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了鹿角的兔子
-
2 # 文化獨佳談
為什麼西門慶妻妾最多,就是李瓶兒一死,他格外瘋癲?先是嚎啕大哭,跳得有三尺高,叫的話不成體統,但胡言亂語,尤見真心:“我的沒救的姐姐,有仁義好性兒的姐姐!你怎的閃了我去了?寧可教我西門慶死了罷。我也不久活於世了,平白活著做甚麼!”
嗯,首先自然是有皮相,美麗嬌柔。西門慶見多識廣,都要讚美她“好個白屁股兒”,潘金蓮聽了吃醋,還特意把全身抹白來對抗。
本來是花子虛的老婆,被西門慶偷情得來,多麼刺激,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多一層動人處。而且過來途中,還經歷了得而復失,最後復得的心路歷程:李瓶兒一度嫁了蔣竹山,讓西門慶覺得大怒。最後李瓶兒還是歸來了,而且態度溫婉。這種別人的老婆眼看要成自己的忽然又成了別人的最後終於成了自己的,一波三折,怎麼讓西門慶不“滿心歡喜”?
不只嫁過來,還帶了大筆的錢——花子虛還沒死呢,她就胳膊往外拐撒過來不少錢。金錢未必能製造愛情,卻能把愛情裝飾得金光璀璨,怎麼讓西門慶不“滿心歡喜”?
而且,還生了個大胖兒子!生完兒子,西門慶就當官了!這麼個福寶貝兒,怎麼讓西門慶不”滿心歡喜“?自從有了孩子,跟李瓶兒在房間裡天倫之樂,潘金蓮只能氣得雪夜調琵琶了。
臨了,吳月娘是當家的得有大娘的款兒,潘金蓮是刁鑽,孫雪娥是狹刻,孟玉樓貌似呆萌但自有主意。李瓶兒呢,原是樑中書妾,見過場面;嫁過花子虛,見過錢;大戶人家出身,不比清河縣的姑娘們小地方人。對別人不說,對西門慶,真是溫婉柔和,死心塌地,從頭到尾,對上對下,沒什麼是非。
丟了蔣竹山嫁過來時,對西門慶一番“您是個天,他是塊磚;他哪裡能與你相比,你就是醫奴的藥”這些話兒,最貼著西門慶的心思。西門慶也不是白痴,精明著呢,也知道潘金蓮、宋惠蓮們都不是省油的燈,所以格外愛李瓶兒。願意的話,去統計下:《金瓶梅》裡,“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的段落,怕與李瓶兒相關最多。
但是……這玩意算是愛情嗎?
-
3 # 王莉de語文時光
西門慶,李瓶兒是《金瓶梅》中的人物。《金瓶梅》這本書,曾被幾歲就發表詩歌,並且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的才女田曉菲稱作是一本可以與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或者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相比肩的一本書。
1、得來不易最珍惜
李瓶兒在西門慶眼裡美麗嬌柔。本來是別人家的老婆,是偷情弄過來的。心理學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得來不易,夠刺激,夠新鮮,“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就描述的是這種情況。那麼,李瓶兒自然就多了幾分動人之處。而且期間又多了波折:得而失,失最終有得,這就好比一件心愛的寶貝,本來捧在手心,突然眼睜睜失掉,心情從沸點一下子降到冰點;接著由於種種努力或者別的原因,失掉的又重新回到手上了,想想看,對於重新得到的,那種心情,那種重視程度顯然與以往愈發的有所不同了。
2、發財生子升官走好運
李瓶兒跟了西門慶,不僅人給了西門慶,還帶來了大筆的錢財,還給西門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自從小子降生,西門慶走了狗屎運,還當了官。
李瓶兒自己人漂亮不說,也很聰明。她待西門慶極盡女人的溫婉柔和,她說“您是個天,他(原來的蔣竹山)是塊磚;他哪裡能與你相比,你就是醫奴的藥”。乖乖啊,這話說得掏心掏肺,透肉透骨髓,正貼西門慶的心思。
從上面這三點來說,西門慶雖然擅長於雞鳴狗盜,對於男女之間的那點事兒,後人評說只能“呵呵”。
但對李瓶兒確實是動了真情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他們之間的尋常夫妻情分。
-
4 # 秋醬
西門慶的六個老婆中,他最喜歡的是李瓶兒,這是《金瓶梅》的讀者們共同的看法,那他為什麼只對李瓶兒動了真情呢?
