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悠我心愛葡萄
-
2 # 塵海浮萍
看具體怎麼比較了,一部作品出名自有它內在的價值。在某些方面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俄狄浦斯弒父娶母是人性本性惡的呈現,同樣駱駝祥子坎坷的人生也是體現了各種人性罪惡。所以從內涵思想揭露的問題方面,這兩部也是可以比較的。
-
3 # 枯禪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創作的,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也是古希臘悲劇的典範作品,表現了人類與命運抗爭的故事。《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作家老舍的長篇小說,描寫了老北京的人力車伕祥子試圖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後卻歸於幻滅的悲劇人生。從作品的體裁來說,一個是戲劇,一個是小說,不具備可比性。但是,兩部作品都寫到了人的命運以及主人公與命運的抗爭,從兩位作者如何來表現命運的角度,可以做出比較。這也是比較文學所研究的一類課題。
《俄狄浦斯王》創作於二千四百多年前,而《駱駝祥子》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兩部作品的時間跨度達二千多年,這就決定了古希臘人和現代都市的小市民對於命運的看法必然存在具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就導致了作家在表現主人公的人生經歷的時侯具有不同的表現手法和故事安排。
按照亞理斯多德的定義,希臘悲劇描寫的是嚴肅的事件,目的在於引起憐憫和恐懼,從而達到人類情感的淨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遇不幸,悲劇的衝突便成了人和命運的衝突。因此,希臘悲劇的主人公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無論主人公如何逃避,結局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古希臘的世界裡,人類的命運都是天神註定的,只是人們不知道細節,也不能改變結果。《俄狄浦斯王》便是描寫了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忒拜國王拉伊俄斯求得一個神諭,說由於他自己早先先的罪惡,他的兒子命中註定要弒父娶母,拉伊俄斯因此拋棄了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俄狄浦斯。這個嬰兒被科任託斯國王波呂玻斯收養。俄狄浦斯長大後,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就盡力去逃脫這種詛咒。在逃往忒拜的路上,一時動怒打死了一個老人,而這個老人正是他的生父。到最後,他因幫助忒拜人解除災難而被擁戴為王,娶了前國王的遺孀為妻,而這位王后卻是他的生母。無論俄狄浦斯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命運的擺佈。他最終承認命運是無法抗拒的,悲憤欲狂的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並放逐了自己。
這部悲劇描寫的是個人的堅強意志和英雄行為與命運的衝突,表現了善良的英雄不可避免的毀滅。但是,俄狄浦斯在已經註定的命運面前,並不是俯首帖耳,而是奮起反抗。雖然他最終並沒有擺脫命運的安排,但他的英雄行為非常壯烈,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決不被苦難征服的樂觀主義精神。
《駱駝祥子》的故事情節相比要簡單的多。祥子是來自鄉村的農民,最初靠租賃別人的洋車維持生計,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做一個高階車伕。憑著強壯的身體,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這個理想。可是,在那個兵慌馬亂的年代,不到半年,他就被逃兵擄走,失去了自己的車子,只牽回了三匹駱駝,得了個駱駝祥子的外號。祥子並沒有灰心,依然不屈不撓地拉車攢錢,想要東山再起。可是,還沒等買上車,他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最後,他以與虎妞結婚為條件,終於實現了買車的夢想。可是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祥子又一次人車兩空。接連遭遇命運的打擊,加之他喜愛的小福子也死於非命,祥子再也難以鼓起生活的勇氣,終於墮落成了城市垃圾。
老舍透過祥子的命運,揭示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下層人民的壓榨和對小人物生活空間的擠壓。小說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走下坡路,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走向絕望。整部作品籠罩著一種悲涼的氣氛。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劇裡,命運是早已註定了的,但生活還得繼續,主人公的抗爭是悲壯的,也是積極的。命運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是一道跨不過去的坎。雖然現代人的命運並非上天註定,但每個人所處的社會階層和環境,決定了你能過怎樣的生活。如果要改變這一點,那麼你註定也要和命運抗爭。祥子抗爭過了,卻是一個悲劇。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呢?和命運抗爭,你得有英雄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能夠接受失敗的心胸,還有能夠改變命運的能力和智慧。
回覆列表
俄狄浦斯王,取材與於希臘神話,講述了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是希臘悲劇!
而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是現實主義作品。
如果拿歌劇比較的話,可能就是舞臺表達方面了,其他的真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