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
2 # 歷史翻閱者
瞭解三國曆史的人對司馬懿還是比較熟悉的,對於司馬懿來說,一直都是充滿爭議的,這是因為司馬懿為人陰險毒辣,是那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用任何手段的人,但是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一個才華橫溢智慧過人的人。
在曹操是三公之一的時候,就聽到許多人讚揚司馬懿,而曹操也是惜才的人,自然也想讓司馬懿加入自己的麾下,但是司馬懿並不想加入曹操的陣營,就在家裝病,曹操當然不相信,就安排人去刺探這件事的真假,當時司馬懿可不是泛泛之輩,超好的演技,自然騙過了曹操的探子。
但是有一天,司馬懿讓人把他的書拿出去晒一晒,誰曾想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司馬懿可是愛讀書的人,看到自己的寶貝書被淋了,一下子忘記了自己還是在裝病期間,猛的站起來去收書,就在這個時候被一個婢女看到了,而司馬懿的正妻怕這件事情暴露,就果斷的把這個婢女處置了。
事後還若無其事的去做飯了,司馬懿看到之後,覺得張春華十分機敏和果斷,司馬懿和張春華的婚姻一直都很和睦。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儘管司馬懿和張春華本身沒什麼矛盾,但是司馬懿還是納了兩個妾室。一位張夫人,一位伏夫人,但是司馬懿沒有就此打住,在60多歲的時候,又娶了一位柏夫人,司馬懿對這個柏夫人很是疼愛,有了柏夫人之後司馬懿對張春華和其他兩位小妾都非常的冷淡,特別是張春華都已經年邁,更是冷落,所以我們看出司馬懿對髮妻的無情。
一次張春華去看生病的司馬懿,他就對張春華進行了羞辱,這讓張春華覺得十分難看,後來張春華以絕食來抗拒司馬懿,而司馬師和司馬昭和他母親張春華一條心,陪著母親一起捱餓,這下司馬懿急壞了,趕緊去給張春華賠罪,顧不得裝病了,張春華明白司馬懿根本不是在乎自己,而是在乎他的兩個兒子,不久之後,張春華就去世了,享年58歲。
司馬懿雖然是一個驚世之才,但是對於自己四十餘年的髮妻,未免過於殘忍,所以這種行為也讓我們十分不齒,雖然司馬懿的後人非常多,但是最後他們也是一直自相殘殺。
-
3 # 溫明昊
如果說,要論大家最熟悉的一個朝代,那麼非三國莫屬了。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繼戰國之後又一個人才噴發的時期,甚至這個時期的人才比戰國時期還多,因為三國時期更短。
可就是這麼一個璀璨的時期,作為三國主角的曹氏、劉氏和孫氏卻沒有能夠笑到最後,反而被一個魏國的臣子,司馬氏奪去了最後的勝利果實。
很多人對此,都是很生氣的。
本文不談這些,只談司馬懿的家事,那就是他的妻子張春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軍師聯盟,反正我是看了好幾遍,裡面的劇情暫且不論,光是曹操和幾位老戲骨飆戲的場面,還是很爽的。
其中,圍繞著司馬懿的除了政治上的人,就是他的妻子張春華了。劇中的司馬懿對張春華,那是一生摯愛也不為過。
可惜,電視終歸是電視,歷史上的司馬懿談不上多喜歡張春華,甚至在司馬懿晚年,還十分地厭惡她,這是為什麼呢?