我個人覺得他們跟世間所有普通男女一樣,所謂真情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種事,在西門大官人這裡是不存在的。
1、李瓶兒貌美,且好風月眾所周知,西門慶和李瓶兒兩個人是偷情,並非光明正大的戀愛。
李瓶兒是西門慶的兄弟花子虛之妻,就住在西門慶隔壁,他第一次見李瓶兒的時候就驚為天人,書中寫道:
那西門慶三不知走進門,兩下撞了個滿懷。這西門慶留心已久,雖故莊上見了一面,不曾細玩。今日對面見了,見他生的甚是白淨,五短身才,瓜子面兒,細灣灣兩道眉兒,不覺魂飛天外,忙向前深深作揖。
“魂飛天外”四個字很傳神地寫出了西門慶對李瓶兒的印象,在女人堆裡鬼混的西門慶,見到李瓶兒居然有這樣的反應,足以說明李瓶兒貌美,而男人對美女總是沒有抵抗力的。
西門慶和李瓶兒翻牆偷情之後,被潘金蓮發現,西門慶這樣在潘金蓮面前誇獎李瓶兒:
自此為始,西門慶過去睡了來,就告婦人說:“李瓶兒怎的生得白淨,身軟如綿花,好風月,又善飲。俺兩個帳子裡放著果盒,看牌飲酒,常玩耍半夜不睡。”又向袖中取出一個物件兒來,遞與金蓮瞧,道:“此是他老公公內府畫出來的,俺兩個點著燈,看著上面行事。”
李瓶兒在性方面為西門慶打開了新的大門,她還有一本花太監從宮裡帶出來的講房中術的書,兩人在這方面如魚得水。對於西門慶這種好淫樂的人來說,李瓶兒跟其他女人太不一樣了。
2、李瓶兒是個富婆李瓶兒是《金瓶梅》中最有錢的富婆,書中說她從樑中書府裡出來的時候帶了一百顆西洋大珠,還有二兩重一對鴉青寶石,花太監死後,還留了大量遺產給她。
花子虛出事的時候,李瓶兒一出手就是六十錠大元寶,共計三千兩,還轉移了四箱櫃蟒衣玉帶、帽頂絛環到西門慶家,都是值錢珍寶之物。後來李瓶兒嫁給西門慶,她的嫁妝有多少呢?書中寫道:
次日僱了五六副扛,整抬運四五日。
嫁妝都搬了四五天才完,還有獅子街一棟價值二百五十兩的房子。
李瓶兒有錢並不是西門慶對她動情的直接原因,但如果李瓶兒沒有錢,西門慶應該是不會娶嫁過蔣竹山的李瓶兒了,所以說西門慶娶李瓶兒的原因並不單純,他的確是喜歡她,但李瓶兒的嫁妝也是這場婚姻的助攻。
李瓶兒死後,西門慶的貼身小廝玳安跟傅夥計閒話的時候說:
他的福好,只是不長壽。俺爹饒使了這些錢,還使不著俺爹的哩。俺六娘嫁俺爹,瞞不過你老人家,他帶了多少帶頭來!別人不知道,我知道。銀子休說,只金珠玩好、玉帶、絛環、鬏髻、值錢的寶石,也不知道有多少。為甚俺爹心裡疼?不是疼人,是疼錢。
玳安說西門慶是不是疼人是疼錢,我覺得這是冤枉西門慶了,其實西門慶是真疼李瓶兒,如果疼錢,就不會眼睛都不眨地給她買價值三百二十兩的棺材了。
3、李瓶兒和西門慶之間日久生情其實在李瓶兒生病之前,蘭陵笑笑生對兩人的感情並沒有過多的著墨,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深情,是通過李瓶兒病中以及死後西門慶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對讀者來說,實在是有點殘忍,因為讀者到第五十多回才發現,原來西門慶這麼愛李瓶兒。
李瓶兒是患血崩死的,病重之時已經不能下床上廁所了,只能身下墊著草紙,氣味難聞,房中薰香去味,可是西門慶毫不在乎,還是每天去看李瓶兒,為了讓李瓶兒好起來,西門慶請了一個道士來祛邪祟,這個道士跟西門慶說沒救了,告誡西門慶不可往病人房中去,不然會有災禍,但西門慶也不聽,還是去看李瓶兒。書中寫兩人最後的談話:
那李瓶兒雙手摟抱著西門慶的脖子,嗚嗚咽咽悲哭,半日哭不出聲。說道:“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頭相守,誰知奴今日死去也。趁奴不閉眼,我和你說幾句話兒:你家事大,孤身無靠,又沒幫手,凡事斟酌,休要一衝性兒。大娘等,你也少要虧了他。他身上不方便,早晚替你生下個根絆兒,庶不散了你家事。你又居著個官,今後也少要往那裡去吃酒,早些兒來家,你家事要緊。比不的有奴在,還早晚勸你。奴若死了,誰肯苦口說你?”
