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05731420457

    雙休日,我在叔叔的果園裡幫忙,隱隱地聽到南側的果樹叢裡有悉悉索索的枝葉晃動的聲響,就跑過去看個究竟。我發現一個少年,十四五歲的樣子,正攀在樹杈上摘蘋果。他也發現了我,但已經無路可逃。他從樹上溜下來,兩個口袋都鼓鼓的,怯怯地立在樹下,等待我的審問。我沒有呵斥他。依我做老師的經驗,不問青紅皂白的呵斥只能把事情搞糟。

      “喂,小夥子,告訴我,摘蘋果做什麼用?是自己想吃嗎?”我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問。

      “我媽媽病了,想吃蘋果,可是我沒有錢買。”男孩用低低的聲音說。

      這是一個非常老套的理由,使我想起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小故事。

      當年蘇霍姆林斯基看到幼兒園的一個四歲女孩在花園裡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這個小女孩為什麼要摘花,就蹲下身子親切地問:“孩子,能否告訴我,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呀?”小女孩害羞地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校園裡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兒不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了我就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基的心被孩子天真的話打動了。他從花園裡又摘下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難道今天的事情是這個故事的翻版?半個世紀以前的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和今天的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心智,情感,與社會經驗上是否可以同日而語?在日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這樣的理由聽得耳朵起繭,男孩的話還有幾分可信

      我沉吟了片刻。等待發落的孩子用一隻腳搓著另一隻腳,眼睛裡掠過一絲痛楚。

      “哈哈,你來的正巧,這是蘋果最美的時候!口袋裡的蘋果都可以帶回去,又脆又甜,讓你媽媽嚐嚐鮮!”我按著教育家的方法去做了。

      那孩子使勁地點點頭,提起他破爛的足球鞋,一溜煙的跑了。我欣慰地在果園門外目送著他,卻發現他並沒有奔向村子,而是朝相反的方向跑去,那裡是一片茂密的玉米地。他鑽進了青紗帳。

      好奇心促使我悄悄地靠近玉米地,卻發現我又一次被一個孩子愚弄了。

      在玉米地裡,我看到並排坐著的一雙後背,一個是剛才的男孩,另一個是個女孩,梳著一對小辮。那女孩好像正啃著蘋果,男孩託著腮,不知在想什麼。

      小小年紀就談戀愛,併為著自己的小戀人去冒險,去撒謊……現在的孩子,真讓人無可奈何!我默默離開玉米地的時候,心理一陣刺痛,那一夜,我躺在叔叔的小床上,幾乎無眠。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母親領著兩個孩子來到果園。我認出了昨天的那個男孩,我猜想那個女孩應該是和他一塊鑽玉米地的那個。我不知道他們有何貴幹。

      “俺們是來付錢的。”那位母親解釋說,“昨天這孩子摘了你們的蘋果,給他妹妹吃了一個,給我留了一個。他肯定沒有付錢,因為他沒有零花錢。讓您見笑了,我們家困難些,孩子的爸爸死得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小說裡的哪位人物讓你印象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