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雨博士

    南明一開始控制的整個長江下游,和南方各省,到了明朝後期南方經濟已經很好了,有二湖熟,天下足的說法。而且南明人才輩出,如果崇禎皇帝逃到南京,完全可以畫江而治。可惜一直沒有統一認可的皇帝,四分五裂,被各個擊破了。

  • 2 # 南嶺說史

    其實你應該問“為什麼只能堅持十幾年。”

    然後你問的。

    首先你要知道,明朝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南京的政府機構班子都還在,這其實比趙構那時候好很多。

    然而直系的繼承人也就是崇禎的三個兒子都被李自成俘虜了,到賬南方第一任接替的是崇禎堂弟朱由崧,也就是弘光皇帝。

    然而弘光比起崇禎那可差遠了。別的不說,就權柄都把持在幾個權臣手中,結果導致江北四鎮防線崩潰。

    最後弘光政權覆滅。

    這時候,萬曆的子孫,能夠上位的就剩下朱由榔了。

    然而,朱由榔逃跑技能點滿,後來都跑出國了。

    總而言之,就是這個時候缺少一個靠譜的主心骨。

    能夠堅持十幾年,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漢奸孫之獬的剃髮易服建議,激起了廣大漢人反抗情緒;

    2.部分忠君愛國志士的堅持,像張煌言,顧炎武,鄭成功等;

    3.闖軍遺部的“招安”,像張獻忠的四個義子;

    4.明初幾位皇帝的作為,改土歸流了西南,為大明皇帝逃跑提供了空間,間接緩衝了清軍進攻速度。

    所以能堅持十幾年之“久”

  • 3 # 高宗1986

    我來自問自答一下,看過幾本南明史的書籍,個人覺得南明最紅能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掙下了十幾年才滅亡,這個跟大順和大西軍加入進來不無關係。

    我們都知道南明軍隊作戰能力方面低的驚人,在對清作戰方面幾乎就沒打勝過幾次。從清兵過江後,南明苦心構築的江北四鎮不攻自破,幾萬清兵順利的收編了自己幾倍甚至更多的南明軍隊。這些南明軍隊吃著國家的俸祿,在面對滿清方面有時候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就繳械了,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南明本來最應該有作為的一個朝廷弘光政權就這麼迅速瓦解,此後的時間清兵勢如破竹的南下。而弘光被清兵俘獲後,在浙江和福建成立了兩個南明政府,他們分別是以魯監國為首的浙江抗清力量和以隆武帝為首的福建鄭氏家族,這兩個政權其實實力已經很小了,魯監國控制的區域只有浙江沿海地區,而隆武帝勢力範圍只有福建一省及粵東地區。

    在大敵當前的時刻我們漢人還是一盤散沙,會還是不忘內鬥,魯監國和隆武政權甚至到了劍拔弩裝的程度。最後經過從中調停,魯監國決定撤番,承認隆武帝的合法性,但是魯監國還是保有自己的浙江勢力範圍,在抗清上魯監國確實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無奈清兵已經是勢不可擋,最後魯監國政權也在清兵的攻擊下潰敗了。

    而隆武帝也是南明有為的君主,只是他出場時間錯了,假如他是弘光的位置,也許大明還有一線希望,但是他處在目前的位置只是一個傀儡而已。當時隆武朝廷的大權掌握在福建軍閥鄭芝龍手中,鄭芝龍沒有民族大義關,南明是不是滅亡他不是很在意,兩個政權誰能給他更大的好處他就倒向誰。最後清兵貢獻浙江然後進兵福建,鄭芝龍竟然不做任何防守,他此時一心只想投降清朝,而隆武帝早在此前已經在江西被俘。清兵不費力的進入了福建,隆武政權也就就此結束。

    隆武帝最後被害,南明抗清力量不能一日無君,這時候南明又出現了兩個君主的情況,他們分別是,肇慶的永曆帝,和廣州的邵武帝。我不知道我們民族是怎麼了,在民族危亡的最後時刻還在排除異己,還在內鬥,邵武和永曆為了爭奪所謂的正碩發生了武裝衝突,這可正是親者痛仇者快。邵武政權實力範圍只是廣州一座城池,單位雖小,但是它卻具備了一個朝廷所有機構,就是沒有用心防禦滿清。清兵在拿下福建後從粵東快速進兵,然後用計拿下了廣州,邵武政權也就這麼結束了。

    以上我說那麼多,我只是想簡單的介紹一下南明的過往,邵武滅亡南明幾乎到了絕境,大好河山已經大半淪陷。而就在這危亡關頭先後有兩支農民軍加入南明政權,他們是李自成的大順軍餘部和張獻忠的大西軍餘部,兩隻軍隊加起來有幾十萬人馬。歷史就是這樣幽默,當年大明就是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給摧毀的,而在這個政權真的要滅亡的時候,那個曾經的敵人紛紛拋棄前嫌一致對外。

    在對清作戰方面農民軍戰鬥力要強過南明官軍,而且農民軍更加效忠南明政府。在大西軍和大順軍的扶持下,南明才苟言殘犬多活了十來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給你零食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