西門慶聽了,如刀剜心肝相似,哭道:“我的姐姐,你所言我知道,你休掛慮我了。我西門慶那世裡絕緣短幸,今世裡與你做夫妻不到頭。疼殺我也!天殺我也!”
從李瓶兒留給西門慶的遺言可以看出,李瓶兒是真心體貼西門慶,她說:“你家事大,孤身無靠,又沒幫手。”這句話在西門慶死後倒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西門慶偌大的家產,死時卻無人可託付,只能將女婿陳敬濟叫來叮囑一番,在西門慶死後,他的狐朋狗友一鬨而散,家裡迅速敗落。李瓶兒還說:“有奴在,還早晚勸你。奴若死了,誰肯苦口說你?”可見兩人平時就像尋常夫妻般談心,李瓶兒對西門慶也不像潘金蓮那樣一味曲意奉承。
第六十七回,西門慶和應伯爵在書房賞雪,畫童兒拿了牛奶子給西門慶吃,西門慶沒吃,應伯爵吃了,西門慶說自己近來腰背疼痛,他對應伯爵說了這樣一席話:
西門慶道:“任後溪常說:"老先生雖故身體魁偉,而虛之太極。"送了我一罐兒百補延齡丹,說是林真人合與聖上吃的,教我用人乳常清晨服。我這兩日心上亂,也還不曾吃。你們只說我身邊人多,終日有此事,自從他死了,誰有甚麼心緒理論此事!”
可見李瓶兒平時對西門慶的飲食起居都很上心,這些細微之處都照顧得很妥帖,西門慶也是一個普通男人,天長日久,自然生出真心來。
所以我個人覺得,西門慶對李瓶兒,一開始可能只是耽於她的美色或者錢財,但後來西門慶做上官之後自己也越來越有錢,李瓶兒的嫁妝也不算什麼了,他對李瓶兒動了真情,是夫妻二人長期相處,彼此真心相待的結果。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侵刪。
-
5 # 布衣之徐
動情只在一刻。西門慶對潘金蓮如此,李瓶兒也不例外。
西門慶是個濫情的情種,對於經營生意和維護官場頗有一套的當地首富而言,有資本三妻四妾,也有本事到處留情。
怎麼才能宮鬥?當然要營造寵愛、嫉妒、惡毒,甚至你死我活,李瓶兒當然是扮演了貌似受寵的一方,而潘金蓮則給與有力回擊,這樣是不是才會更好看一點。
當然,西門慶是不是隻對李瓶兒動情,這對於一個以“一見動情,享樂人生”的西門大官人來說,只是個偽命題。在小說中反而是西門慶到潘金蓮屋裡的機會居多,在李瓶兒有身孕的一年中,潘金蓮在西門府幾乎承包了西門慶的家庭享樂,是不是也可以說,西門慶和潘金蓮是情深深,義濛濛?
