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然潯
-
2 # 田野麥子
提起《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的形象在腦海裡栩栩如生。
一個個俠義英雄,身懷絕技,曠世武功,飛簷走壁,行俠仗義,劫富濟貧……
“水滸”字面本意為水邊或岸邊的意思。
《水滸傳》裡的以宋江為首的、武松、林沖、魯智深等英雄好漢,由於種種現實原因,人生沒有出路,迫上“梁山”,這裡有“八百里梁山伯”,成了這些好漢的安身之地。
“水滸”二字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緜》。那時,中國商朝,在黃土高原的西北邊陲上生活著一個名為“周”的族群。
族群經常受到周邊的戎狄民族的侵擾,生活在恐懼與危險之中。
好在,後來族群出現了一位傑出領袖——周太王古公亶父。
在他率領下,周部族歷經艱險,遷徙到了周原。
周部族在這裡擺脫了戎狄民族的侵擾,逐漸發展壯大,後來建立了周王朝。
“水滸”含義就是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
3 # 來點故事
水滸本意,水邊。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出處。
水滸出自《詩·大雅·綿》:古公亶父,朝來走馬,率西水滸,至於歧下。
講述的是周室興起的歷史典故,即亶父抗擊北方少數民族戎狄最後建立周朝的故事。
這是一個巧妙而含蓄的隱喻。取名水滸,暗含施耐庵的政治理想,抗擊元朝恢復漢室江山。而這個理想的旗幟,就是梁山:無論來自何方,無論貧窮富貴,團結起來,替天行道——漢家的天沒有了,聯合抗元就是替天行大道。
水滸原名江湖豪客傳,明顯不能完整表達這一意圖,所以通過周室抗戎狄隱喻抗元。
因此,水滸傳明的寫以宋江縱橫河朔對抗官府打家劫舍的強盜故事 ,真正用意在於激發當時漢民族奮起反抗元朝統治。
而這些故事,也同樣帶有抗擊北方少數民族的色彩。它們來自兩個渠道,一個是兩宋時期瓦肆話本(相當於今天的評書),當然以南宋為主。一個是脫胎於話本的元雜劇。
話本也好,雜劇也罷,在當時異族踐踏統治下,有了更深層的意義:反抗異族。可以說,在當時環境,人們聽到看到熱血沸騰的殺戮,心中想的卻是抗金抗元的酣暢。
借強盜故事,表抗元理想。這與施耐庵的個人經歷和當時的社會背景相關。施耐庵早期跟隨張士誠當幕僚起義抗元,那時紅巾軍起義風起雲湧,豪傑輩出:劉福通,韓山童,張士誠,徐壽輝(後被部下陳友諒殺害),陳友諒,郭子興(朱元璋的老丈人,差點殺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等等。
但隨著各路人馬發展壯大,相互傾軋混戰奪地盤搶山頭掠人馬此起彼伏,而不是團結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元朝。更讓施耐庵難以忍受的是,生性多疑的張士誠內心膨脹,抗元未成卻稱帝,從此不思進取。
一怒之下施耐庵毅然離開,隱居鄉下著書教書。或許,在從軍過程中,施耐庵鑑於當時情形就醞釀江湖豪客傳。回鄉後,由於抗元形勢還不明朗,這也導致他不得不通過強盜故事隱喻抗元,以此喚起民眾或許更是義軍領袖們放下江湖恩怨統一抗元。畢竟元未垮,明目張膽鼓動造反是有殺頭風險的。
作為那個時代的見證者,許多重大事件的親歷者,難免將抗元故事或紅巾軍隊伍之間的血腥戰爭和爾虞我詐帶進去。
比如朱元璋與張士誠,陳友諒之間的事,比如神機朱武暗指朱元璋(朱,洪武),跳澗虎陳達暗指朱元璋手下元帥徐達,白花蛇楊春暗自第一先鋒常遇春。
而宋江收羅各山頭的手法,更有朱元璋的影子。
這也難怪,朱後來把水滸給禁了。
無論豪客傳,還忠義水滸,從字面上看,是褒義而非貶義,至少也是中性,這表達了施耐庵對強盜的肯定支援態度。