典型的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
呂后在劉邦還是個無賴的時候就跟著他了,可是當劉邦成為漢中王,逐漸和項羽爭奪天下以後,劉邦的身邊卻早已出現了各種鶯鶯燕燕,這樣強烈的衝擊也直接導致了劉邦去世以後,呂后對這群鶯鶯燕燕的報復。
唯一倖免的也就是那個和呂后一樣不受寵的薄姬了。
而呂后失寵的原因,就是因為年老色衰。
司馬懿這裡也是如此。
因此,在張春華之後,司馬懿又接連娶了伏夫人、張夫人、柏夫人。其中柏夫人是司馬懿晚年所娶,最受疼愛。
俗話說“從來只聞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隨著司馬懿新歡的逐漸增加,張春華自然就不受寵了。
此時的司馬懿對於張春華甚至是表現出了明顯的厭惡。
張春華一聽愣住了,羞愧難當,企圖絕食自盡。就這,司馬懿也沒鳥她,直到張春華的兩個兒子都開始絕食,司馬懿才勉為其難的出來道歉。
就這,他還對別人說不是為了張春華,是為了自己的兒子不受苦。
張春華晚年的失寵,可見一斑。
二、張春華性格毒辣,為司馬懿所不喜在張春華和司馬懿的早年間,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那就是司馬懿面對曹操的徵召,選擇了稱病不前往。
但是說謊早晚會被識破的,司馬懿在一次失誤中就被一個婢女看見了自己其實身體沒有問題,於是,為了保住這個祕密,張春華直接將這個婢女殺死了。
史書上對此事的記載是,司馬懿從此就看中張春華了。
不說殺人滅口,提防是在所難免的。
到了司馬懿晚年,更是如此。要知道,司馬懿晚年乾的是什麼事情,那是謀朝篡位的事情。
因此,司馬懿是不會放心張春華在自己身邊的,疏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一家之言,純屬猜測。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好色的人,在古代社會男人娶三妻四妾十分的常見,司馬懿一共娶了四個老婆,老婆的數量不算多也不算少,比起來曹操的十五個老婆還差得遠。不過老婆數量的多少,和男人是否薄情寡義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曹操的原配老婆丁夫人在官渡之戰前就和曹操離婚了,曹操臨死的時候,依然對原配夫人念念不忘,甚至認為自己死後都沒有臉面去面對丁夫人的養子曹昂。
這件事發生之後,司馬懿就非常的尊敬張春華,每一次遇到大事都找張春華商量。在古代男權社會,娶到一個這樣彪悍的女子,司馬懿應該是又敬畏又害怕的。張春華在年輕的時候做事十分強勢,司馬懿沒少受她的氣,因此司馬懿才會到了晚年的時候,對於張春華無比的討厭。
-
5 # 歷史奇女子
咱們先看看司馬懿到底有多煩自己的髮妻張春華。
據《晉書》記載:其後柏夫人有寵,後罕得進見。帝嘗臥疾,後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煩出也!”後慚恚不食,將自殺,諸子亦不食。帝驚而致謝,後乃止。帝退而謂人曰:“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
這裡有三個表現:
一、 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很少與張春華見面;
二、 司馬懿生病時,張春華想過去探望,司馬懿直接說:這個面目可憎的老東西,還出來幹什麼?
三、 張春華實在氣不過,就要絕食自殺,可她親生的三個兒子也要跟著一起絕食,司馬懿這才慌了神,趕緊給張春華道歉了事。事後,他對人說:這個老東西死不足惜,倒是別連累了我的好兒子!
通過這些文字,我們真替張春華嫁給這樣一個男人感到不值,即使她最後被孫子追諡為“宣穆皇后”,可又有什麼用呢?
有句老話說,人生難得老來伴,司馬懿晚年為何就如此不待見,為自己生兒育女的原配妻子呢?況且,史書還評價張春華“少有德行,智識過人”,早年,為了幫司馬懿守護“裝病不應召”的祕密,張春華還親手殺死了一個婢女,為夫為家,不可謂不盡心。
有人說,是因為張春華長的比較醜,所以遭到了司馬懿的厭棄。可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不也是著名的醜女嗎?為何諸葛亮能對妻子愛護有加,始終如一?
也有人說,是因為司馬懿喜新厭舊,有了更寵愛的柏夫人,所以把張春華丟在了一邊。反觀同時期的曹操,他娶了差不多15位夫人,可直到臨死還對原配丁夫人念念不忘,他戎馬一生,殺伐決斷從未後悔,只對一件事悔恨不已,那就是他曾一衝動,休了丁夫人。他說:我死之後,若見到我的兒子曹昂,他向我要母親,我該怎麼面對他呢?
