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萬鈞書法
-
2 # 維知書法
關於這一點,古代書家有不少精闢的論述。
唐代張敬玄說:“初學者,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正體,難成矣!”
宋代蔡君謨說:“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宋代曹勳說:“學書之法,先須楷法嚴正。”
宋代黃希先說:“學書先務正楷,端正勻停,因後破體。”
宋代書蘇東坡作了個形象的比喻:“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說楷書就像站立,行書就如行走,草書猶如奔跑。
明代書法理論家豐坊說:“學書須先楷法……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繞過楷書,先直接選擇行書或者草書學習,很可能就會忽視楷書中的一些基本點畫、結構的訓練,那麼寫出的字就容易出現筆力不剛勁、點畫不規矩、疏密不勻稱、結構不安穩、比例不適當等弊病。所以明代汪砢玉說:“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學真而先習草,如人未學,立而欲走,蓋可笑也。”
中國的書法藝術,歷來有“無聲音樂、有情圖畫”的美譽,它集中了表演、造型、語言、綜合這幾種藝術的主要特徵,而這些特徵,則是透過線條的有規律的組合來體現的,即由點、橫、豎、撇、捺、挑、鉤、折這八個基本點畫的組合來體現的,因而它也可稱為線條藝術。初學者倘若急於求成,繞過學楷這一階梯,直接去寫行、草,往往會“欲速則不達”。因為這違背了事物規律。掌握事物總是從初級到高階,由一般到複雜的,即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學者如果在未“立”穩之前就急於狂走亂奔,就只會流於荒誕狂怪、逾越正軌而失去美感。書法藝術的高樓大廈只有在紮實的基本功的地基上,才能穩固地建立起來。
-
3 # 心有林夕一點通887
但凡書法,都是從楷書開始學的,但我認為要分兩個目的。第一如果你是想真正喜歡書法並且想取得一定造詣,那麼你一定要從楷書開始學,第二,如果你只是想把字寫好看,我認為可以跳過楷書學行楷,但是沒有學過楷書直接學行楷也有一定的難度,總的來說學楷書就是為你以後打基本功。我本人是直接走的行楷,以下可以參考。
-
4 # 山西河東洗心齋書法
學習書法應該先學篆書,原因有二:
一是要學會篆籀筆法。何為篆籀筆法?通俗地講就是如何運用中鋒,寫出渾圓飽滿具有立體感的線條。我們都知道寫字要中鋒運筆,但對怎麼中鋒運筆的理念不一定認識到位,意識的高度沒有,行動自然跟不上。所以在看到很多書法愛好者在學習書法時,意識上都知道要中鋒運筆,但在具體書寫時卻運用不合理,導致下了很大功夫,卻寫不出符合中鋒特點的線條,收效甚微。
二是學習篆書,可以觸控到書法藝術的高度。篆書的結構結合了象形與會意特點,造型豐富,妙趣橫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瞭解豐富的美學思想,掌握高深的藝術表現手法,為以後的書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舉個例子,據筆者觀察,很多書法愛好者學習楷書(如寫唐楷),寫歐陽詢楷書的把歐字最好的特點險絕寫沒了,寫顏真卿楷書時把顏字寬博厚重的特點寫不出來,寫柳公權楷書時把柳字寫死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還是學習理念有問題,沒有追根溯源去尋找源頭活水,沒有這些理念及實踐的積澱,想半路出家,自然難以達到預期目的了。
綜上所述,學習書法的理念一定要對,如果指導思想不正確,勤學苦練的結果只會走入積習難改的誤區。
-
5 # 西廨七叔
這個問題從常理來回答。
拋開“走和跑”的關係,只從對書法練習的過程來講。楷書是用筆結字的基礎,從用筆來說,楷書楷書電話全部獨立,便於初學者掌握,而且在楷書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和感悟筆、墨、紙在書法創作中的相互關係。紮實的楷書基礎,可以讓學習者在後來的學習中對技巧駕輕就熟,其實,練習楷書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節約時間。因為行草書用筆相對複雜,沒有楷書基礎直接練行草,做錯路的例子太多了。
回覆列表
學書法是否先學楷,一直是學書初入門時的先學楷或學行及先學草問題,是一個無確定的爭議話題。書法基礎是字結構(字架)及筆法,字架應要先學楷書為基礎,筆法應該行於基礎,所以可用行開始先學運筆,也可以用楷開始學字結構。這兩點是書法的必學的,所以學行,或學楷開始都可以的,你喜歡揩的先學楷,後補學行。喜歡行的先學行(如(王集字聖教序)後補學楷。本人是以控筆為基礎,後慢慢學字構(結體)及熟悉各種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