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製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眾所周知的是雕版印刷術在唐朝被髮明並廣泛應用,而活字印刷術被髮明在宋朝卻沒有得到普遍使用,接下來我們談談印刷術的演變史。
在印刷術被髮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書籍,這一點要十分感謝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能讓漢代到唐代的文化寶藏以手抄的形式流傳下來的。不過手抄費時、費事又費力,還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那麼這個時候印刷術的出現就為人類的發展貢獻上了一份厚禮。
而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了,不過因為意義重大且工藝不算容易,一般只有幾個字,來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都需要刻成反體,因為這樣印出來的文字才是正體。印文還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用繩紮好後,在結紮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也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在紙張出現之後,泥封就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做得很大,也算是一塊小小的雕刻版的雛形了。
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瞭方向。
毛筆和墨的發明,使得讀書人不僅能讀書還能書寫,不必像刀筆時代那樣需要一個刻寫匠隨時侍候,而且更方便記錄自己的思想。而漢字結構複雜,每個人寫的字都會不同,有的秀麗美觀,有的粗鄙醜陋,促使人們追求書法藝術。提高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模仿好的書法作品,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寫字好的人寫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們練習寫字的最好模本。可是石碑笨重,不能帶回家中繼續模仿。那麼薄而軟的紙張的出現,使得書法練習者們想出仿照印章蓋印拓印碑文方法,帶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紙的發明,使拓印成為可能,使每個想寫好字的人都能透過模仿拓印練就一手好字。這個時候又不得不再感謝蔡倫一遍了。
相比之下,西方文字一共26個基礎的字母寫好了,那麼所有的單詞就能寫好了,這個用硬筆也很容易操作,所以西方不具備可以發明印刷術的社會基礎。
那麼到了這個時候,雕版印刷術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實踐中了。不過雕版印刷一次只能雕出一篇文章,如果要再印另一篇文章的話,這之前所有雕出來的版是完全不能用的。而且一旦出錯,那麼這整塊版也算是廢了。也就是說除非再次印刷,否則這個雕版就不再有什麼作用了。
終於,到了宋朝,畢昇發明出了活字印刷,起初他用木料做活字,一個字為一個印,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制好的膠泥字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上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好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這一版印完之後,每一個字塊兒又能拆卸下來再次使用。且當一個字制很多個時,排好版便可以同時印刷好幾張。與雕版印刷術比起來,簡直省時省力又省錢。
但是,時運不濟,畢昇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直到清朝,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援,才得到空前的發展,這也是一介布衣畢昇推動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心酸”史。《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印刷了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索性有沈括的存在,才沒有讓畢昇這一偉大的發明被浪費。沈括比畢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且畢昇所造的陶活字後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雖然畢昇只是一介布衣,可他的發明讓後世許許多多的國之棟樑受益匪淺。
馬克思說:“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製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眾所周知的是雕版印刷術在唐朝被髮明並廣泛應用,而活字印刷術被髮明在宋朝卻沒有得到普遍使用,接下來我們談談印刷術的演變史。
在印刷術被髮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書籍,這一點要十分感謝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能讓漢代到唐代的文化寶藏以手抄的形式流傳下來的。不過手抄費時、費事又費力,還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那麼這個時候印刷術的出現就為人類的發展貢獻上了一份厚禮。
而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了,不過因為意義重大且工藝不算容易,一般只有幾個字,來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都需要刻成反體,因為這樣印出來的文字才是正體。印文還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用繩紮好後,在結紮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也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在紙張出現之後,泥封就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做得很大,也算是一塊小小的雕刻版的雛形了。
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瞭方向。
毛筆和墨的發明,使得讀書人不僅能讀書還能書寫,不必像刀筆時代那樣需要一個刻寫匠隨時侍候,而且更方便記錄自己的思想。而漢字結構複雜,每個人寫的字都會不同,有的秀麗美觀,有的粗鄙醜陋,促使人們追求書法藝術。提高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模仿好的書法作品,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寫字好的人寫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們練習寫字的最好模本。可是石碑笨重,不能帶回家中繼續模仿。那麼薄而軟的紙張的出現,使得書法練習者們想出仿照印章蓋印拓印碑文方法,帶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紙的發明,使拓印成為可能,使每個想寫好字的人都能透過模仿拓印練就一手好字。這個時候又不得不再感謝蔡倫一遍了。
相比之下,西方文字一共26個基礎的字母寫好了,那麼所有的單詞就能寫好了,這個用硬筆也很容易操作,所以西方不具備可以發明印刷術的社會基礎。
那麼到了這個時候,雕版印刷術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實踐中了。不過雕版印刷一次只能雕出一篇文章,如果要再印另一篇文章的話,這之前所有雕出來的版是完全不能用的。而且一旦出錯,那麼這整塊版也算是廢了。也就是說除非再次印刷,否則這個雕版就不再有什麼作用了。
終於,到了宋朝,畢昇發明出了活字印刷,起初他用木料做活字,一個字為一個印,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制好的膠泥字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上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好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這一版印完之後,每一個字塊兒又能拆卸下來再次使用。且當一個字制很多個時,排好版便可以同時印刷好幾張。與雕版印刷術比起來,簡直省時省力又省錢。
但是,時運不濟,畢昇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直到清朝,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援,才得到空前的發展,這也是一介布衣畢昇推動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心酸”史。《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印刷了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索性有沈括的存在,才沒有讓畢昇這一偉大的發明被浪費。沈括比畢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且畢昇所造的陶活字後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雖然畢昇只是一介布衣,可他的發明讓後世許許多多的國之棟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