說到底,司馬懿對妻子的厭棄,還是因為他自身的人品問題。
當感情遇到挑戰,發生矛盾甚至走不下去的時候,愛不愛似乎變得沒那麼重要,男人的人品才是關鍵。
即使張春華年老色衰,作為丈夫的司馬懿怎麼也不該惡語相向,出口傷人,在這一點上,曹操是大丈夫,司馬懿卻是真小人。
人品不好的人心裡只裝著自己,為了顯得自己的崇高,他們還會處處抹黑別人。與這樣的男人在一起,生活處處都是委屈。
最終,張春華抑鬱成疾,59歲就去世了。
從這件事,我們得出一個教訓:在感情中,男人的人品才是底線。
-
6 # 體育死忠粉
司馬懿的夫人名叫張春華。
張春華出身於官宦人家,她的父親早年做過魏國的粟邑令,她的母親山氏是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姑祖母。
良好的出身和所受的教養,再加上她出眾的才智,這麼好的條件自然是不愁嫁的。
司馬懿出身士族大家,又“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是當時聞名鄉里的青年才俊。
司馬家和張家一合計,好女配好男,於是張春華便嫁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的名聲很快就傳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想拉攏他為己所用,於是徵召他入朝為官。
司馬懿是個心高氣傲的人,根本不想屈從於曹操,便稱得了風痺之症,“癱瘓”在床。
張春華沒有像眼皮兒淺的女人,一看有個做官的機會,就逼著丈夫去應徵。她啥也沒說,好好生生伺候著司馬懿。
這天天氣晴好,張春華按司馬懿的吩咐,和婢女在院子裡晒書。
結果書晒出去不久,天下起了大雨。
嗜書如命的司馬懿馬上跑出去收書,結果被婢女看到了。
張春華得知後,擔心婢女嘴不嚴實,索性把婢女給殺了。
張春華這一招,讓司馬懿大吃一驚。不過他當時也沒說什麼,只說張春華殺得好。
曹操依然對司馬懿念念不忘,最終以強硬的手段,逼迫司馬懿入朝為官,並教太子讀書。
此後,司馬懿“常謀國事,多出奇策”,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的器重。官職亦是一升再升,後來做到了大司馬的職位。
成功男人司馬懿現在眼界高了,美女也見得多了,接連納了幾房妾,漸漸就疏遠了張春華。
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經不起折騰,不久司馬懿就病了。
苦於見不到司馬懿的張春華,抑制不住對他的思念,便以探病為由,前去柏夫人處看望司馬懿。
司馬懿正因身體不適,心情不好。見張春華竟不請自來,便當著柏夫人的面對她大喝道:“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意思是說,你這這個雞皮鶴髮的老東西長得這麼醜,誰要你來看我。
張春華的一往情深,卻換來這樣的羞辱,心裡好生著惱怨恨。思來想去,又治不住司馬懿,可是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便往床上一躺,絕食,揚言自己不活了。
張春華不吃飯,嚇不住司馬懿,但她養的幾個孩子卻不依了,大家也把飯碗放下,表示母親不吃飯,那他們也不要吃了。
很快,僕人就把情況報告給了司馬懿。司馬懿雖說對張春華不念舊情,但他卻把幾個孩子當作心頭肉。聽說後,只得拖著病體去給張春華賠了半天不是。
張春華也知道司馬懿這番舉動全是因為孩子們,好歹她也算找補回了面子,所以她也就借坡下驢,不再計較了。
這事很快傳到同僚們的耳中,大家議論紛紛。不過司馬懿毫不介意,對他們說:“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意思是說,老東西死了一點也不可惜,我不過是害怕她困住了我幾個孩子們罷了。
從此,司馬懿更加憎惡張春華,對她愈發不聞不問。
司馬懿為什麼討厭而不見張春華,除了張春華年老色衰外,大約也與張春華殺婢女,手段太過毒辣,讓司馬懿害怕有關吧。畢竟司馬懿是一個多疑的人,他很擔心自己和小妾們鶯鶯燕燕,張春華看不順眼,也一刀把自己給切了。為了防患於未然,乾脆不見。
張春華為了司馬懿,如此殫精竭慮,最終遭受那樣的待遇,讓人嘆息。
-
7 # 老易說事
“老物可憎,何煩出也!”世人說司馬懿晚年厭惡結髮妻子張夫人,絕大部分的原因和理由可能是司馬懿曾經對妻子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大致的意思就是:“你這個又老又醜的老女人就不要出來丟人顯眼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解讀司馬懿這樣的行為呢?
