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84034300502

    1、贈劉景文(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註釋】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曆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啟示】 菊花雖已凋謝殘落,但在那寒風霜雪中卻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詩讚美菊花的傲骨耐寒。以至於後人常常用這一句詩來比喻和讚賞有氣節的人風骨凜然、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高尚品格。我們的為官從政者也應具備這樣的品格。 2、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 平明:黎明。楚山:指鎮江一帶的山。 冰心:清明純潔的心,比喻心地瑩潔。毛壺:玉製的壺,比喻高潔。 【砥廉哲理啟示】 王昌齡的這首詩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客人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景象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也告訴我們這樣的砥廉哲理。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員,就必須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壺”,即在心靈深處清心寡慾、一塵不染,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石灰吟(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砥廉哲理啟示】 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鍊,才能夠形成,並且將清白留在人間。 4、竹石 (清 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砥廉哲理啟示】 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鍊,才能夠形成,並且將清白留在人間。 5、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註釋】 ①浩蕩離愁:無邊的離愁。離:指離京。 ②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向東指。當時作者從北京城東的廣渠門離開北京。 【砥廉哲理啟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新的生命價值,並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我們的所有為官從政者都應該具有龔自珍這樣的胸懷,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給社會,培養棟樑人才,培育廉潔風氣,即使犧牲自己也無怨無悔。 6、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砥廉哲理啟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李商隱這首詩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曾經使多少人為之感動,為之感慨。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蠶兒吐絲,除非自己身死,決不結束。相思的眼淚,就像蠟炬自焚,只有燒盡成灰,才會停止。這兩句詩原本在於寫相思之苦,並表達出至死方休的堅貞愛情。但是,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砥廉啟示。我們的人民公僕,作為社會精英,作為先進分子,理應像春蠶一樣,為了百姓幸福,為了社會進步,無私奉獻,吐完最後一縷絲;理應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7、寒菊(南宋·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註釋】 ①鄭思肖:1241-1381,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南宋末年著名詩人。曾為宋太學生。宋亡後,便隱居蘇州寺廟,終生不仕,過著隱士般的“遺民”生活。 ②不併:不合、不靠在一起。 ③疏籬:稀疏的籬笆。未窮:無窮無盡。 ④“寧可”句:謂菊花寧可抱香枯萎在枝頭。 ⑤何曾:哪曾、不曾。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砥廉哲理啟示】 在這首詩中,菊花不與百花一齊開,表現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絕的氣質與格調。它雖然“獨立疏籬”,但並不感到寂寞、孤獨,反而“趣未窮”。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它具有寧願“枝頭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風中”的高尚節操和精神境界。我們的從政為官者在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爆震感測器無訊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