從人性的角度講,殺人如麻的強盜是讓人不恥的。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施耐庵,不會不明白弘揚強盜精神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什麼要一意孤行,肯定有他難以言表的初衷與苦衷。
這個初衷與苦衷,就是水滸的真實含義:拜託,別相互傾軋自相殘殺了,團結起來共同抗元吧。 -
4 # 低迷的小青蛙
水滸到底是什麼意思呀,像我我這種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真的費勁頭腦的想了半天,看看資料,最後的總結結果是,我們中中國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們中中國人寫文章的時候有一種慣用的手法叫做“用典”,就是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者詞語和句子,非常直白而且又有一點含蓄的表達詞語句子中的內容和思想,有一個很常見的解釋就是,滸是淮河之中溢位的水,郭璞曾寫到“皆大水溢位,別為小水之名”。水滸的意願應該就是“王化之外,化外之地”
所以呢知道了水滸這個典故,再來看看《水滸傳》,是不是瞬間醍醐灌頂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呢?這多的好漢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存活於那個社會,沒有辦法生活,一個個的就被逼上了涼山,最終落草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就成了他們的安神之地,讓他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擋風躲雨的地方,也讓他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現在明白作者的意味深長和用心良苦了吧!
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指導,小女子獻醜了!
-
5 # 寒雨
《水滸傳》中水滸是什意思?答:水讓許多三點水就叫《水滸傳》沒讓有三點就叫《不許轉》對不[大笑][大笑][大笑]
-
6 # 瀚予
《水滸傳》描寫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人起義的故事,故事背景地在今山東梁山一帶,即《水滸傳》中所說的“水泊梁山”。那麼,《水滸傳》中的“水滸”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滸”有兩個含義,一是水邊的意思,念“hu”音;二是地名用字,比如滸墅關等,讀“xu”音。《古漢語常用字典》則這樣解釋:“水邊。《詩經 王風 葛藟》:‘緜緜葛藟,在河之滸。’柳宗元《送薛存義序》:‘追而送之江之滸。
從以上解釋可以看出,“滸”是水邊的意思,比如河滸就是河邊;江滸就是江邊。由此結合《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背景,那麼“水滸”就是水泊邊的意思,這裡也是梁山好漢的安身立命之所。
據說,東平湖就是當年水泊梁山的一部分
我們通過閱讀《水滸傳》知道,當時在梁山一帶有著八百里水泊,官軍圍剿梁山時動用了巨大的戰艦,由此可見水之深,水之廣。近千年逝去,當年的浩渺水泊如今已蕩然無存,只見梁山,不見水泊。不過,也有當地文史學者考證,今天的東平湖就是當年梁山水泊的一部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還需學界繼續探討、考證。
-
7 # 講白
水滸是什麼意思?