所以要真正理解“司馬懿晚年厭妻”的事情,還是要從感情和政治分開來看。
從感情上來看,古代的婚姻,特別是士族階級,娶正妻,一般都是“政治婚姻”,娶妻娶賢,納妾納色,這是古代婚姻的特色。充分說明了古代婚姻的本質,首先講究的是門當戶對的互利互惠,至於“美色”這一退居其次的要求,可以通過納妾來彌補了。
當然,從男人本色的角度,喜新厭舊,貪圖美色,也不是說不過去。但這對古代男人來說,其實並不矛盾,司馬懿沒有必要這麼明顯地表達對結髮妻子的厭惡之情。
其實,通過這樣的一件事,我們可以充分地看出,司馬懿無愧於“三國戲精”的稱號,考慮問題面面俱到,裝瘋賣傻惟妙惟肖。作為一個歷史看客,我們看問題,不要停留在表面,這樣才能有真正的收穫。
-
8 # 祗樹
隨著電視劇《軍師聯盟》的火爆,司馬懿和正室夫人張春華的感情,也成了很多人熱議的焦點。
歷史上,司馬懿和張春華的感情絕沒有電視劇刻畫的那般美好。真實情況是:司馬懿早年與張春華關係確實不錯,可中晚年時,兩人關係便基本已經涼涼了。
兩人關係涼涼的一個代表便是史書中記載的這件事:司馬懿病後,許久不見丈夫的張春華便前往探望,可沒想到,她不僅吃了閉門羹,還平白無故受了一陣奚落。大概是病中心情不太好的緣故,司馬懿竟對著好心前來看他的妻子怒道:
“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這段話,不用翻譯也知道,絕對不是什麼好話,一個“憎”字,一個“煩”字早已把司馬懿對年老色衰老妻的討厭之情表達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早在這之前啊,兩人還是中年那會,司馬懿對妻子就很有些看不慣了。尤其,在他先後娶了三個貌美年輕夫人之後,他看張春華更加時百般不順眼了。
司馬懿為何如此看不慣張春華?要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還得從頭說起。
首先,司馬懿和張春華結婚壓根兒不是出於什麼愛情一類的,他們婚前甚至連基本的好感沒有,這張春華與司馬懿純粹就是一政治聯姻。
張春華的父親名叫張汪,曾做過魏國的粟邑令,也算是官宦人家,而她的母親山氏則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的姑祖母,也就是說張春華和山濤的父親是姑表關係。
也是因著他父親母親的這層關係,司馬懿才會迎娶了張春華。
迎娶張春華以後,這司馬懿的仕途便開始如開掛一般地一路直衝,這也難怪,有了可以幫襯自己的姻親,做事怎麼也得多順幾下不是?
可很快,在司馬懿職位等等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張春華及其孃家便再也幫不上他什麼了。畢竟,人家麻雀都已經飛上枝頭做了鳳凰了,那什麼樹枝之類的自然也就不那麼需要了。
自古以來都是兔死狗烹,所以啊, 這張春華自然也慢慢沒了價值了。偏偏在這時候,張春華還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乾還得了間歇性的精神病。
在古代,沒有心理學這個概念,那時候的人得了精神病怎麼辦呢?多半是請中醫、巫師一類的給治治。
可憐的司馬乾患病以後,就是這麼一通瞎治療,那效果就自然不好啦。
司馬乾精神病治不好會怎樣呢?答案是:他發病後幹出了很多讓司馬懿聽著就頭大的荒唐事。
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啊,便是他在愛妾死後姦屍一事,這事還鬧得挺大。
具體啥樣呢,具體是這樣的:他前後的愛妾死去,等到下葬時,一般都不把棺釘起來,總把棺槨放在空房子裡,然後呢,他就幾天開啟看一次,姦淫屍體,等到屍體腐壞後才蓋棺下葬。
這事在任何年代都是有傷風化的,事情鬧大了之後,司馬懿心裡就不好受了,他多少覺得覺得自己祖宗大輩子的臉都給這瘋兒子丟光了。
可面對這樣的瘋兒子,司馬懿能怎麼辦呢?答案當然是不能怎麼辦!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哎!真真是愁煞了司馬大人。
這事之後啊,無處發洩怒火的司馬懿便將這股未撒出去的氣撒在了他媽身上。此後,他就更加怨恨這個妻子張春華了。
日久後,司馬懿就開始認定:兒子成這樣全是這個當媽的失職的結果。
這個今天聽起來你會覺得挺匪夷所思,明明是兒子得了精神病,怎麼賴上媽呢?可在男權社會啊,它就是這樣歸因的。
男權社會裡,孩子性別沒生好,是女人的責任!這孩子生病,那也是女人的事!反正啊,孩子出啥事都是當孃的責任,沒當爹的什麼事兒!
