替他祀天,年69崩,胤禛即位 。
2⃣️、天秤座的乾隆耐不住寂寞,喜歡四處看看,還喜歡風雅,寫詩,一生六下江南。曹雪芹的祖先曹寅負責接待,每次都要開支300萬兩銀子。乾隆自己評價“吾凡舉二事,一曰西師,一曰南巡”。
江南好啊,美女多,有錢,吃貨的天堂。遍地是才子。61次科舉55個江南狀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清朝打了數十年的準噶爾陷入內訌。1753年清軍進入伊犁,阿睦爾撒納尋求沙俄幫助,到57年染上天花病死了,於是平定準噶爾結束,順便平了回疆。
1771年土爾扈特人迴歸,安頓在新疆各地,從此西蒙古融入主流。
1788年和1791年,尼泊爾入侵西藏,七世班禪退居拉薩。十二月初福康從西寧出發,五月份到達並迅速全殲尼泊爾軍。隨即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尼泊爾,距離加德滿都只有十里,尼泊爾王請求議和,看著馬上入冬了,乾隆讓大家趕快趕回來。
至此,大清帝國疆域1300萬平方公里,北起漠北和外興安嶺;南至南沙東沙西沙;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東到庫頁島和臺灣。同時期的歐洲,英國以24萬平方公里的力量殖民了世界上93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三億多人,稱為日不落帝國。
3⃣️、說實話,這祖孫倆,不相上下,一個創業型,一個守業型,創業者有創業者的威猛,守業者有守業者的斯文,一樣偉大。可惜的是這種偉大並沒有一直延續,如果每一屆的皇帝都這樣高階,那麼,滿清亦是世界強國。
-
7 # 崇哥影視大全
那肯定還是康熙的功績大。
一個算是創立之主,一個只是守成之主。康雍乾之治起於康熙終於乾隆就很能說明問題。祖父,父親掙下的大好形勢終結在你手裡,你想想你怎麼還能好意思跟創業的祖父一較高低呢。下面我們就從兩個角度分析一下這二人的對比。
1、穩定清初政治局勢奠定清的政治制度
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登基時離滿清入關還不到三十年。順治的突然早夭,使得政局不穩,各種情況都可能發生。康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步開始行使皇帝的權力。同時,朝中有鰲拜這樣的權臣,而少年康熙就能夠設計剷除這樣一位滿洲第一巴圖魯。擒鰲拜之後,他立刻獎勵百官上書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實操朝政大權。
康熙設立南書房,削弱了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將外朝內閣內廷化,這位他兒子雍正日後建立軍機處打好了基礎。而乾隆即位時已經由祖父,父親為他鋪平了道路,朝局平穩,國庫豐盈,真是個幸福的孩子。
2、徹底完成國家統一消除外部隱患
康熙面對的國內外局勢顯然比乾隆惡劣了許多。南方三藩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東南有海賊王鄭氏三天來頭來劫掠沿海,攻略州府。西北有準葛爾日漸崛起,東北有沙俄不斷向黑龍江流域蠶食。
康熙十二年,三藩作亂,西南半壁江山丟失,清帝國處在危險之中,康熙能夠用八年平息了三藩,為大清去除了最危險的隱患。當然也的感謝吳三桂死的時機很巧妙。
平臺灣更是康熙的大功一件,更可貴的是與歷代不同,康熙不僅僅是消滅了盤踞島上的反抗勢力,更進一步將臺灣領土化,這是前代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的選擇對於今天的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雖然準葛爾是在乾隆時期被徹底平定,但最有決定性的戰爭應該是康熙攻滅葛爾丹。康熙擊敗的是準葛爾冉冉升起的國勢,使其徹底失去了在蒙古爭雄的能力,日後,雍正乾隆的用兵都是在建立在康熙帝挫敗葛爾丹崛起的基礎上。直到乾隆抓住準葛爾內亂的機會出兵徹底平定了準葛爾。
所以可見,雖然兩位皇帝用兵都不少 但顯然康熙的更有重大意義。削三藩平臺灣,完成了國家統一。征討準葛爾,驅逐沙俄,維護了邊境地區的安寧,擴大了清的疆域。
觀察使曰:
自古胡無百年之運,滿清入關三十載,適逢幼主早承大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內修國政,外用強兵,文武之道,俱遺子孫。皇權兩千年,至此登高峰。 -
8 # 小李講史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是清朝歷史上傑出的帝王,但是他們所處的時期不同,歷史給予他們的評價也不盡相同。我們從史書中來尋找康熙和乾隆皇帝的評價。
一、《清史稿》對康熙皇帝的評價:
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觀;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於戲,何其盛歟!