要說西門慶對李瓶兒還有些感情,那是李瓶兒給西門生了個兒子,他當然喜歡的不得了,也會對李瓶兒和兒子多些關注和照顧,而其他屋的,包括潘金蓮,都肚子不爭氣,其他人不說了,潘金蓮肯定是不依不饒,羨慕嫉妒恨,不僅磕磣李瓶兒,還想著法想弄死李瓶兒的仔。
而西門慶只對李瓶兒動情,只能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了。
-
6 # Hello何耀
在吳月娘那裡西門慶感受不到情趣,潘金蓮只是把西門慶當工具和提款機,其他人只是屈服和順從。只有李瓶兒是讓西門慶感到有溫暖和靈魂存在的。
縱觀整部《金瓶梅》,西門慶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十分出色的人物,他一生孜孜以求的是金錢和女人,他懂得有了錢可以買通一切,就可為所欲為。
小說前大半部分,他超級無敵風光,腰纏萬貫家財,而且豔福不淺,走到哪裡,都有女人相伴左右。
但到了後半部分,讀者卻越來越能感受到他的孤獨。
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排遣不了孤獨,反而經常會更添愁緒。所以,在小說裡,西門慶其實比誰都孤獨,因為他一直沒能把握屬於自己的一份真感情。
你看西門慶,幾天沒有和狐朋狗友醉生夢死就煩悶,離了女人溫柔鄉就渾身不自在。他其實是不停地在尋找一樣東西,可以驅趕他內心的孤獨,而這個東西就是真情。這也是是這個花心男人最奇缺的。
直到李瓶兒出現,一切不一樣了。
一、雖無絕美之姿,但有冰雪之膚
和西門慶其他5個女人相比,李瓶兒長相就普通多了。原著對她的長相,只短短一句話:
生得白淨,五短身才,瓜子面兒,細彎彎兩道眉兒。
和描寫潘金蓮時那種長篇累牘的形容詞堆疊完全沒法比較,唯一一個成語“五短身才”還是個貶義詞。單論長相,李瓶兒的特點是“白淨”,所謂“一白遮百醜”吧。這“白淨”是讓她與眾不同的唯一外貌亮點。
“閱人無數”的西門大官人,恰恰就好這“白淨”。書中西門慶直接誇讚李瓶兒白得讓他 愛不釋手的地方不下四處,還有一次引起了潘金蓮的強烈妒嫉,賭氣把自己全身塗白以爭寵。
所以,李瓶兒的膚白,是從外在上捕獲了西門慶的心,先滿足了他的“眼緣”,這是兩人感情的開端。
二、身世坎坷曲折,但出身寶貴之家
除正妻吳月娘之外,西門慶的其他女人不是丫鬟就是妓女,只有李瓶兒出身相對高貴,為前樑中書之妾。
雖然李瓶兒早期的情感和生活經歷並不順遂,但一路下來她的個人資產反而越積越多。原著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她原是太師蔡京女婿——樑中書府上的妾,丈夫出事後,她攜“100顆西洋大珠,2兩重一對鴉青寶石”出逃。
後來嫁給朝中大太監的侄子——花子虛,當正妻,金銀細軟全入囊中:六十錠元寶,三千兩白銀,兩櫃的珍寶古玩,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以及一堆田產宅院。
所以從她一出場,就顯示出了和其他幾個女子不一樣的底氣。她既沒有吳月娘中規中矩的刻板,也沒有潘金蓮慾求不滿的貪婪。
至少在物質方面,她不但對西門慶無所求,反而一直是一種給予的狀態。僅這一點,其他幾個女人就遜色太多了,潘金蓮自不必說,另外幾個從本人到丫鬟,哪個不是對小到衣服首飾,大到傢俱銀兩,貪得如飢似渴?
而西門大官人,除了好色之外,本身也是貪財之徒加一個精明無比的商人,他對這一切能沒有感覺嗎?