在這種錯誤歸因下,司馬懿的心態就整個地崩了,導致最後啊,只要聽到司馬乾就會皺著眉頭想起張春華,繼而生出怨恨來。
司馬懿的這種心態被他的幾個妾室發覺以後啊,她們更是來了個火上澆油。伏夫人就經常當著司馬懿的面敲邊鼓說:“您有幾十個孩子,就和她(張春華)生的孩子有問題,這就說明根本就不是您的問題,是她的問題,連累您這般煩惱。”
這司馬懿一聽這類話,更是更加地痛恨張春華。
無奈,這司馬乾的精神病本是天生的,可因為那會兒醫學不發達,加上又沒人穿越著去告訴司馬懿這個事實。最終就導致張春華被司馬懿錯誤地怪罪了無數年。
話說,那次張春華被司馬懿罵“長得又老又醜,別出來丟人現眼”後,本就覺得委屈的她便開始閉門絕食準備尋死了。
這司馬懿聽到夫人被自己罵了之後要尋死,竟並不著急,而只是惡狠狠地火上澆油道:“你這老東西,要死就死,我看看你有沒有這去死的決心!”
張春華聽到後自然更加憂憤難當,於是她便真就下定決心餓死自己了。
張春華絕食到第三天的時候,司馬懿依舊紋絲不動。可到這個節骨眼上,他的長子次子卻看不下去了,他們於是決定冒死救母,怎麼救呢:跟著她一起絕食。
他們幾個覺得:母親自殺既是因父親而起,那也只有父親來勸慰才管用了。既然父親不肯勸慰,那就逼著他來勸母吧!怎麼逼呢,當然只有一條路:拿自己的命去換父親的妥協。
最終,司馬懿見事情已鬧到如此地步自然只得前往勸慰夫人。好在,張春華終也在司馬懿的勸慰下放棄了赴死的決心。
可這之後沒幾年,59歲的張春華還是死了。怎麼死的呢?答案是抑鬱而終。
所以啊,千萬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司馬懿啊,在感情上不是什麼好人!(更讓人驚奇的是,《軍師聯盟》裡扮演司馬懿的演員,也……)
-
9 # 記者李滿
歷史真相,往往藏在史料的蛛絲馬跡裡。
根據《晉書》、《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史料的細節呈現結果,司馬懿與某些影視劇中塑造的“護妻狂魔”形象實際相去甚遠。
因為,通過這些史料的細節處,世人將不難發現,晚年的司馬懿對原配張春華:深懷厭惡。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其為高祖宣皇帝。司馬懿正室夫人張春華曾為司馬懿生下三子一女,司馬昭的嫡長子司馬炎,即晉武帝,正是張春華的嫡親的長孫。
除了為司馬懿生下了讓他名垂千古的兒子外,張春華為丈夫付出的方方面面還有很多。
影視劇裡,司馬懿對這個正室夫人向來是疼愛有加,但真實情況卻是:司馬懿中年開始便與正室貌合神離,到晚年時,他甚至極其厭惡張春華。
喜歡和討厭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的,司馬懿之討厭對自己有恩的正室夫人也是如此。
論到深處,司馬懿之所以討厭張春華不是因為別的,而只是人性的必然。
人性有一個基本特點,那就是“喜新厭舊”。
曹丕登基後,司馬懿的仕途便開始走向了坦途,於是他便先後又迎娶了三位夫人,此三夫人分別是伏夫人、張夫人好柏夫人。此三位夫人個個都貌美如花, 尤其柏夫人更是模樣身段都頂級,而且年紀相比張春華小了太多。
而反觀張春華,年紀大不說,關鍵姿容還不出眾。
