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是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那為何殷墟甲骨文裡沒有記載? 究竟是因為大禹不是殷商的先祖,還是“九州”概念是春秋戰國才有的產物?
6
回覆列表
  • 1 # 滿月尋桂子

    先了解一下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因刻在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又因是用刀契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又叫契文,還因為它是在河南殷墟小屯村發掘出土的,也叫殷墟文字。

    甲骨文雖然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天文、曆法、醫藥,但它的主要作用是占卜。

    甲骨文占卜;某時某日的吉凶、祭祀需殺多少人、多少畜,征伐、出獵以及收成、天氣風雨,出行,生育、孩子。

    甲骨文大部分是殷王室占卜的記錄。所以甲骨文是用於占卜的工具,而非史書的載體,又怎麼會有禹定九州的記載。且甲骨文不適記史,因它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只能記隻言片語又不能相連。

    但是禹定九州就是史實,《史記.夏本紀》記載很清楚,司馬遷祖上世代為周王室修史,且司馬遷遷著書嚴謹,所載內容,只要是考古出來的文獻全部都相符。相信某一天,考古界會發現夏王朝的文獻,到時會一一印證!

  • 2 # 李庚19

    大禹分"九州"可能是假命題。西周以後歷朝歷代為自證政權的合法性,為中國文化加入了承古訓沿古制的文化習慣`,為後人假託。堯舜禹,夏商周,夏為禹後人所建,甲骨文成文殷商。禹時代只是部落聯邦(聯盟),應該是禹合"九州",也就九個村落,禹是鄉長。西周分九州,初具國家雛形,九州是省部級。甲骨文於殷商,只能簡單的表達,不具記史能力,何況禹合"九州",時間跨度大,為後人所託,這樣甲骨文當然沒有記載了。

  • 3 # 龍影abc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最初"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九州地圖"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幷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 4 # 鮮草莓6

    這個去看《宇宙通鑑》這本書上海寫的清清楚楚,其時最開始的九州指的是全世界當時陸地連在一起叫‘盤古大陸’上面分為九個州,只不過在堯帝時代盤古大陸分裂了,各奔東西。大禹為了好管理自己所在的大陸,從新劃分九州的範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