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帶娃的那些事
-
2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跟隔代教育相關。
很多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為當時的時代比較艱苦,而現在物質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所以會把過去虧欠自己子女的愛,彌補到自己的孫子輩身上,從而過於溺愛孩子。這種狀況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
過去那個時代,家庭教育知識普及非常低,家庭教育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所以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家庭教育知識是非常匱乏的,他們或者過於溺愛孩子,或者對孩子過於嚴厲,這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如何協調好孩子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係,和他們之間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有非常現實的教育意義。
所以科學的做法,是對孩子實施思辨式的教育,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學會分辨什麼樣的愛是對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愛,什麼樣的愛,自己是可以委婉的拒絕的。當孩子有了思辨能力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懂得如何協調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的愛。既讓自己不被這種錯誤的愛所誤導業,不會讓自己的長輩過於尷尬,讓他們覺得孩子不理解他。既能平衡好長輩之間的愛,又能夠讓長輩感受到晚輩對他們的尊敬和愛。
所以培養孩子愛的能力,也是父母很重要的一堂課。
-
3 # 歐黃大雄的鐵粉
謝謝邀請!①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帶大的。基本上和奶奶在一起很少時間。女兒4歲多,因為當時懷著老二,老公上班忙,孩子奶奶忙著去地裡幹活,沒辦法,只好給我爸媽送去,爸爸當時在學校教學,爸媽都在學校住。女兒在姥姥家上學,到4年級下學期,姥爺退休,我們才接回家上。姥姥雖然小學沒畢業,但對我和對我女兒一樣,教會我們書本以外的事情和道理。女兒和他們特親。②婆婆雖說沒幫我帶,我和婆婆發生的小矛盾,我不會帶給孩子。畢竟親情是割不斷的。奶奶從地裡回家,我會讓孩子給奶奶倒水,買什麼好吃,總會讓孩子給奶奶。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孝順奶奶是應該的。每個家長都要以身作則。孩子和奶奶關係也好。③姥姥,奶奶,同樣親,可能親的方式不一樣。
-
4 # 羅院長的小院子
這個問題有問題。比媽媽怎樣平衡大寶和二寶的愛還要有問題。這個世界是沒有絕對的平衡的。
媽媽做的再好,讀再多育兒書,學再多育兒知識,也不可能真的做到平衡。怎麼可能要求或教會孩子平衡姥姥和奶奶的愛。
小朋友心裡也都有桿秤,她們的衡量在於:和姥姥待的多,自然就覺得姥姥更愛,也會更愛姥姥;同理,從小奶奶帶大的,也就會更愛奶奶。這種為什麼要教呢?爸爸媽媽都是啊,一個陪伴更多就自然會依賴更多愛更多。
來自姥姥和奶奶的愛,還有一種是“溺愛”,那也是平衡不來的。除非教孩子“撒謊”或者“違背自己的心理”,提問這個可能是爸爸媽媽的心態問題吧。
比較合適的是,告訴孩子不論奶奶還是姥姥,都是愛你的。不論她們和我們住在一起還是一年見一次,愛是不會少的。
愛,沒有平等,也不能平衡。
回覆列表
這樣的想法都是父母在作怪!姥姥和奶奶,對於孩子來說,都是老人,都會無趣,他們的愛,沒區別!
爸媽負責情感闡述,其他的,順其自然,孩子懂事了,就知道平衡了!對於孩子來說,純真!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爸媽要做的工作,是做好情感闡述,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份感情,都如實、客觀的描述給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的接受這些情感!
爸媽多看望老人,以身作則,同時讓孩子和老人們多接觸,孩子有孩子自己的判斷標準!
禮義廉恥、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德爸媽要從小教育好。只要大的方向沒有問題,等孩子慢慢長大懂事了,自然就知道老人需要尊敬,同時面對兩個老人或者面對爸媽,感情需要平衡的!
過早的強加給孩子判斷、區別人際關係和情感,對於孩子心理和情感發育不利!很多爸媽會過早的給孩子灌輸一些“這個好,那個不好”“姥姥好,奶奶不好”等觀念。過早的強加給孩子的這些負面情感,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和情感發育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通常,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更自私,考慮問題和做事更容易偏激!
爸媽不要把雙方感情的糾葛加入到育兒的過程中,孩子還小,一張白紙,爸媽隨意的一個想法,可能會給這張白紙點上一筆重重的汙點!而且,我想沒有哪個老人會和才幾歲的孫子孫女計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