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消化內科肖建萍

    你好,我是一名有17年工作經驗的消化內科醫生,你說到的幽門螺旋桿菌沒事,是指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胃底息肉,應該是炎性息肉,請注意你的病理檢查結果,如果是炎性息肉,且息肉小於1cm,可以動態觀察,不一定需要治療。如果是腺瘤樣息肉,且息肉體積較大,建議內鏡下治療。上述情況,都是根據胃鏡和病理檢查結果處理。

  • 2 # 小克嘿嘿

    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時候發現了胃底部的息肉,也是個常見的現象,要了解胃息肉的治療方法,先讓小克分享一下胃息肉的有關知識,讓大家對胃息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至於一發現胃息肉就以為是發生了惡性腫瘤,情緒高度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1.腺瘤性息肉屬於真性腫瘤,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大多數為單發性,外形常呈球形,部分有蒂或無蒂,基底部寬大無蒂的較多,胃腺瘤直徑通常在1.0~1.5cm之間,有些也會增大到4cm以上,胃竇部發生的多見,腺瘤表面光滑或呈顆粒狀,甚至分葉狀、桑葚狀,色澤可充血變紅,位置在賁門、幽門區的腺瘤性息肉常會形成糜爛或淺潰瘍,但息肉之間的黏膜形態是正常的。若發生整個黏膜的腺體普遍肥大,使黏膜皺襞消失,並伴有多發性息肉時,也叫胃息肉病。 腺瘤雖屬良性,但是腺上皮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增生,嚴重時與早期癌不易鑑別,也是癌變的一種前兆。腺瘤性息肉直徑大於2cm,息肉表面出現結節、潰瘍甚或呈菜花狀改變,息肉蒂部寬廣,周圍黏膜增厚,通常是發生惡性的徵象。

    2.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見的一種,多為單發,無蒂或有蒂,表面光滑,色澤正常或稍紅,突出胃黏膜的表面,息肉直徑通常< 1cm。多發生在胃竇部,主要是慢性炎症(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黏膜過度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以及胃黏膜上皮化生患者,其中90%患者胃酸缺乏。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極少部分患者癌變是透過腺瘤樣增生或繼發性腸化生、異形增生髮展形成的。

    3.炎性纖維樣息肉是一種侷限形式的嗜酸性胃炎,可為單發或多發,無蒂或蒂很短,是胃黏膜炎症性病變的一種過程。

    大多數胃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當息肉生長較大時才會出現上腹不適、疼痛、噁心、嘔吐症狀,息肉表面糜爛、出血時會發生嘔血和黑便。有些腺瘤性息肉患者往往有慢性胃炎或惡性貧血的表現,由於胃息肉症狀不典型,不宜早期發現,有些患者因為大便潛血試驗陽性進行胃鏡檢查時被發現。無論是腺瘤性息肉還是增生性息肉,胃鏡下的活組織檢查是判定息肉性質和型別的最常用最準確的診斷方法。

    對於胃息肉的治療,內鏡下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有些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息肉在殺滅幽門螺桿菌後會自行消失的。若是胃息肉有以下表現之一時應該採用開腹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

    1.不能明確為良性病變的直徑大於2cm的有蒂息肉。

    2.直徑大於2cm的粗蒂或無蒂息肉。

    3.息肉伴有周圍胃壁增厚,不能用內鏡圈套器或燒灼法全部安全切除的息肉。

    4.內鏡切除後組織學檢查持續為侵襲性惡性腫瘤。

    手術切除息肉的範圍包括息肉周圍的一些正常組織。如果發現浸潤癌或息肉數量較多時,需要進行胃大部切除治療。

  • 3 # 機靈不太懂

    胃底息肉。

    胃息肉,可以理解為區域性胃粘膜上皮細胞在刺激下發生的一種變異。

    由於區域性細胞變異而生長的腫物。

    因細胞變異程度不同,所生長的腫物性質也不同。

    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胃內的一種微厭氧菌。也是胃內唯一的微生物。屬一類致癌物。

    查幽門螺桿菌沒事,但就是有胃底息肉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只是對胃粘膜上皮細胞刺激原因的一種。也就是說,其它原因仍可以對其造成刺激而生長息肉。比如:食物、膽汁等。

    胃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發現息肉不用過於緊張。

    胃息肉一般分為增生性(良性息肉,惡變程度低)和腺瘤性(癌變率30~58.3%)。

    但未行病理檢查前,無法確定息肉性質。

    所以:

    無症狀的、生長速度慢的1CM以下的、單發的息肉可以定期複查,暫不處理。

    但有症狀的、生長速度快的、1CM以上的、多發的息肉建議手術切除,並定期複查。

    建議:

    疾病的檢查及治療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進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的名人名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