司馬懿當初迎娶張春華便並非因為真心喜歡,而只因為她品行良淑且智謀過人,所以,司馬懿與張春華的結緣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合適”的考慮,而並非出於真心的喜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司馬懿和張春華的婚姻一開始便並無發展感情的基礎。
原本,若司馬懿後來沒有迎娶那些嬌媚的夫人,他看張春華便也不至於處處被看不順眼甚至還生出厭惡。可世間終究沒有如果,司馬懿終究有了那些嬌媚的夫人,關鍵她們還都和正室一樣為他生育了子女。
偏偏,在這種情況下,張春華生的三兒子司馬乾還頻頻讓司馬懿頭痛。張春華所生的長子和次子雖都是資質極佳的兒子,可這小兒子卻是個間歇性的精神病。
司馬乾精神分裂有多嚴重呢,史書記載:他曾在愛妾死後不將她下葬,而每晚放置屋內照例行夫妻事。這件事足以說明,司馬乾的精神病幾乎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可以說,如果張春華的年老色衰和司馬懿的“新人笑”是他討厭張春華的主因的話,那麼,他們三子司馬乾的種種,便可算作他討厭她的另一原因。
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晚年時,張春華甚至到了連見丈夫一面都開始奢侈的地步。
有一日,司馬懿病中時,張春華想起自己已許久未曾見到丈夫,於是便前往請求見面。可面對張春華的好心好意,司馬懿不僅冷酷地將她拒之門外,還大聲呵斥道:“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張春華聽了這話後自然氣憤難當,回去後,她便因鬱結於心而開始鬧起了絕食。
張春華開始閉門絕食後,司馬懿不是擔心焦慮竟是憤怒。他大罵道:“老東西,你還玩這種把戲,你有本事就死一個給我看看”。
人說,若愛,你打嗝放屁都是可愛;若不愛,你躺在我身邊呼吸便也是錯。此時的張春華便是如此,她做什麼都是錯,連受了那麼大委屈不吃飯竟也是錯了。
愛的時候,你咳嗽一聲他都萬般緊張;可不愛的時候,你就是去死,他也只是覺得你死的方式錯了。可憐的張春華便是如此,就連用絕食自殺,也終被司馬懿罵成了“玩這種把戲”。
只是,司馬懿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妻子絕食後,她的長子和次子竟也跟著絕食了。
司馬懿這一看,才立馬急了,畢竟,這兩孩子是他人生大業的最大希望啊,到此時,司馬懿才趕緊去安慰妻子止息了這場風波。
遺憾的是,張春華雖並未因司馬懿的這次咒罵殞命,但她最終卻也還是在司馬懿的長期冷落下鬱結於心而過早辭世了,她離世這年,年僅59歲。
張春華死後,被葬於洛陽高原陵,追贈廣平縣君。鹹熙元年,張春華之子司馬昭做了皇帝后,追諡母親為宣穆妃。泰始元年(265年),張春華之孫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後,又追諡她為宣穆皇后。
-
10 # 阿俊2020
有著“春小太歲”之稱的張春華是司馬懿的正妻。她年少時就有德行,智慧見識超過常人。她一生給司馬懿生了三子一女,併為丈夫的奪權之路充當“賢內助”,然而到了晚年卻被丈夫嫌棄。這是為何呢?
