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老師談國際
-
2 # 烏蒙金融號
拜登上週在匹茨堡公佈本屆美國政府的基建計劃,總投資2.3萬億美元,旨在透過重建傳統基礎設施、更新數字基礎設施、改造社群環境、提高製造業研發投入等方式在美國本土創造數以百計的工作崗位。拜登基建計劃包括8個版塊,其中:電動汽車和交通2360億美元;殘疾人、老年人、居家和社群護理4000億美元;製造業3000億美元;改造和建築房屋2860億美元;公用事業2660億美元;就業崗位創造和創新2800億美元;教育1370億美元。整個基建計劃實際總投資4萬億美元,持續時間8年,看上去拜登政府是在抄中國的作業,但他的基建計劃涵蓋的範圍比中國傳統基建還要廣,該計劃一但實施,無疑將為美國經濟打造新的增長基礎,拉動美國經濟走出疫情低谷,持續擴大美國國內需求,為經濟成長提供強有力支撐,帶動美國國內產業升級,最終會提升美國整體競爭力。
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美國的基建計劃會不會給世界帶來通貨膨脹,讓全世界為之買單?這要看美基建計劃的資金來源,因為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貨幣超發的現象,如果基建計劃靠增加財政赤字和美聯儲購債,基建計劃勢必推高全球通脹水平,從而削弱各國貨幣的購買力。美國隨此次基建計劃公佈所涉的增稅方案只有公司稅部分,據測算該部分增稅方案在15年內能增加2萬億美元。在拜登競選方案中,增稅方案一是向富人增收所得稅和工資稅,二是將公司稅稅率由21%提高至28%,並遏制跨國公司避稅行為。如果增稅方案實施10年內美國財政增加收入勉強可以覆蓋基建投資計劃所需資金。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世界各國貨幣寬鬆的惡果已經顯現。今年2月份國際糧價指數同比上漲26.5%,達到2014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上漲至數年來高位,國際油價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隨著美國基建計劃的公佈,強勁需求帶動的美國經濟向好預期加強,反映通脹預期和加息預期的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不斷上行,這給債務率高企和依賴出口的新興經濟體貨幣帶來巨大的貶值壓力,那些依靠國際熱錢平衡本國國際收支的國家面臨熱錢流出的壓力,為了應對本國債務危機,不得不超發貨幣,進而引發國內通脹,這才是美國此次基建計劃的可怕之處,用小瀋陽的話說,就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回覆列表
首先,美元超發的後果是全球承擔的。超發貨幣必然會帶來通貨膨脹,但美元在全球的霸權地位、以及美元的全球流通性(在美國境外流通的美元現鈔佔比高達60%),卻決定了美國並不需要完全承受超發貨幣帶來的通脹,美國印鈔所帶來的通脹是在全球範圍內消化的。這也意味著,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全球各主權政府都在量化寬鬆刺激經濟之際,各華人民除了分擔本國貨幣超發所造成的通脹外,還要承受美元超發所帶來的後果。這將使得本已困難的其他國家經濟復甦的道路更加漫長。 其次,美國大規模印發美元,勢必帶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目前全球正處於大宗商品上漲的週期中,美元的超發,將加劇這一趨勢。目前,雖然美國貨幣發行量增加,但由於疫情的影響,貨幣流通速度大幅下降,量化寬鬆釋放出來的資金還未被市場有效利用,真正的泡沫還在路上。這也就意味著美國超發美元對世界經濟影響的後果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未來極有可能會導致全球性通脹。 再次,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強勢地位,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今天,非但沒有走弱,反倒會加強。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進度要相對快於歐洲、日本的西方發達經濟體。美元作為金融市場避險資金的首選,對歐元、日元的強勢地位在危機中更得以加強。美元在美國經濟和美國政策的雙重支援下有可能會借疫情危機,實現對世界經濟的新一輪收割。 美聯儲歷次量化寬鬆救市的邏輯基本如下:美聯儲放水——美元走弱——經濟復甦——美債收益率回升——資產迴流美國——美元走強——美國資產上漲——經濟回到正軌。 美國超發貨幣標誌著美國經濟復甦的程序即將開啟。而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復甦對全球經濟的復甦會起到很大帶動作用。這可能是量化寬鬆政策對世界經濟唯一有益的影響。但是,在全球經濟重回正軌之前,世界還要經歷一次美元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