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離相如如

    這事如果只是在《莊子》中有記載,那肯定早被後世儒生否定了!但是在《論語》中也有明確記載,這事十之八九是真的!但所有記載都語焉不詳!《莊子》說的是孔子向老子問禮與仁義之事,但以莊子寓言式的文風,也只有五成的可信度!

    孔子把老子比喻成龍,是不是讚揚難說,但肯定不是貶意!在孔子見老子時,應該孔子不算太老,思想見識也未成型,在那麼時代遇見老子,好比一箇中學生遇見北京大學或哈佛大學的校長,老子的見解學識遠出孔子所料!需要兩三天來消化這次談話,仍然無法完全理解,那是有可能的!但無疑,孔子是很好學的!這次見面,對孔子內心的震動也是很大的!

    如果夫子在五六十歲以後,再見到老子,也許就不會如此驚詫了!

  • 2 # 原點E家學苑之財商

    孔子拜訪老子的次數及確切時間不大清楚,從孔子弟子和莊子記載來看,應該是有四次之多。

    孔子拜訪回來幾天不說話(孔子是個性情中人經常如此,比如三個月不知肉味,屬於愛發呆的人),說老子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徹底被折服,這個時間應該是在孔子30幾歲時。老子大孔子20歲的樣子(分別是公元前571年和前551年),所以,應該是在他周遊列國之前,這個階段,其實是孔子思想最糾結的時候。

    我們推測的原因有二:

    一是孔子這個階段把周禮作為學說的根基,把文王之治作為政治理想,正式躊躇滿志想要實現政治理想的階段,從年齡上來看,也是非常符合孔子的心智;但拜訪過老子,發現自己的學說,跟老子講的在根基上是錯位的,而他明明又知道老子講的是正確的;對孔子來說,這個糾結和思考需要三天就太正常了,應該說,他的學說脫離道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二是孔子堅持政治理想和堅持真理間矛盾的結果,使實用主義的倫理學和禮儀之學最終成為了孔學的根基。

    這個分流對於中國文化史而言至關重要,本來,文化的道性河流融合俗世政治之學(老子在《道德經》中對聖人治世論述頗多,而且充滿智慧),中國文化可能在道家的道路上會一路暢通;結果,孔子思考的選擇是周文王的禮儀,這個偏離了大道的仁義之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治世之學,把中國社會帶進了非常大的文化損耗之中(當然,這也說明孔子這幾天的思考是很有成績的);

    孔子選擇了一條為統治者建立規範的政治之路,儘管他的時代政治之路沒有成功,但他的徒子徒孫成功的把儒學推到了正統地位。所以,這三天很難說是中華文化之幸還是文化磨難的開始;

    老子兩個學生,一個孔子,一個莊子,他們每個人偏離到道家的一端,一個進入到末節的仁義道德,一個進入到生命的歸隱自由;自此,這兩條偏離的河流(後人叫做儒道互補)相互交織和攻擊,兩個學生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命運。

    老子很智慧,作為文化的根源也非常的宏大和深遠,他的學說的包容和真理性到現在還在不斷被證明,但是,客觀的講,老子選的兩個弟子學生可真的不怎麼樣,一個過於追求功名,一個過於把功名當糞土,道之不道久矣!

    希望我們能夠進入的是一個正本清源的道的時代。

  • 3 # 紹興李珍

    孔子拜見老子,為何回來三天不說話?

    感恩邀答:

    這個問題在電腦中有顯示,手機上沒顯示。

    孔子的著名論點《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與“眾生是佛”沒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孔子是拜所有的人為師,善良的,拜而學之;不善良的,拜而遠之。當然,最好的老師是拜周公。

    所以無論是拜見老子、拜見七歲神童項橐(tuó音佗)或者“子入太廟,每事問”。在筆者看來,都沒有什麼分別。是後人有分別心,非要分出高下的心理作祟。

    一個教育家,必須知道各類人的所思所想,才能引導到“仁”的位置。一個思想家,必須有敏銳的思路,讓各種學說透過過濾,尋求最為妥當的辦法來解決人世間的各類糾紛。在思索的過程中“三天不說話”不足為奇,至於是不是在拜訪老子後,也就不必管他。網上的公元前538年的一天,純屬一家之言,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離傳聞的日子只差13年,孔子可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

    文化本來是上層社會統治黎民的軟武器,孔子是中華第一個把文化下移、繼往開來之人。現在網路發展,知識大爆炸,智慧重新熔鑄,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必須獲得先機,這樣可以讓民族走得更遠一些。敬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腫泡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