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芝麻育兒

    沒有找到糖果對嬰幼兒的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相關資料。但是這裡有一些有關孩子喝飲料容易造成的風險,分享一下:

    天氣熱的季節裡,我們很容易攝入自己並不需要的糖。兒童正常應該不能超過他們每日攝入總能量的5%,也就是5-8茶匙的糖(每茶匙4克左右)。而每天只要喝一瓶檸檬飲料,就超過了正常的全天糖攝入量。這類飲料的糖含量是9茶匙左右。長期飲用大量加糖飲料的孩子存在肥胖的風險+糖尿病的威脅,就像近年來鹽攝入超標的孩子們增加了血壓高的風險一樣。偶爾喝點甜飲料是可以的,不過應該儘快漱口刷牙。這些飲料裡不需要的很多東西,除了大量的糖之外,還有會腐蝕牙釉質的檸檬酸,人造香料,合成食品染料,以及增稠劑和穩定劑等新增劑

  • 2 # 寶媽省錢小能手

    糖的危害經常被我們忽視了,一方面,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越吃越多吃上癮,肚子飽了都還想繼續吃;另一方面,糖對體內激素的影響,還表現在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煙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結果就是,越吃越上癮,越上癮越吃,最終吃出很多身體上的毛病。

    而且糖的危害還被專家刻意隱瞞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飲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是“罪魁禍首”,換言之,“高糖”與我們現在避之不及的“脂肪”的危害是並列的。

    但是為了糖的市場銷售,糖業協會花錢給糖“洗白”。他們收買了最牛的人——哈佛醫學院的幾名教授,在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上刊登“糖無害、脂肪有害”的文章。

    在這波窒息的操作下,糖順利被洗白,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儘管有無數的人因為糖而死去,但糖的危害都沒有出現在學術文章和官方膳食指南里,飽和脂肪則倒了大黴,獨自承受罵名……

    糖之危害 顛覆你的認知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過23個國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就得出一個令世人驚訝的“嗜糖之害,甚於吸菸”的結論。

    這項調查還提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們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10~20年。

    你可能在想自己平常沒有怎麼吃糖,也控制了孩子少吃糖,其實我們還是會吃掉很多隱形的糖,比如,喝一罐330毫升的可樂,就能攝入約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攝入約45克的糖;幾塊甜餅乾含糖約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大量的零食、飲料中都添加了大量的糖分,這也就是家長說孩子沒有吃多少東西,怎麼還是一直容易發胖的原因。

    50年的騙局在2016年被哈佛的學者在前輩的信件中發現,一些機構因為利益關係影響了營養學甚至科學研究,希望家長引起高度重視,減少孩子糖分的攝入量。

  • 3 # 寶媽PLUS

    對嬰幼兒喂糖果確實需要注意

    小於6個月的小寶寶只能代謝乳糖、蔗糖等簡單的糖,所以只能吃奶;媽媽只要哺餵寶寶母乳或配方奶粉就可以了,肯定是不能餵食糖果的。

    半歲以上的嬰兒開始分泌澱粉酶,初步具備消化多糖澱粉的能力,因而4~6個月時,父母要及時為寶寶新增輔食。父母要儘量為寶寶自制輔食,儘量少讓寶寶吃成品食物。在購買成品輔食時,應儘量選擇低糖或無糖食品,也不宜食用糖果。

    1-3歲的寶寶,每天攝入人為新增到食品中的糖在10克左右為最佳,不要超過20~30克。像糖果、甜點、冰淇淋、甜飲料等高糖食品,可以用作對寶寶口味的調劑而偶爾食用,但不能天天吃。 要讓寶寶充分享受糖果帶來的好處,而同時避免不良情況發生,這就需要控制糖的用量。

    雖然吃糖果可以讓人的心情愉悅,補充人體所需的糖分,但它有很多壞處:可影響食慾,可引起肥胖,食用過多可影響牙齒和骨路的發育,常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過量可能增加胰腺負擔,因此家長必須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乙肝肝硬化吃著藥,怎麼頭上臉上每天就像有小蟲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