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潼關兵敗後的形勢。哥舒翰兵敗潼關,東西對峙之勢已成。天下形勢立刻明朗起來。原來以為朝廷可以反制叛軍的觀望者,很快就分化了。有人認為胡人已經勢不可擋,甚至認為哥舒翰兵敗也是一個陰謀。這種大有人在,包括偉大詩人杜甫,自然還包括唐玄宗本人。於是他們絕望之下,決定進入四川,下一步則是等待第二局南北朝。這不僅是倉皇出逃,還是一個歷史選擇。
安史集團的軍事戰略是擊中要害的,它分為三路進軍,每一路都有清晰的目標:一路從太行山隘口進攻朔方,人數約10萬人,目標是進入「六胡州」養馬場,並動員當地的中亞人加入叛亂。一路向南進攻淮南十四州。淮南是唐朝對外貿易的中心地區,攻佔淮南,則唐朝財力即不復存在。一路由安祿山親自統領,進攻潼關,直入關中。三路軍隊只有安祿山本人這路戰果最理想,北路軍被郭子儀阻擋在井陘口,南路被阻擋在著名的睢陽。當哥舒翰兵團敗北之際,軍事形勢並未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第二、太子登基的時刻和基礎。如果朔方方面沒有前期表現的話,太子的選擇還可以說存在較大風險,但郭子儀主動防禦井陘口的行動證明:朔方軍不會參加叛軍。這時進入朔方,組織西北軍力決一死戰,還是存在不小的勝算的。唐玄宗為何沒有選擇這步呢?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資治通鑑提到,太子在靈武登基後招募軍隊,朔方和河西父老感念太宗恩澤,才願意送子弟加入王師。這裡應該是很隱晦的說法,據大量出土墓誌,當時的河西、朔方定居著大量中亞人,他們實際上還處於“薩寶自治”之下,屬於國際性社群,其政治態度確實難以準確判斷。
假如太子與玄宗一起去了成都,這些胡人就沒有其他選擇了。他們至少會採取中立態勢,從而讓安史騰出兵力削平整個北方。所以,這是極其危險的時刻。郭子儀主動佈局太行山防禦,又極力支援太子,是挽回大勢的根本舉措。稍有遲疑,這種機會就不復存在了。太子一旦登基,大唐的餘威和對胡人的恩澤,就促使朔方、河西的實力派重新評估形勢,至少在安史集團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前,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李亨作為唐孝宗的兒子,又身為太子,雖然說早晚都會繼承皇位,但是這個“早晚”相差的時間可是說不準的,而且區別也是很大的,真的等到中年時再繼位的話,雄心壯志也就被磨得差不多了。而且李亨對於權勢的控制,從小就是耳濡目染之下很是精通了,這在之後唐玄宗回宮後就被軟禁起來,怕他有復位的心思還派遣人前去監視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在這種時候選擇“篡位”,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第三、保護大唐的江山。可能這一點會有些朋友比較疑惑,為什麼都“篡位”了,還說是為了保護大唐的江山呢?其實原因是很簡單的,因為當時的玄宗皇帝太過於寵幸楊妃、楊國忠,以及安祿山,這才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致使百姓流離失所,而且戰亂髮生的時候,竟然還帶著百官逃跑,這是玄宗皇帝的失敗,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正因為如此,才會發生了馬嵬坡兵變,讓玄宗皇帝不得不殺了愛妃和寵臣。換一句話說,在這個時候他的皇帝威嚴已經喪失了,也正因為如此,群臣們才用戶李亨登基。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沒有威信的皇帝絕對是保不住江山的。
第四、肅宗-郭子儀的地緣戰略。郭子儀和肅宗的另一個有力措施,是果斷聯合回紇人。當時的回紇控制著蒙古高原,他們如果選擇支援安史,則朔方軍會被夾擊而亡。由於有了朔方這個穩固的基礎,加上河西父老的支援,回紇人也就先持觀望態度,觀望安史叛軍的進展。假如淮南被攻破,或者朔方軍遭遇重創,回紇人就不會那麼輕易支援郭子儀了。這些因素都非常微妙,幸運的是,安史叛軍始終沒有取得進一步戰果。於是,肅宗作為大唐秩序重建的象徵,其地位就日益鞏固。
回紇人便不再觀望,以非常有利的談判條件加入唐軍,形勢就扭轉了。說到底,太子在靈武登基,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正面和關鍵的訊號。它表明大唐秩序不會隨著叛亂而沒落,秩序重建是整個大區域裡各方勢力的唯一正確選擇。所以說,李亨這種不能叫篡位。它是李隆基放棄大區域秩序,專注機會主義投機的有力反制。而且,李亨的成功也說明唐朝的大區域秩序是存在廣泛認同的。摧毀這個國際秩序,將會不得人心,連安西以外的阿拉伯人都象徵性的表示願意支援平叛,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以上就是太子李亨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要篡位的原因了,一方面是玄宗皇帝確實失去了威信,一方面是李亨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想要早日掌控權利,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保住大唐的江山。
