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彌勒
-
2 # 象眼觀天下
第一,現在談石油枯竭可能還有點早,我們現在只能說陸上石油比較難有大發現了,但是海上石油,尤其是深海油氣資源現在還是空白。未來海上油氣資源開發是一個大趨勢。第二,石油枯竭前,石油價格會畸高,導致石油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較高成本的替代品將成為可能。
實際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石油的替代品,比如生物乙醇技術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不過就是熱值低,相應的成本高一些,同時可能導致食品價格高。但是如果石油成本上升到不可接受的地步的話,市場的力量足以讓各種生物乙醇替代燃油。
第三,油價的畸高,還會促使其他能源研發,比如電動力、天然氣、地熱、可燃冰、煤層氣、核能的大力開發。在科幻一點的未來,即便沒有常溫核聚變技術,周邊的行星、衛星上也有可供開採的能源,比如土衛六上遍佈液態甲烷。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六麗姬亞海,它是土衛六表面第二大液態海洋。最新勘測結果顯示,麗姬亞海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如果人類能到了開採這種衛星的地步,那麼能源問題不是一個問題。
所以,現在人類面臨的其實不是能源枯竭問題,而是廉價能源逐漸枯竭問題,如何開發出的新的廉價的能源,才是人類未來的課題
假設石油枯竭,那就只能是異想天開的假設了——因為以我們目前的開採技術和開採程度, 根本不可能達到100%的石油採收率。故而,閣下的這個假設其實是危言聳聽的純想象性假設,沒有有效的科學依據作為合理支撐。
這個問題忽悠忽悠外行人還說的過去,對於俺這在石油戰線上打拼煎熬的老石油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製造聳人聽聞的噱頭而已。
我們知道,石油是一種地下資源,被上升到國家戰略物資的高度。而且,石油作為一種資源,其生長是按照漫長的地質年代計算的。就是由於地殼變遷,形成了諸多圈閉性地質構造和斷裂帶,從而滋生出這種被稱之為“黑色血脈”的戰略物資。
以我們目前擁有和掌握的石油開採技術,根本不可能100%地將地下的石油全部開採出來。按照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程度來開採的話,最高的採收率將將能達到六成,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將地下60%的石油透過開採輸出到地面,其餘的部分依然沉積於地下岩層孔隙之中,儘管我們採用了水驅動、火驅動等各種助力開採方式,都不能全部採出。
但也不可否認,石油這種物資,其滋生蔓長是要很長的地質時間的,並不像我們心目中想當然的那樣,隔個三五年就會再冒出來。我們現在所開採的石油,大多沉積在白堊紀、玄武紀的沉積岩當中,其生成階段要追溯到很久遠的地質年代,距我們今天已經杳距千萬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題主所言的石油資源枯竭似乎有些道理,因為其生長期實在太漫長了,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再生出來,而我們採出一點兒就會減少一點兒。
其實,國家早就在探討和跟進資源性戰略物資開採轉移的新方向,也正在逐步移位於目前可採程度高、採出成本低的戰略物資,作為替代效能源。比如可燃冰等。當然了,石油的開採也一直沒有止步。
但無論如何,石油枯竭說還是很能蠱惑人心、聳人聽聞的,對於不明就裡的人們來說,不啻是一場震裂度巨大的心裡地震,使人們變得憂心忡忡,杞人憂天——
石油枯竭說,可以適可而止,壽宗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