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1996317317

    從感官上看,主要是機油流動性的差別。對於發動機來講,個人的感覺應該是發動機的零件配合間隙比較小的,或者說精密程度比較高的可以使用比較稀一些的機油,比如說20或者30的,反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車使用比較稀的機油比較多,歐美車使用相對粘的機油多一些。

  • 2 # 祥光008

    首先我們來看機油牌號與機油粘度(稀稠度)的關係。

    機油牌號由兩組數字和字元組成,如5W-40,

    其中,“5W”表示機油的低溫啟動效能,W表示“winter”冬天的意思,5表示低溫啟動效能等級,數字越小,低溫啟動性越好。

    “40”,表示高溫100℃時機油的運動粘度,數值越大,機油在高溫環境下的運動粘度就越大,也就表示機油越稠。反之,機油就越稀。

    機油牌號越高形成的油膜厚度就越厚,反之就越薄。

    不同的發動機對機油的牌號要求是不一樣的。這主要與發動機部件各運動副之間的間隙大小有關,特別是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間隙大小。

    原則上,配合間隙越小,要求機油就越稀,即低牌號機油,如5W-20;

    配合間隙越大,要求機油就越稠,即高牌號機油,如,5W-40。

    很多中國產發動機設計活塞環與氣缸壁間隙為0.015mm左右,所以,要用5W-40機油為宜;而日系車設計活塞環與氣缸壁間隙為0.012mm左右,所以,用5W-30機油為佳。

    若發動機活塞環與氣缸壁間隙較大,使用低牌號機油,就會導致發動機燒機油,曲軸箱竄氣等問題。

    若發動機活塞環與氣缸壁間隙較小,使用高牌號機油,就會導致發動機運動阻力過大,使發動機動力下降,油耗增加。

    所以,在選擇機油型號時,一定要按照自己愛車使用說明書對號入座,選擇合適型號的機油。
  • 3 #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機油的粘度區別還是很大的,機油粘度型號代表了自身的物理特性,機油一般有兩個粘度,一個是低溫粘度一個是高溫粘度。比如前面5W就是代表低溫粘度,5w代表這款機油可以應對-30度的氣溫,W前面的數字越低低溫流動性就越好,0W就能應對-35度的低溫條件,這個我們需要根據氣溫來選擇。而後面的20/30/40代表的是機油100度時的運動粘度,不同發動機對高溫運動粘度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個需要安裝廠家要求來選擇,數字越大粘度就越大。像日系韓系美系車大多都是要求使用20/30的機油粘度,而歐洲車大多要求使用30/40的機油粘度。這個對發動機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使用不合適容易出現燒機油,油耗增加,阻力增大的問題。

  • 4 # 寬平雜談

    機油稠稀的區別,其實就是粘度的區別。不同粘度就表示不同的稀綢。一般來說,數字越大,機油越綢,反之亦然。不過數字並不代表它的粘度數值,它只是標號。

    因為粘度和溫度有關,所以所有粘度都是特定溫度下的粘度。拋開溫度說粘度,是不確徹的。

    同時,粘度和溫度的變化,和機油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粘度指數有關。這是一個表示粘度隨溫度變化的指標。粘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動的越小,粘度指數越多,反之亦然。

    這就是在常溫下,同一標號的機油,越是高擋的,看起來越稀,越是低檔的,看起來越稠。這就是粘度指數的區別。低端的油,只能以常溫的高粘度,來達到高溫下的指定粘度。而高階油,因高的粘度指數,隨溫度變化而粘度變化不大,所以高、低溫粘度變化不大。

    所以,有些同一標號的機油,感官會有稀稠的區別,這也是區別機油檔次的一個比較直觀的指標。

  • 5 # 美炫汽車

    機油的的稠稀,代表發動機的油壓高低。

    通常人們認為油壓越高潤滑就越好,但實際並非如此,油壓只是滑動軸承中油壓的測量值。發動機在設計時已考慮在油壓大於0.08~0.1Mpa時,在任何承載情況下均能保證潤滑。

    機油的稀稠判斷不了機油的質量好壞。

    機油質量好壞,應該根據API質量級別來區分的,API把汽油發動機機油分為8個級別,分別是: CD、CF、CF-4、CH-4、CI-4、CJ-4,C後面的字母順序依次提高了油品的質量等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車一年了還沒開到5000公里需要保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