同時因為出身大家,知書達禮,在見識和談吐上,也將整天廝混在市井之徒中、粗鄙不堪的西門慶檔次提升了不少。
從《金瓶梅》故事情節發展來看,西門慶雖然出身低下,但他內心還是有居官從仕的願望,而且最終也得以實現——暫且將此稱作西門大官人向上的意願和精神的追求吧。
這一點上,能真正理解和給予支援他的,除正妻吳月娘之外,也只有李瓶兒了。
三、本性向善顯溫情,母憑子貴集萬寵
如果說李瓶兒憑藉“白皙”滿足了西門慶的“視覺需要”,憑藉自帶的“富貴之氣”滿足了西門慶的“物質需求”,都算是是“皮囊之外”的滿足換話。
那李瓶兒生活中溫和,謙讓,以及對西門慶知冷知熱,則是觸及“靈魂”的溫暖和愛了。
吳月娘只有中規中矩,潘金蓮則是慾壑難填,其他幾個女人如同花瓶擺設,只是這幾個主角的背景的附庸罷了。唯獨李瓶兒,是讓“外表浪蕩內心孤寂”的西門慶感到踏實和溫暖。這便是照應開頭的,西門慶內心其實是孤獨的。
李瓶兒不僅無條件信任他,縱容他各種“奇怪”的癖好和需求;為他隱忍其他妻妾給西門慶省去很多家庭煩惱事;溫柔體貼地待他,不提出貪得無厭的要求。
作者借下人的口描寫過李瓶兒謙讓和善良:
“若說起六孃的性格兒,一家子 都不如他,又謙讓又和氣,見了人,只是一面兒笑,自來也不曾喝俺 每一喝,並沒失口罵俺每一句‘奴才’。使俺每買東西,只拈塊兒。俺 每但說:‘娘,拿等子,你稱稱。’他便笑道:‘拿去罷,稱什麼。你不 圖落圖什麼來?只要替我買值著。’這一家子,那個不借他銀使?只有 借出來,沒有個還進去的。還也罷,不還也罷。”——玳安兒《金瓶梅》
只有在李瓶兒這裡,西門慶才能感到真正地被尊重。在其他人那裡,不是有所求,就是迫於淫威。
更重要的是,為西門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西門慶在外風光無限,整天人五人六,整死別人像捏死螞蟻一樣輕易,但他其實內心比誰都恐懼和虛弱。因為他那麼多女人,卻都不能生孩子;任他家財萬貫,仍然後繼無人。
這在那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時代,是一個男人雖大的悲哀和失敗。雖然小說對此從來不曾著墨,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西門慶站在每個有兒子的人面前,哪怕對方只是即將被他整死的一個小奴才,他的內心也是矮人一等的!
這個悲哀和自卑,最終被李瓶兒徹底消除。從官哥兒出生那一刻起,西門慶擁有了足以對全天下大喊“我西門慶終於後繼有人了!”的底氣。
這種男人的自豪,當時所有人給不了,只有李瓶兒能給。從那一刻起,西門慶不再自卑和孤獨,李瓶兒是他心中唯一。
總結:
開始於“眼緣”,知書達禮又知冷知熱,能續西門家香火,不貪婪也不生事端,讓西門慶真正被尊重,被關愛,最終李瓶兒一點點走進西門慶心裡,喚起他最深藏的愛意。
在吳月娘那裡西門慶感受不到情趣,潘金蓮只是把西門慶當工具玩物和提款機,其他人只是屈服和順從。只有李瓶兒是讓西門慶感到有靈魂和精神存在的。
所以,最後心愛女人離去時,狂妄不可一世的西門慶,表現得如此“窩囊悲傷”,也是情理之中了:
“我的沒救的姐姐,有仁義好性感的姐姐,你怎的閃了我去了?寧可教我西門慶死了罷。我也不久活了,平白活著做甚麼!”
痛失所愛的西門慶,竟然不顧潘道士“不可往病人房裡,恐禍及汝身”的勸阻之言,不管李瓶兒死的時候身上血水淋漓,抱著屍體暴跳三尺多高,痛哭流涕,不住地哭喊“有仁義的好姐姐”。
這隻能是一種真情流露。
大家好,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崇禎版
-
7 #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一部《金瓶梅》在千人眼中有千種理解,透過那些過度誇張渲染的閨房之樂,可以看到世間人性善良與醜陋,也可以體悟到人皆有兩面性,並非所有好人只有好處,也並非所有壞人皆一無是處。
西門慶妻妾情人無數,可在妾室李瓶兒死後,卻不眠不休水米不進,當朋友勸說時,他竟大放悲聲痛訴“平時我又沒曾虧欠了人,天何今日奪吾所愛之甚也!先是一個孩兒也沒了,今日她又長伸腳子去了,我還活在世上做什麼?雖有錢過北斗,成何大用?”
