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
2 # 山林騰勝
秦始皇並沒有覺得自己會長生不死,也並沒有沉迷於長生不死,從秦始皇處理盧生等術士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在政治和生活上一直都很清醒和警惕,只要發現圖謀不軌立即處理。尋仙問藥有時代侷限性,更有政治上的需求。結束幾百年的戰亂首次大一統,始皇帝威信高,可以服眾震懾天下,但自己死後,接班人能否控制局勢,這才是一個政治家最但心的事情。從當時有傳言如“始皇帝死而天下分”等事件,可以看出六國遺族並不安心坐以待斃,而是一直在找機會,可以說主要是想在秦始皇去世後搞事情。而做為經歷過各種鬥爭和生死的秦始皇,也很清楚潛伏的種種危機,所以也一直在巡視各地,考察和穩定民心。接班人更是每一個帝王首先會考慮的問題,從對扶蘇的培養來看,秦始皇是有規劃和調整的,否則也不會讓儒家做扶蘇的老師,參與朝庭事務了,但是扶蘇還需要更多的歷練。
秦始皇確實對立儲問題考慮得太少,這個是毋庸諱言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秦始皇一生有後妃無數,滅六國以後,六國國君的嬪妃,都接管過來,充塞他的後宮。但是,這些後宮在各種史料典籍中基本上沒有留下名字,他連皇后也沒立一個。就彷彿秦始皇是在後宮養了一圈豬,而不是夫人。所謂“子以母貴”,母親都這麼不受重視,沒有名分,兒子們怎麼會受重視呢?
(秦始皇劇照)
其二,秦始皇一生有23個兒子,但是,留下姓名的,只有四個:長子扶蘇、公子高、公子將閭、第十八子胡亥。而公子高、公子將閭還是在胡亥夥同趙高殺自己兄弟們的時候,他們才被提到的。公子高知道逃不掉,又擔心被滅族,於是主動說要給秦始皇殉葬。也因為他殉葬了,他的家族才保下來。公子將閭是胡亥說他“不臣”,派人去殺他。他連連質問使者三件事,說自己沒有“不臣”。使者講不過,說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奉命行事。於是公子將閭大呼冤枉自殺。若不是因為胡亥和趙高殺他們的時候,他們又不同的表現,這兩個人也不會留下名字的。
其三,若說秦始皇是想把扶蘇立為接班人,但是,當扶蘇向他提意見,勸說他少殺戮的時候,他簡單粗暴地就把扶蘇發配到邊關,相當於勞動改造。有人說,這是秦始皇想磨礪扶蘇,培養扶蘇。可是,他從來沒有給過扶蘇任何暗示。最後他病重的時候,也只是寫信說,讓扶蘇回來參加喪事,把他埋在咸陽(“與喪會咸陽而葬”),沒有說要他繼承皇位。而且,反過來說,扶蘇之所以接到趙高和李斯合謀的假聖旨,立刻就自殺。也是因為秦始皇從來沒有用心培養過他,讓他的心中沒有任何被重視的感覺。
(扶蘇劇照)
其四,若說秦始皇喜歡胡亥,想讓胡亥當接班人。但要知道,一個接班人可不是一句話就能當的,必須要著力培養。可是,秦始皇在哪裡培養過他呢?最多就是讓趙高給他當老師,讓他學獄法。這算是培養他麼?(我們再看看後世朱元璋為了培養朱標,幾乎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配給朱標當老師,何其隆重!)而胡亥確實也是因為沒有得到培養,完全沒有治國理政的手段,最後才會被趙高輕易擺佈。
那麼,秦始皇為什麼這麼不重視培養後代,以至於好端端的一個國家,說滅就滅了呢?
第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實施高度集權。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施郡縣制,他不但不封功臣,連他的兒子們也不封。秦始皇這樣做,無非是擔心兒子們會奪他的權,擔心春秋戰國那樣的混亂再次發生。秦始皇不但不分封兒子們,甚至對他們的教育也不太重視,他焚書坑儒,對老百姓實施愚民政策。這種政策也用到他兒子們身上。
第二、秦始皇對自己的壽命有高度自信。秦始皇在統一全國以後,一直都在考慮長生不老的問題。可以說,後期的所有那些問題的出現,包括“焚書坑儒”,包括他多次巡遊,包括政局混亂,都與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有關。而且,秦始皇篤信他自己是可以長生不老的。既然可以長生不老,那就用不著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了。
(胡亥劇照)
第三、秦始皇死得太突然。據史料分析,秦始皇很可能是服用仙丹,中毒而死的。連他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會死得這麼快。就算他最後讓扶蘇回來參加葬禮,他其實內心也不承認自己會很快死掉。所以並沒有寫明傳位給扶蘇,或者做相關的暗示。他可能只是覺得過一段,自己就又好了。先讓扶蘇回來,慢慢再說吧。沒想到他就算是千古一帝,大限來臨,他也跑不掉。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