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汙力醬姐

    這些說明了我們長大了。一、對於剛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你自己經濟獨立了,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過年回家自然是給別人發紅包的份,家裡親戚有小孩的,自然是免不了包個小紅包,讓孩子以你為榜樣。有長輩的也得發個紅包以表孝順,說明你已經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那樣滿心期待壓歲錢,等於沒有了對壓歲錢那種滿心期待的感覺,少了年少時的小慾望。對於過年穿新裝也沒了那種興趣,作為淘寶剁手黨的我說說我的感受吧,不說逢年過節,平常一有什麼優惠活動,又看到喜歡的衣服,我就剁剁剁,然後就是電話簡訊,"XXX先生你的包裹到了"到年末開啟皮箱,滿滿一箱,有的都還沒有穿幾次呢,三分鐘熱度的剁剁剁,引來年末一箱衣服不懂處理的糾結症。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少了那些童趣。記得小時候我們拿到壓歲錢樂成麻花。然後約上三倆小夥伴衝進小賣部,出來後每人手上便是武器齊全,塑膠槍支,滿滿口袋的塑膠子彈。外加一根根小鞭炮,趕著去打仗的樣子。記得我以前太調皮了,約上幾個夥伴,點燃了鞭炮,把手炸受傷不說,數著一二三跑開,把鄰居家老阿伯的花菜給炸開了,炸爛了好幾棵,這樣自然是被臭罵一頓,後面還賠了錢。還有一次把一口水缸給砸破,我傻傻幻想這是司馬光砸缸的劇情,被老媽捉起來臭罵一頓。還記得用塑膠槍支去打別人點燃的煙,和小夥伴比比看誰的槍法更準,接著去瞄準路過落單的燕子。小時候真是被天真無邪打敗,長大後哪裡還有這種樂趣,只想待在被窩裡拿著愛瘋456(s),吃飯睡覺打豆豆。三、催戀愛,催婚,抱孫子。時間刻不容緩,轉眼80後、90後都陷入被催婚,催戀愛的局面。90年的虛歲都27了,單身狗回家面對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balabalabala,然後外加父母的催促。再是比較,誰誰誰和你一樣大,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誰誰誰和你一樣大,帶了那個妹子(帥哥)回家了。然後讓你陷入惡性迴圈的恐慌,過年就是一場批鬥會,讓你恐懼再去拜訪七大姑八大姨。原以為的結婚的定義成了繁衍後代的事實,我們濫記於心的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單身貴族此類安慰自己的話都成了硬傷。四、結交的朋友用手指加腳趾沒辦法數清,小學到大學,再到工作後,淡如水的交情多如牛毛。微信滿滿的聯絡人,你會不懂聯絡哪個人,真正交心的不多。社會越來越浮躁,不是你不想交朋友,很多人都染上了手機癌,一放下手機就會死的節奏,自己也深有體會。真心的朋友有幾個就好,就是難尋,因為珍貴,且行且珍惜。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資訊氾濫,讓你看它眼迷離。以上這些都是我們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意思的源頭。所以聽著牛奶咖啡的《越長大越孤單》,誰都會有某個時刻害怕孤單的感覺,這是一個成長的必然過程。就像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裡的一段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所以我們要習慣這種所謂的告別,習慣成長的孤獨,那麼你就不再患得患失了。做一個溫暖的人,用自己的溫度去融化世態炎涼,或者你的溫度微不足道,但是隻要平常心對待,一切都會美好如初。

  • 2 # 蟲二歲月

    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年的年味漸漸淡化,年齡越大,越感覺不出過年的年味。

    童年時,最喜歡的是過年。因為,過年可以放假,可以不用寫太多的作業,可以有好玩的,可以有好吃的。童年時期,因年齡關係,思想意識有著一定的範圍,考慮事情就十分簡單,意識中的過年僅僅是吃和玩,別的不去考慮。當時的年,因生活水平原因,平時很少吃到好吃的東西,而過年時,基本家家戶戶都會置辦些年貨,從穿和吃上可以更多的體現出過年的喜慶。對於童年的孩子來說,他們不管這些年貨是怎麼來的,只管要著吃和穿,並且還可以收到一些壓歲錢。小時候的壓歲錢是不用上交的,大多三五毛錢,自己支配,可以買些鞭炮和玩具,家家喜慶,戶戶飄香,年味妥妥。

    長大後,因為思想和眼界的開拓,接收社會事物較間年翻了幾翻,同時也有了自己的主觀判斷力,漸漸感覺到過年不再是吃和穿的問題,隨之而來的還有好多的煩心事。這樣就感不到年味。

    過年對小孩子來說是一種無法言語的福利,對大人來說是一種無法說出的苦澀。過年時鄰里之間的交談也隨著時代而變化著。成績、收入、媳婦等一些過度關懷的話,常常會揭起自己心中的痛感。

    再說,現代社會,生活水平較以前完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平時吃的都比過年時的好,平時穿的也勝似過年時的樣,這兩樣沒有吸引力了,年味也就隨之而漸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之下》漫畫第368集有哪些亮點內容?明魂術會是雙全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