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籬南山534
-
2 # 羅爾斯正義
個人認為,從“義”與“利”的二分法來分析、看待道德全部,並不見得合理——可能既侷限了視界,又束縛了思路。孔子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詩性成分過高,幾乎就是預設與公設。
為此,筆者想大膽的假設:或許道德就是功利主義的一部分。文明之前,是原始慾望。文明以後,只有功利主義——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功利判斷。
先說原始慾望。這種慾望從遺傳而來,是一種本能,思維沒有“可能性”的存在,人類和所有動物一樣,根據本能行事。例如:非洲新獅王咬死前獅王,殺死前獅王的後代。幾年後,它又會被更年輕的公獅子咬死、咬碎,它的後代也難逃一劫,這種現象週而復始迴圈不斷,人類覺得這是動物的正常屬性;而功利主義,是人類進化出“怎麼做,可能會更好”的思想機制,並開始用這種機制計算、指導具體行動。這種可能性,是文明的起源,也是道德的誕生。如上例:如果是人類帝王為了權術殺子女、殺大臣,就會受到一致地譴責——殘暴。原因就是我們認為人類(帝王)有更好地選擇、道德地選擇,但是他沒有選,而是走了一條原始慾望之路。如果上述假設成立,道德的本質就可以歸納為:人們認為有更好的方法,能讓某件事變得更好——無可否認,這是一種計算。
道德還有一個“普遍性道德原則”的概念。康德鑑於道德一旦具體化就會產生邊界與困境,提出了拋棄具體的道德定義,而是制定“普遍性道德原則”概念——例如誠信這種道德,面對敵人的審訊,如果還一五一十的供出自己部隊的佈防情況,顯然是一種道德困境——康德認為,只有大家設身處地都認為這件事該這麼做,才是道德的。康德的這種思想有盧梭的“公共意志”的影子;孔子認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的“普遍性道德原則”。但是,面對大千世界的無數種生活情況,“普遍性道德原則”也有侷限性,並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例如在民族大義面前,所有人都認為應該捨身取義,但真叫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去死,就是道德嗎?康德也說,人只能是目的,而絕對不能僅僅是條件;義務論也有侷限性,因為動機為善是一個主觀判斷;孔子的理論,也有人認為“勿施於人”既有自己不這樣對人做,也有以自己價值判斷為真理,強迫別人不這樣對我做的弊病——無論何種“普遍性道德原則”,仍然有困境,也還是不斷的利益、得失計算。
綜上所述,或許義(道德)與利(功利主義)有以下特點:一是要人類認識到除了按本能、慾望行事,還有“更好的選擇”,然後試圖把這種選擇固化、規章制度化。二,這兩種選擇的本質是一樣的——怎樣做才能更好?這必然包含兩種不同方法的計算、衡量,研究、分析,最後試圖用等於、大於、小於來做出判斷,也就是功利主義。三是道德和認知有關,有認知深度、傳播範圍甚至基因差異的區別,因人、因群、因地、因國而異——道德既是原則(人群中“共識”的最大公約數),也是複數(每個人因各自不同,有不同的“怎麼樣才能更好”的認識),還是變數(因環境變化而變化)。
-
3 # 末學王五
君子取於義,善財當然可以養人了;如果錢財來的不善,那就叫不祥之財,帶有災禍,當然不能要了。小人他沒有這麼高的智慧,見利忘義,所以當時你看他得了,可是後面的災禍他躲不掉!平安是福,健康是福,這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幾個人真能明白?真能做到?不容易啊!
-
4 # 華北隕石
每個人生於世間,不管是功名利祿,還是貧窮卑賤,都是一生,上述這些東西全部是外在的東西,頂多是人們生存的道具而已,其實真正重要的是人的智慧,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去為人處事,才是一個人立足於世界的根本。
見利忘義乃小人之行為,重義輕財的做法才丈夫之舉。君子重義捨得有道,小人看利不擇手段。從古至今成大事都是重情重義者,而一個小人只看眼前之利,往往一事無成。有很多君子重義的歷史故事,大家應該知道。
當今社會,也有很多重情義者,往往這些人都獲得公眾認可,大家尊重他,支援他,反而幫助他,使他取得成功。而一些混進行業內只重利的小人,哪裡會有長久?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大家身邊也不缺這種人見人恨的人。君子與小人都是人,誰是誰非有公論,捨身取義太難得,唯利是圖不可從!
當年趙藉身為人臣殺其君晉平公三家分晉孔子曾有名言‘小人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孟子教育後世子孫;君子棄利而捨身取義,為所當為!如何看待在利和義的選擇?
回覆列表
君子共利,不以利和,無利亦同心,小人擅利,必以利聚,利盡則人散。義利一體,義為大利,君子捨身取義,棄小而求大,是智是勇,小人見利而忘義,因小而失大,是貪是愚。小利難比大義,貪愚怎及智勇,是以君子常流芳百世,小人多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