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雖曰守成,實同開創”。這是史書上對他相當高的評價,認為康熙皇帝的功績和開國君主可以相提並論,無論清朝版圖的奠定,還是清朝制度的形成,都是在康熙年間奠定的。康熙皇帝廟號之所以稱為“聖祖”,就是因為其功績實在是太大,雍正皇帝特地將其廟號由宗升格到祖。《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記載:
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副豐功。
可見康熙皇帝在清朝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連乾隆皇帝自己都說:
仁皇帝享國六十一年,予不敢贏。
二、《清史稿》對乾隆皇帝的評價:
高宗運際郅隆,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享祚之久,同符聖祖,而壽考則逾之。自三代以後,未嘗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權倖,上累日月之明,為之嘆息焉。
《清史稿》對乾隆皇帝的評價就是兩面性的了,前半部分說其優點: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其壽數堯舜禹三代之後,未曾有過能夠活到八十九歲的高壽。但作者隨後語氣一轉,“惟耄期倦勤,蔽於權倖”,這是非常嚴厲的批評了,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晚年怠政,另一個是寵幸權奸。拖累了明君的形象。乾隆四十年(1775年)之後的大清王朝已經越過康乾盛世的頂峰而逐漸衰落,乾隆皇帝要負主要責任,執政後期安於享樂,好大喜功,自封十全老人,寵幸權臣和珅,使得大清王朝的國力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官逼民反,白蓮教在全國各地大規模的起義。最後只能落得到“為之嘆息”。
三、總結
1、康熙皇帝所處的時代賦予他能夠建立豐功偉績,他的自身的努力也促使他實現這些豐功偉績的條件。內外因相結合,註定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雖說康熙皇帝也有種種的缺點和不足,但瑕不掩瑜康熙皇帝是一個清朝歷史上的“明君”。
2、乾隆皇帝不是歷史意義上的昏君,乾隆皇帝執政中早期,也是一個勵精圖治,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只不過他的執政時間實在是過於漫長,長達六十三年之久;父祖給他留下的家底也是相當殷實,足夠他好大喜功之資。最後,乾隆皇帝也被這虛晃的盛世江山所矇蔽,走向江河日下的道路。
-
9 # 侃侃小能手
竊以為,皇帝功績的大小和在位時間的長短並無直接的聯絡。就整個滿清歷史來說,有能力的皇帝不多。清軍入關前,努爾哈赤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皇太極順利進入山海關建立清朝,入關後,後任的皇帝都是各有特色。
就以康熙和乾隆來說,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61年,在位期間平定三藩、三徵準噶爾、挫敗了沙俄的侵略、標榜仁政、積極籠絡漢人,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繼位初期,吏治較為清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理國家所需的精力不足,為政倦怠,並由於太子的廢立,致使皇子們爭奪皇位,朝政陷入混亂,國庫空虛,甚至在國家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連救災用的銀糧都不夠,可以說,康熙皇帝的一生是燦爛的,功績大於所犯的錯誤。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在雍正皇帝留下的財富基礎上,乾隆繼承了皇位,在位期間,乾隆皇帝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正式將新疆納入版圖,使清一朝的國土面積達到了鼎盛。同時多次下旨普免天下錢糧,關心民生疾苦,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整體來說,執政前期國家發展、吏治管理都是好的。執政後期,由於吏治監督不到位,產生了和珅這樣的大貪官,使得乾隆後期的吏治嚴重腐敗,給後繼者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綜合比較,竊以為康熙的功績是要大於乾隆的。其一康熙繼位之時國家還未完全穩定,由於他的不斷努力,國家才真正恢復統一;二是繼位之時,順治留下的財富並不是很多,康熙可以說是自己創造的財富;因此,康熙的功績大於乾隆。
-
10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康熙與乾隆時期統治時期,被稱為“康乾盛世”,這說明康熙乾隆都是很有能力與作為的皇帝,但如果二者選擇歷史功績和治國水平最強者,也不好就是以偏概全,只好來分析分析二者的功績。
康熙生平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乾隆生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曆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二者都有何功績,誰更勝一籌?一、康熙
康熙的統治背景是滿漢深度矛盾下,明清兩軍剛製造了舉世大屠殺。清軍中的大多數軍隊是漢軍,滿兵順治五年後只剩五萬多點。可不妨礙當時的民族矛盾。
鰲拜在元明四百年圈佔土地的基礎上率旗人變本加厲。更加使當時的矛盾加重了。
少兒皇帝,太后垂簾,權臣環伺,強大的內藩,大分裂,反叛,北方遊牧,小冰期頂峰,黃患,黨爭,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內鬥的軍隊,不安份的外敵。
除了太監和外戚,一切大型考驗全落在他身上,屬實是困局。
他既沒有奮七世餘烈大秦上百年幾代秦王穩紮穩打的雄厚基本盤,也沒有劉邦身邊的兵仙謀神,也沒有李世民亂世之中青年力強,更比不上有紅巾軍頂著元朝的朱元璋。
這次,全天下內奸反賊都是各種旗號衝他來的。他能戰勝嗎?