第一、潼關兵敗後的形勢。哥舒翰兵敗潼關,東西對峙之勢已成。天下形勢立刻明朗起來。原來以為朝廷可以反制叛軍的觀望者,很快就分化了。有人認為胡人已經勢不可擋,甚至認為哥舒翰兵敗也是一個陰謀。這種大有人在,包括偉大詩人杜甫,自然還包括唐玄宗本人。於是他們絕望之下,決定進入四川,下一步則是等待第二局南北朝。這不僅是倉皇出逃,還是一個歷史選擇。
安史集團的軍事戰略是擊中要害的,它分為三路進軍,每一路都有清晰的目標:一路從太行山隘口進攻朔方,人數約10萬人,目標是進入「六胡州」養馬場,並動員當地的中亞人加入叛亂。一路向南進攻淮南十四州。淮南是唐朝對外貿易的中心地區,攻佔淮南,則唐朝財力即不復存在。一路由安祿山親自統領,進攻潼關,直入關中。三路軍隊只有安祿山本人這路戰果最理想,北路軍被郭子儀阻擋在井陘口,南路被阻擋在著名的睢陽。當哥舒翰兵團敗北之際,軍事形勢並未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第二、太子登基的時刻和基礎。如果朔方方面沒有前期表現的話,太子的選擇還可以說存在較大風險,但郭子儀主動防禦井陘口的行動證明:朔方軍不會參加叛軍。這時進入朔方,組織西北軍力決一死戰,還是存在不小的勝算的。唐玄宗為何沒有選擇這步呢?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資治通鑑提到,太子在靈武登基後招募軍隊,朔方和河西父老感念太宗恩澤,才願意送子弟加入王師。這裡應該是很隱晦的說法,據大量出土墓誌,當時的河西、朔方定居著大量中亞人,他們實際上還處於“薩寶自治”之下,屬於國際性社群,其政治態度確實難以準確判斷。
假如太子與玄宗一起去了成都,這些胡人就沒有其他選擇了。他們至少會採取中立態勢,從而讓安史騰出兵力削平整個北方。所以,這是極其危險的時刻。郭子儀主動佈局太行山防禦,又極力支援太子,是挽回大勢的根本舉措。稍有遲疑,這種機會就不復存在了。太子一旦登基,大唐的餘威和對胡人的恩澤,就促使朔方、河西的實力派重新評估形勢,至少在安史集團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前,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李亨作為唐孝宗的兒子,又身為太子,雖然說早晚都會繼承皇位,但是這個“早晚”相差的時間可是說不準的,而且區別也是很大的,真的等到中年時再繼位的話,雄心壯志也就被磨得差不多了。而且李亨對於權勢的控制,從小就是耳濡目染之下很是精通了,這在之後唐玄宗回宮後就被軟禁起來,怕他有復位的心思還派遣人前去監視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在這種時候選擇“篡位”,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第三、保護大唐的江山。可能這一點會有些朋友比較疑惑,為什麼都“篡位”了,還說是為了保護大唐的江山呢?其實原因是很簡單的,因為當時的玄宗皇帝太過於寵幸楊妃、楊國忠,以及安祿山,這才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致使百姓流離失所,而且戰亂髮生的時候,竟然還帶著百官逃跑,這是玄宗皇帝的失敗,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正因為如此,才會發生了馬嵬坡兵變,讓玄宗皇帝不得不殺了愛妃和寵臣。換一句話說,在這個時候他的皇帝威嚴已經喪失了,也正因為如此,群臣們才用戶李亨登基。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沒有威信的皇帝絕對是保不住江山的。
第四、肅宗-郭子儀的地緣戰略。郭子儀和肅宗的另一個有力措施,是果斷聯合回紇人。當時的回紇控制著蒙古高原,他們如果選擇支援安史,則朔方軍會被夾擊而亡。由於有了朔方這個穩固的基礎,加上河西父老的支援,回紇人也就先持觀望態度,觀望安史叛軍的進展。假如淮南被攻破,或者朔方軍遭遇重創,回紇人就不會那麼輕易支援郭子儀了。這些因素都非常微妙,幸運的是,安史叛軍始終沒有取得進一步戰果。於是,肅宗作為大唐秩序重建的象徵,其地位就日益鞏固。
回紇人便不再觀望,以非常有利的談判條件加入唐軍,形勢就扭轉了。說到底,太子在靈武登基,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正面和關鍵的訊號。它表明大唐秩序不會隨著叛亂而沒落,秩序重建是整個大區域裡各方勢力的唯一正確選擇。所以說,李亨這種不能叫篡位。它是李隆基放棄大區域秩序,專注機會主義投機的有力反制。而且,李亨的成功也說明唐朝的大區域秩序是存在廣泛認同的。摧毀這個國際秩序,將會不得人心,連安西以外的阿拉伯人都象徵性的表示願意支援平叛,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以上就是太子李亨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要篡位的原因了,一方面是玄宗皇帝確實失去了威信,一方面是李亨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想要早日掌控權利,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保住大唐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