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17511977871

    1. 充足的安全感

    作為人們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沒有安全感,人便會心慌意亂、魂不守舍,容易衰老,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如抑鬱、焦慮等),還可能使身體出現問題,甚至產生器質性病變。

    2. 瞭解自己,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避免自己勉強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否則會力不從心,進而打擊自信心。而過於勞累的工作不僅消耗心理能量,同時還有損身體健康。

    3. 適度表達情緒,合理控制情緒

    不良情緒需及時釋放,不積累在心理以免造成心理壓力,但要注意發洩的程度,否則容易產生人際交往等問題。

    4. 保持與外界的聯絡與接觸

    每個人都有著多層次的精神需要,在與外界的接觸中,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學習並調整自己的言行以便良好地適應環境。

    5. 個性和諧統一

    保持性格、能力、氣質與興趣等的和諧統一,讓自己更加完整獨立。

    6. 不斷學習,增強學習能力

    由於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知識也不斷迭代更新,只有不斷學習新的事物,才能跟上社會的步伐,獲得更多的成功。

    7. 不定過高的目標

    確定一個合理、合適的目標,而不是好高騖遠,過高的目標只會使人產生挫敗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8. 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有正向積極和負向消極之分,人際關係的協調能使心理健康發展。

    9. 適當發揮才能與興趣愛好。

    發揮才能和興趣愛好時能增加個人成就感,內心獲得滿足,但不要損害他人或集體的利益,以免引起糾紛造成困擾。

    10. 在合法的前提下滿足個人需要

    滿足個人需要是無可厚非的,那會大大增加心理舒適度。但是滿足需要的前提如果是違背良心或不合法律,那麼良心的譴責及法律的制裁自然會給人造成巨大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韓劇比《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