事實是康熙贏了,不止是武功維護中國統一。他還廢除了順治的開海,停止了四百年圈地,還地於民,廢匠籍,親自培育雜交水稻,賜江南數學家同進士岀身改變了數學家地位,歷制改為西制,創造了中國沿海炮臺防線,制火炮幾十種,大規模推廣了人痘,首次供奉歷代大一統皇帝。
所以康熙大捍衛者的地位是當之無愧的。
當然,康熙時代對民人還是有防備的典型封建社會,貴族在當時仍是超脫存在,他本人雖然試廢科舉,創蒙養齋,也沒有根本改變這種情況。
二、乾隆
乾隆即位後廢掉了士紳一體納糧。因為這種先進的制度實際使士紳更加壓迫百姓,造成了社會暫時不穩定。
他規劃了全國炮兵統一編制、炮製,加大了火器列裝率,平掉了準噶爾,徹底解決了遊牧民族的致命威脅。他奠定了近代中國版圖,將封建中國歷史災害最多的時代打造的治下人口空前,經濟規模空前的時代。將宗藩制度達到空前,可稱為大奠定者。
也正是他,倒退了康雍以來大力重用漢臣的趨勢。他本人為了維穩大興文字獄,製造各種冤案。他無法接受拜上帝而不讓拜牌位的傳教士,也就打消了傳教士向中國傳播科學的動力。他還進一步縮關,雖然一定程度保證中國不受覬覦。但是,先進產物的流入也被大程度阻礙了。
人口大國的地位不僅沒有促使國家科技進步,反而讓人們認為人力足夠,沒有動力去推廣發現科技。
馬戛爾尼訪華,他一方面否了英人想佔中國沿海島嶼的狂妄要求,一方面否了英人的先進技術。他本人見識過燧發槍,卻固執的相信這玩意兒和幾十年前的大火繩槍差不多。這種老年人的經驗說,老人治國的弊端非常明顯。他治下貪官規模空前,岀現過甘肅官場集體塌陷的奇觀。
當然,乾隆也絕說不上是敗家子,這個國家怎麼說在他手中沒有到敗掉的地步。
清朝最大的基本盤就是關外,關內外的人不受調動是嚴格禁止流通的,實際上和明朝的籍貫流動限制是差不多。但目地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關外王公的利益。這種情況下,乾隆明明知道,還是預設把流民放出關外。而不是像自古一樣將流民趕殺掉。
有人說乾隆國庫不盈,他為民生五次豁免全國農稅,這筆錢如果不免,恐怕也能攢個一二億兩,留個好名聲。
所以,乾隆也只能是個大奠定者。
總結:在科舉、漢文化融入方面,康熙比多爾袞時期要溫和許多,也有很多功績,逐漸的讓漢人對國家認同感增強,漢人官員逐漸在朝局上地位提升,政治格局更加穩定。所以乾隆皇帝和康熙大帝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乾隆皇帝“七下江南”更是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乾隆後期的統治,更是放任了貪官汙吏橫行,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
回覆列表
我的觀點是,康熙比乾隆牛。
前期的康熙絕對是個明君人設,生命力旺盛對政事熱情,少年坎坷艱難掌權,建立了一朝輝煌,鞏固金甌開疆拓土,開創清朝盛世政績輝煌,說他是康乾盛世的第一功臣和開啟者絕對當之無愧。
但是後期因為康熙本人年老倦政以及其他各種原因,造成官僚腐奢侈過度敗且九子奪嫡導致朝政混亂吏治崩潰,埋下很多一觸即發的隱患禍根。要不是有個工作狂兒子雍正拼命工作,給大清續命,大清的未來不好說
插一波射手座的四爺
乾隆是好運王,毫無障礙的接班掌權,臨水照花的富三代爽的不行。雖然沒他自己吹的十全,但憑良心說,乾隆還是有相當水準的文治武功,也是個盡責盡心的合格君主,中國今日版圖也有他一份大功勞。
大家不要被各種戲說乾隆的電視劇給誤導了,乾隆不止會玩樂會享福,他的能力功勞在歷代皇帝中能排箇中等偏上水準,只是沒有他自己吹得那麼牛而已。他是真好命啊,有個好爺爺和好爹。但是,清朝的氣數也是從他的好大喜功固步自封中開始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