一、強硬狠毒助夫君
建安六年,司馬懿年紀輕輕就才情遠揚,擔任上報事務的官員一職。當時擔任司空的曹操想請司馬懿入朝為官。精明世故的司馬懿眼見漢朝國運衰弱,不願屈服於曹操,便假裝有風溼病臥床不起,拒絕徵召。
但司馬懿差點露出了馬腳。有一次在晾書時,突然下大暴雨。情急之下,司馬懿忘了自己是“病人”手腳麻利地去收書。這一幕正巧被家中的婢女看到。司馬懿嚇得不知所措。張春華怕婢女把此事洩露,全家人性命有危險。於是,張春華便自己動手殺掉了這名婢女。事後還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親自到廚房燒火做飯。
司馬懿看得目瞪口呆,自嘆不如。從此之後,司馬懿更加看重張春華了,並承諾:自已以後若是發跡,決不負春華。
二、年老色衰遭嫌棄
司馬懿至少有四位女人,他最寵愛年輕妖媚的柏夫人,漸漸地冷落了原配張春華。到了老年,張春華不僅早就沒有了床第之歡,甚至連司馬懿的正臉也見得越來越少,心中也難免會產生幽怨之情。
司馬懿在患病時,張春華好心好意前去探望,不但沒有感動司馬懿,反被司馬懿罵作老東西,並稱不想見她。羞愧怨恨的張春華徹底崩潰,於是絕食自殺。張春華的兒子心痛母親也一同絕食抗議,逼司馬懿就範。
事情鬧得這麼大,司馬懿只得軟化立場,趕緊向張春華賠禮道歉,最終才平息了一場風波。不過司馬懿根本沒有悔過之心,他跟別人說:“那個老東西死了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如此對待自己的髮妻,司馬懿冷漠無情,真是連禽獸都不如!
公元247年,飽受司馬懿冷落的張春華在孤寂和怨恨中離世,終年五十九歲。少年夫妻歷經磨難,張春華陪丈夫走過風風雨雨,生兒育女付出了青春年華,理應得到丈夫的感恩和疼惜,卻沒想到在年老色衰時遭到丈夫如此的厭惡,真是可憐又可悲呀!
正所謂:食色性也!男人好色是英雄本色。對於美好的東西,每個人都想追求嚮往。但是,因色衰而如此嫌棄對待發妻卻不該是一個丈夫的所為,司馬懿真稱得上是渣男一枚!
回覆列表
據說早年間,司馬懿可是一個十足的“妻管嚴”。司馬懿晚年越是厭惡妻子張春華,那就證明早年間司馬懿越是懼妻。正所謂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非同凡響的女人。司馬懿和張春華就充分的證明了這句話的準確性。司馬懿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也離不開張春華這個賢妻良母的鼎力相助。在很多事情的大方向上,張春華都給了司馬懿重要的參考建議。黃月英是諸葛亮背後的賢內助,而張春華就是司馬懿背後的給他鼎力相助的女人。
史料記載,張春華從小就非常的聰明,智商和情商遠超同齡人。唐朝名相房玄齡等一眾人合著的《晉書》就有關於張春華的記載,其曰“後少有德行,智識過人”。可見張春華的智商有多高。因為張春華和司馬懿同為河內郡人氏,自然而然成年後的張春華就嫁給了河內大族司馬氏的司馬懿為妻。司馬懿之所以會娶張春華為正妻,也是看中的了張春華的才華。但結婚後司馬懿才發現娶了一個聰明老婆的可怕性,智商超強的司馬懿被張春華給壓得死死的。可見司馬懿有多麼悲劇。張春華如此強勢也自然會引起司馬懿的不舒服。
張春華一生給司馬懿生下了三子一女,所以深受司馬懿喜歡,事實上也不由得他不喜歡,主要還是懼內。但司馬懿晚年時期卻寵愛柏夫人,張春華甚至都很少有機會見到司馬懿了。在司馬懿生病時候,張春華前去探視司馬懿,結果司馬懿對張春華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張春華聽後大感受辱,所以要自殺。張春華的幾個孩子,司馬昭,司馬師,司馬乾和南陽公主也一同陪母親絕食求死。司馬懿得知後自然害怕不已,所以他趕緊給張春華道歉,雖然司馬懿道歉了,但他對張春華的厭惡卻絲毫沒有減少。甚至司馬懿對旁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可見司馬懿也是一個絕情的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