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娘兒兒
-
2 # 知行博悟
看個人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看個人的心境,初定方生,定若閒,定閒不是山。。。
近日陰雨不斷
纏綿得空氣都能掐出水
太陽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留下一眾衣服被子們醞釀酸氣
大姑娘外出連保溼霜都不用搽
保管比出門前還要水靈
調侃歸調侃
連續的雨水
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
這不連古人也禁不住抱怨起來
三日不斷的梅雨
連一向老持端重的宛陵先生都坐不住了
他老人家瞪著一屋子
熱熱鬧鬧的蚯蚓、蘑菇與蛤蟆
手腳都不知道要往哪裡放
這樣的窘狀著實令人覺得可愛
倒是梅夫人看不下去
陪著一起喝酒解悶
原以為這詩怨的是黃梅天的幾瓢雨
敢情人家撒的是秀恩愛的一把糧
①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
“處暑一聲雷,半個黃梅倒過來”
傳說處暑節氣那幾日打雷下雨
那麼黃梅天還得再來半個月
也不知那幾聲平地驚雷
是否炸在了處暑之日
樓臺間更是透著溼淋淋的水汽
為了烘乾衣服
博山爐裡的碳都燃成了灰
當時一嚐到黃梅滋味
就知道梅雨要來
字裡行間
彷彿看見辛稼軒搖頭
無奈微微嘆息
②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③柱礎是中國建築構件一種,俗稱磉盤,或柱礎石,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華人民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溼腐爛,在柱腳上添上一塊石墩,就使柱腳與地坪隔離,起到絕對的防潮作用;同時,又加強柱基的承壓力。因此,對礎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視。
梅雨已下了好幾天
路上的泥都沒過馬蹄
前面的山明明距離很近
但在水汽氤氳下似縹緲而遙遠
陸續有行人因路溼而滑倒
田裡的莊稼都被淋得抬不起頭
這土地什麼時候才能幹啊
老天啊
你若是憐憫大家
就趕緊放晴吧
寥寥幾句
就生動描繪了黃梅雨天百姓們的困苦
更顯飛卿為人正直
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④姚勉(1216-1262),字述之、成一,號蜚卿、飛卿,今江西宜豐縣新莊鎮人。南宋著名文人,對程朱理學研究很深,曾被清文化殿大學士朱軾譽為“五鹽之傑出者”。
END
策劃 | 和爻
文案 | 又子姐
編輯 | 呵呵、撿撿
稽核 | 眼圈黑黑
回覆列表
為什麼厭惡下雨天?在我身邊很多人都討厭下雨天氣!
為什麼?
說說我這邊南國吧,我這裡屬於多雨地帶,經常下的雨量比較大一些,時間也會長一些。然後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出行不方便!腦補一下,我開著一個電驢,穿上雨衣行駛在路上,積水深的地方,私家車開跟旁邊過時,路上的積水濺到身上,那種冰冷的滋味,那種酸爽!
然後要談談的就是衣服不幹的問題。南國嘛,溫度高,雨量大,雨時長,如果衣服洗不乾淨或者幾天衣服不幹,那個衣服會怎麼樣?發臭啊!穿出去給別人聞到,那種尷尬,真是恨不得找個洞鑽下去!
還有一個要談到的就是對環境的破壞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主要影響遠門出行。小時候,每年下雨比較多的時候就發洪水,想去舅舅家?不行!想去姨媽家?不行!想去鎮上?不想!想去菜地摘菜?不想!是去哪裡都不行!
南國的朋友沒多少喜歡下雨,就像北國的朋友,相信不會很多人喜歡整天沒日沒夜的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