在施耐庵的水滸傳中,這個書名不同於四大名著中的另外3本,另外3本都能看書名直解其意,偏偏這個水滸傳,很難一下子理解透徹 水滸二字的真正含義。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
1.在我看來,水滸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譯就是水邊或者水泊的意思,可以直接理解為在水邊發生的人物故事傳記,或者水邊的寨子裡發生的傳記故事,水滸傳中的主要故事場景就是水邊的梁山上寨子裡的一群好漢發生的故事。這是一種解讀,
2.另一種就是引申意義,水泊,水邊,發生的故事,解讀人心與人性的大染缸,這不就是江湖嗎?那句俗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不就印證水泊梁山上的這群英雄好漢大部分都是迫於無奈被逼上梁山的嗎?我認為水滸的另一層引申義就是江湖。只有江湖裡才能有這樣的快意恩仇。看看梁山中的那麼多好漢,豹子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就連宋江本人都是因為各種被逼無奈的情況上了梁山,當然,有些人的被逼無奈是自找的,有些人的被逼無奈是被人設計的,但是雖然原因不一樣,但結果都一樣,落了草,為了寇,在我們現代看來,這部小說裡的人物都是英雄好漢,個個都是劫富濟貧的大俠客,實際並非如此,梁山中也有好多濫殺無辜的事情,也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比如李逵下山去接老母親,途中老母親被老虎所吃,李逵怒殺四虎,回來將此事講與眾好漢聽,眾好漢大多是為他怒殺四虎而喝彩,很少為他老母親被吃而傷心或者安慰李逵。並且,在施耐庵那個年代,好漢並非一個好名詞,相反,好漢是一個不好的名詞,多次在小說中或者影視劇中,看到梁山好漢揪住一個店小二的衣領,店小二嚇得大叫,好漢饒命,好漢饒命,其實就能看出,梁山好漢就是一群落草為寇的,身在江湖的過著刀尖上舔血的一群人,好漢就是綠林好漢,綠林好漢就是強人,強人等於就是土匪,就是賊寇。
3.最終,問我水滸是什麼意思,水滸就是江湖,最初在施耐庵寫好水滸傳的時候,書名叫做江湖豪俠傳,但是始終覺得書名還不夠完美,是他的學生羅貫中建議叫做水滸傳,才有瞭如今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流傳至今。
-
8 # 貳柒柒玖
“水滸”是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核心詞彙,比較靠譜的解釋是“安身之處”。所謂“安身之處”狹義的說就是原著中那片方圓數百里、匯聚江湖一百零八員好漢的梁山泊。北宋社會的三教九流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或被動的來到梁山,跟隨宋江的領導揭竿造反,謀求政治意願。而從廣義上來說,“水滸”是北宋末年帝國逐漸衰落時出現的一個法外理想國。有國外研究者將“水滸”翻譯為“水邊的烏托邦”其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一種理想化的自由與叛逆。有人說“水滸”講的是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這點我不認同。因為通讀《水滸傳》內容,梁山集團裡能厚著臉皮稱自己是農民的只有“九尾龜陶宗旺”一人。而剩下的一百多位好漢都是成分多樣,背景複雜,體制內外均有分佈。總而言之,“水滸”是一個跟隨衰落帝國一同陷入時代洪流的短暫理想。置身其中的人們都只是大浪淘沙的犧牲品。
-
9 # 微播客
“水滸”在字面上的意思的確為“水邊”,或“水的彼岸”。《水滸傳》整個主題就是講那些無法在正常社會中安身的“英雄好漢”尋找出路的故事,“八百里梁山泊”就是他們的安身之地,也就是“水滸”。
《水滸傳》傳到國外,名字翻譯成《四海之內皆兄弟》或者叫《強盜與士兵》,暗笑的中中國人明白老外真的不明白《水滸傳》的水滸兩字含義。這是中國的江湖和英雄,暗藏著天機。
“水滸”兩字並不是施耐庵耐庵的獨創,出自遠古的《詩經》: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領族人,沿著漆水越過樑山來到了岐山下。由詩經這段話,他發現了周朝的起源,而水滸兩字閃亮登場,昭示著一個傳大王朝的興盛背景。所以“水滸”這兩字表達的就是轉機和出路,興盛安身之所。由此,一些落難英雄上了梁山落草尋到安身立命之所,才會重新強大起來絕地反擊命運的折磨。這就是《水滸傳》的書眼,精氣神所在。
-
10 # 山谷大師
水滸是大的水泊的意思,水滸傳就是以梁山泊為背景描寫綠林好漢殺富濟貧的故事,“水滸”的意思有幾種說法:一是根據上引《詩經.大雅》那首詩的意思,認為周文王祖父古公父在開創周王朝基業的過程中,路過經漆,沮二水。宋江等人也是在水邊與宋王朝對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起名水滸,有鼓吹農民革命的雄渾氣概。
