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透過實施863計劃,逐漸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高技術研究開發的發展戰略,完成了高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總體佈局,建立起一批高技術研究和高技術產品開發的基地,培養、造就了新一代高技術科技隊伍,獲得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突破了一大批重大關鍵技術,大大提高了中國高技術研究開發水平,增強了中國科技實力,部分成果向商品化、產業化方向延伸,開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1、突破了一大批重大關鍵技術,縮小了同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十年來,五領域共取得研究成果1200多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的540項,有567項成果獲國家或部委級獎勵,成果獲獎率達45.6%,其中國家獎勵達5%(全國平均為2%左右),獲國內外專利244項。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獲得突破,使中國高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高技術研究開發的總體水平大大提高,整體實力大大增強。專家對計劃選擇的36項關鍵技術的評估分析表明,60%以上的技術在水平很低或幾乎完全空白的基礎上起步,目前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11%達到或保持國際領先水平,還有25%仍然落後或大大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在生物領域,植物基因圖譜研究、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動植物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等技術的突破,使中國生物技術的面貌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總體研究水平已接近發達國家,某些生物高技術產業有可能提前形成。 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建成了水稻基因組BAC全庫,目前已建成了由4.3億個核甘酸組成的水稻全部12條染色體的骨架元件,它們覆蓋了水稻全部基因組的98%。預計2000年前,將完全突破水稻基因圖譜的研究,為定向培養水稻新品種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利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方法定向培育植物新品種是一種新的育種技術。中國科學家採用基因匯入和整合方法將抗蟲基因匯入棉花,獲得了抗蟲植株,對棉花的大敵棉蛉蟲的抗蟲效果十分顯著,現正進行田間加代繁殖。抗黃矮病、赤黴病、白粉病轉基因小麥和抗青枯病馬鈴薯也已研究成功,開始田間試驗。 在當今發展最迅速、競爭最激烈的資訊科技領域,中國已佔領了若干灘頭陣地。突破了具有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大規模並行處理技術,研製成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曙光”系列計算機,為生產中國品牌的商品化高效能計算機、形成計算機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帶來了希望。 曙光一號系列全對稱多處理機伺服器產品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和可伸縮性,新型號可以做到與國際名牌產品IBM RS/6000二進 制相容。能支援多種作業系統,可應用於金融、工商企業、交通、電信等各種行業,支援線上事務處理,可執行上萬種應用軟體,而價格明顯低於國外同類產品,為與國外廠商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是國際上九十年代發展的星載對地觀測的重要手段之一。308主題已經突破其關鍵技術,模樣機預計在“九五”前期完成。與此同時研製成功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實時成像處理器在94年兩廣地區和95年江西鄱陽湖地區洪水監測與災情評估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自動化領域選擇的關鍵技術也取得了全面突破。某些技術不僅研究水平高,應用方面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特種機器人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6000米水下機器人海試成功,使中國具備了對全球97%的深海區進行探測的能力,使中國在這一領域一步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大大超過了計劃原定2000年完成的指標。 能源領域圍繞高溫氣冷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等堆型的研製,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高溫氣冷堆工程建設正在順利進行,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已批准立項,設計工作已全面展開。混合堆專題建設和完善了一些重大科研設施;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研究試驗工作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新材料領域努力支援其它相關高技術研究急需的新材料和加強現代材料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非線性光學晶體在繼續保持中國優勢的基礎上,又開發出一批“中國牌”的重要新晶體品種;高效能氮化矽陶瓷研究引起國際矚目,先進結構陶瓷實用化技術上新臺階;光電子基礎材料技術的一些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製出一批軍用和航天工業用關鍵新材料。
十年來,透過實施863計劃,逐漸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高技術研究開發的發展戰略,完成了高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總體佈局,建立起一批高技術研究和高技術產品開發的基地,培養、造就了新一代高技術科技隊伍,獲得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突破了一大批重大關鍵技術,大大提高了中國高技術研究開發水平,增強了中國科技實力,部分成果向商品化、產業化方向延伸,開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1、突破了一大批重大關鍵技術,縮小了同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十年來,五領域共取得研究成果1200多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的540項,有567項成果獲國家或部委級獎勵,成果獲獎率達45.6%,其中國家獎勵達5%(全國平均為2%左右),獲國內外專利244項。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獲得突破,使中國高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高技術研究開發的總體水平大大提高,整體實力大大增強。專家對計劃選擇的36項關鍵技術的評估分析表明,60%以上的技術在水平很低或幾乎完全空白的基礎上起步,目前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11%達到或保持國際領先水平,還有25%仍然落後或大大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在生物領域,植物基因圖譜研究、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動植物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等技術的突破,使中國生物技術的面貌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總體研究水平已接近發達國家,某些生物高技術產業有可能提前形成。 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建成了水稻基因組BAC全庫,目前已建成了由4.3億個核甘酸組成的水稻全部12條染色體的骨架元件,它們覆蓋了水稻全部基因組的98%。預計2000年前,將完全突破水稻基因圖譜的研究,為定向培養水稻新品種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利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方法定向培育植物新品種是一種新的育種技術。中國科學家採用基因匯入和整合方法將抗蟲基因匯入棉花,獲得了抗蟲植株,對棉花的大敵棉蛉蟲的抗蟲效果十分顯著,現正進行田間加代繁殖。抗黃矮病、赤黴病、白粉病轉基因小麥和抗青枯病馬鈴薯也已研究成功,開始田間試驗。 在當今發展最迅速、競爭最激烈的資訊科技領域,中國已佔領了若干灘頭陣地。突破了具有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大規模並行處理技術,研製成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曙光”系列計算機,為生產中國品牌的商品化高效能計算機、形成計算機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帶來了希望。 曙光一號系列全對稱多處理機伺服器產品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和可伸縮性,新型號可以做到與國際名牌產品IBM RS/6000二進 制相容。能支援多種作業系統,可應用於金融、工商企業、交通、電信等各種行業,支援線上事務處理,可執行上萬種應用軟體,而價格明顯低於國外同類產品,為與國外廠商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是國際上九十年代發展的星載對地觀測的重要手段之一。308主題已經突破其關鍵技術,模樣機預計在“九五”前期完成。與此同時研製成功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實時成像處理器在94年兩廣地區和95年江西鄱陽湖地區洪水監測與災情評估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自動化領域選擇的關鍵技術也取得了全面突破。某些技術不僅研究水平高,應用方面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特種機器人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6000米水下機器人海試成功,使中國具備了對全球97%的深海區進行探測的能力,使中國在這一領域一步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大大超過了計劃原定2000年完成的指標。 能源領域圍繞高溫氣冷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等堆型的研製,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高溫氣冷堆工程建設正在順利進行,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已批准立項,設計工作已全面展開。混合堆專題建設和完善了一些重大科研設施;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研究試驗工作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新材料領域努力支援其它相關高技術研究急需的新材料和加強現代材料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非線性光學晶體在繼續保持中國優勢的基礎上,又開發出一批“中國牌”的重要新晶體品種;高效能氮化矽陶瓷研究引起國際矚目,先進結構陶瓷實用化技術上新臺階;光電子基礎材料技術的一些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製出一批軍用和航天工業用關鍵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