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沙雕運營
取消兩年一審和大賣有直接關係?會不會大賣決定因素有很多。
核心點:
1、國民口袋裡要有錢。
2、車的質量要過關。
3、價效比合理
沒有這三點,就算10000000年一審也是卵的
-
3 # 小小巖哥
MPV是否大賣和兩年一審沒什麼關係,主要取決於大家對於MPV的用途和觀念。買MPV的消費者除了公司接送客戶之外,一般都是對車輛空間和座位數量有剛性需求。但是很多人對於MPV的認知還侷限在“麵包車”的範疇,覺得開一輛MPV出門沒有其它車有面子。甚至很多人連MPV和麵包車的區別都不知道。但是MPV車型在香港和澳門等地MPV卻非常流行,很多商業大佬和明星,都願意坐著MPV出行。MPV目前在國內非常適合“二胎家庭”夫妻和兩個孩子,外加父母,可以同時坐在一輛車出行。但是按照目前的生活壓力和消費水平,真正敢要二胎的家庭畢竟是少數,一個孩子都能把夫妻的積蓄榨乾,更別提兩個孩子了。所以如果是一個孩子的家庭,一輛空間大點的SUV完全可以勝任,如果對出行和生活品質要求不高,轎車也沒問題。可能是因為微面車型給華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導致大家很容易將微面和MPV車型聯絡到一起。MPV那種箱型的車身造型,很多覺得不上檔次,很多人覺得尺寸長的轎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豪華車。豐田alphard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很多人跟不關心alphard的實用性有多強,更不關心它的乘坐感受有多舒服。就是覺得這個車太貴,不值這個價,一輛MPV憑什麼賣100萬?也有人會用alphard在國外的價格,來和國內的售價作比較。覺得alphard在本土賣的很便宜,結果到國內搖身一變成了百萬豪車。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奧迪A8在國外賣的也比國內便宜很多,賓士S Class在國外的價格也沒國內這麼貴,為什麼大家不質疑這兩款車型的售價?很簡單,因為是豪華品牌,因為這兩款車都是華人心中的“真豪車”所以別說賣100萬了,賣200多萬的賓士S邁巴赫,照樣有很多人買。巖哥的觀點:決定MPV車型銷量的並不是兩年一審,而是大家對於MPV車型的認知,以及需求。有多少人每天都能用到車輛的第三排座椅呢?第三排座椅基本也就是週末帶家人出行的時候才使用,那麼如果對於七座車型和乘坐空間,沒有剛需的消費者,相信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一輛SUV。
回覆列表
影響MPV銷量的原因有三點:審美、油耗、車檢,重點在於前兩點。
七座車和五座車在年檢上的區別僅僅是前四年多出兩次上線檢測,在其他方面包括通行費都沒有任何不同。而兩次年檢的費用不過五六百元,相比七座佈局帶來的實用價值,這點開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真正影響MPV銷量的是審美和油耗。
審美很好理解,華人曾經的理想車型是轎車,兩頭扁中間圓這是轎子的形狀,結合傳統文化的審美三廂轎車是曾經地位的象徵;之後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SUV二次征服華人的普遍審美,高大陽剛的造型確實很有眼緣。
之後才是MPV的進入,但同步輸入的還有微面,這兩種車型一大一小但非常神似,在汽車文化普及率很低的年代MPV等同於麵包車,刻板偏見久而久之的形成一致延續到今天,所以MPV對於大部分汽車消費者還是很難接受的。
之後隨著車型的多元化,以及多座位剛需的市場需求加大,MPV逐漸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但油耗又成為硬傷,MPV有三種類型,各自狀態如下:
1、麵包+MPV,空間充足但廉價感十足,比如某駿和某尚,這一類車銷量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車型技術普遍落後導致的高油耗,這一類廉價車銷量急劇下滑。
2、小型平開門MPV,代步車型如某MAX和某6,這一類車動力充配、內飾精緻、油耗也比較適中,但空間狹小,作為MPV乘駕舒適性只能算中等水平,接受度雖然不差但作為MPV並不夠純粹。
3、中大型側拉門MPV,知名度較高的當然是GL8,其次是中國產的瑞風風行大通一類,這類車的普遍特點是油耗極其高,動輒15升起步的油耗一般家庭是難以承受的。
MPV車型自身存在很多不足,銷量持續下滑不是年檢的問題和不是市場不認可,只是因為沒有足夠平衡和優秀的產品。
能體現大空間實用性舒適性,又能兼顧適合家用的油耗,只能等待PHEV技術的MPV了,只要價格合理MPV也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