水滸,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水邊”,或者是“水的彼岸”,《水滸傳》所表現的主題,就是講那些在正常生活中無法立足的“英雄好漢”尋找出路並且進入水泊與官方鬥爭的故事。“八百里梁山泊”就是他們的安身之地,也就是水滸。
“水滸傳”在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在國外也大受歡迎,他被翻譯成德語,法語,英國等國文字,翻譯家們給《水滸傳》譯了許多書名,比如《中國的勇士們》,《強盜與士兵》,《發生在河邊的故事》,《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四海之內皆兄弟》等等,雖然譯名非常多,但都沒有《水滸傳》三個字有味道。
水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講的是周朝先祖亶父的故事,在周朝的時候,黃土高原的西北邊陲,生活著一個部族——周,周邊的戌狄部族經常侵擾周部族,周部族十分危險,不安定。到了商朝武丁盛世時,周部族有了一個雄才大略的領袖,他叫亶父,為了讓部族過上安定的日子,亶父決定帶領部族遷徙,遠離強悍野蠻的戌狄民族,他們經過一番艱難險阻,終於遷移到周原,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寶雞一帶,沒有了為非作歹的戌狄民族的侵擾,周部族不斷髮展壯大,最後建立了周王朝。
詩經在的詩句,“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就是歌頌亶父的偉大功績,其中“水滸”,就是周部族人安居樂業的周原。後來文人們就把”水滸”引申為出路,或者是安身之地這樣的意境。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社會動盪時期,元朝統治者殘酷壓榨老百姓,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包括一個叫張士誠的也起兵反抗,施耐庵在其手下當軍師,但是張士誠卻投靠了元朝,施耐庵心灰意冷,創作了這部《水滸傳》,他希望有人能組織一支強大的力量,推翻元朝統治,果然,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建立了明王朝。
《水滸傳》期待的某種願望得到了實現。
回覆列表
表面來看,水滸是“水邊”的意思;如果深究的話,其實是“安身之地”的意思。
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的書名都很容易理解,唯獨《水滸傳》無法直接從字面理解。滸,究竟何解?
水滸在詞典中的解釋是水邊,這個詞在古代並不常用,以下是幾個用處。
唐代王勃《九成宮頌》序“獲秦餘於故兆,地擬 林光;訪周舊於遺風,山連水滸。”
宋代楊萬里《浯溪賦》“乃蹟故步,還至水滸。”
明代何景明《津市打魚歌》“野人無船住水滸,織竹為樑數如罟。”
按照這個意思,翻譯《水滸傳》的時候就可以直譯為《水邊傳奇》,不過這也太沒內涵了,還不如叫《梁山傳奇》或《梁山泊傳奇》。
其實,原著作者施耐庵一開始是把這本書命名為《江湖豪客傳》的,但他徒弟羅貫中覺得這書名土的掉渣兒,於是建議改叫《水滸傳》。
施耐庵不解,水滸跟江湖有毛關係?羅貫中便給師傅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詩·大雅·緜》記載:“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毛傳註解:“滸,水厓也。”
這裡的亶父是周朝人的先祖,他們原本生活在西北邊陲,那裡土地貧瘠,環境惡劣,還整天被叫戎狄(對未開化少數民族的稱呼)的壞傢伙欺負,英明偉大的亶父率領部族,翻過高高的山,趟過深深的河,來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寶雞),並在這裡安定下來,繁衍生活,逐漸發展壯大,最終建立周王朝。
之所以把周原叫做水滸,是因為它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北倚巍峨的岐山,南臨滾滾的渭河,西有汧河,東有漆水河,一面環山,三面環水,可不就是名副其實的水滸嗎?
結合這個典故,“水滸”一詞就有了“尋找新出路”和“安身之地”的意思,背後隱含著一個飽受壓迫和欺負活不下去,不得不尋找安身之地的故事。
現在來看《水滸傳》逼上梁山的故事,你是不是能更加理解這個書名的深層次含義了?
據說施耐庵聽後,也是連連拍手叫好:好好好!這名字取得好!高階大氣上檔次!
正是這樣一個高階大氣上檔次,逼格甚高有內涵的名字,讓《水滸傳》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平添了幾分悲劇色彩,所以一本書火不火,名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