也許有人覺得西門慶在演戲鋪人設,其實西門慶欺行霸市荒淫無度成性,又何曾有廉恥之心可言?他根本無必要演戲裝好人。
也有人說西門慶之哭是因李瓶兒帶來的鉅額陪嫁,其實西門慶無論是否痛哭,李瓶兒遺產皆屬其所有,甚至使用起來更痛快,他又何須哭呢?
有時再高明演技也演不出痛徹心扉的真情流露。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思念並非轉瞬即逝,《金瓶梅》中對此亦是長篇贅述,更寫到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思念,甚至引起妻妾吳月娘等人極度嫉妒了。可見李瓶兒已成西門慶心中唯有的那一絲夫妻柔情。
一,李瓶兒多金生子已先入為主,成為西門慶潛意識中吉祥符。李瓶兒首嫁樑中書為妾。樑中書乃當朝奸臣蔡京女婿,其倚仗岳父權勢斂財無數。後來李逵鬧東京將樑中書夫婦盡皆殺死,李瓶兒逃得一命並裹走樑中書部分財產,這也成了李瓶兒人生第一桶金。
隨後花太監選中李瓶兒做兒子花子虛的正妻,可這花太監厭惡兒子狂賭劣性,遂將家中財產皆交給李瓶兒掌管。由此花太監與花子虛死後,李瓶兒就成了坐擁萬貫家財的富婆。
世人皆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李瓶兒多金自有讓西門慶依賴的底氣,不像潘金蓮無錢無背景,唯有靠一味爭寵在西門慶面前刷存在感。
尤其是李瓶兒為西門慶生下長子官哥之後,西門慶看著滿懷抱的兒子,更是每日歸來都要到李瓶兒房中逗留。兒子是夫妻關聯的紐帶,三人其樂融融更易促進李瓶兒與西門慶之感情。
西門慶眼見李瓶兒進門後,西門家既迎來潑天富貴,又後繼有人了,怎不將李瓶兒視為旺夫旺家的吉祥符呢?
潘金蓮對此深為嫉恨,遂施毒計將官哥害死,致使李瓶兒鬱鬱而終。西門慶痛失李瓶兒與兒子,怎能不憂慮這是否西門家好運到頭的預兆呢?
二,李瓶兒用真情換得西門慶柔情相待。李瓶兒初嫁樑中書只為妾室,而樑中書因依賴岳父發跡,遂對原配蔡氏忌憚三分。蔡氏善妒不容樑中書接近女人,而樑中書偏又好色,於是蔡氏將曾被丈夫寵幸的女子盡皆殺死埋在後花園。
由此李瓶兒縱有千嬌百媚,也只得留在府外,每日還要心驚膽戰深怕蔡氏殺來。可想而知樑中書並未給李瓶兒帶來男人安全感,兩人感情淡漠,甚至那日李逵殺來,兩人大難臨頭各自飛去。可惜樑中書命喪李逵斧下,李瓶兒倒是逃出了虎口。
李瓶兒二嫁花子虛為妻,這花子虛雖說沒有納妾,只有李瓶兒一妻。可其整日流連在外只留李瓶兒一人在家,與守活寡沒什麼兩樣。
李瓶兒就是在這段感情空窗期遇到鄰居西門慶。而西門慶英俊強壯的男人魅力,正符合李瓶兒對男人所有的想象,遂兩人如干柴烈火瞬間點燃激情,明目張膽在一起了。
雖說後來花子虛因官司入獄,李瓶兒曾給西門慶大筆金錢去營救花子虛。可救人本花不了那麼多錢,實則是李瓶兒藉機賙濟西門慶而已。
花子虛出得獄來,早已察覺妻子姦情,遂開始暗中調查西門慶實施救援的賬目。李瓶兒聞訊大怒將花子虛氣病,後又將錢隱匿起來,不給花子虛治病,表現出了李瓶兒對花子虛陰狠毒辣一面。其實她也在盼著花子虛早亡,以便早日與西門慶名正言順在一起。
花子虛死後,李瓶兒本與西門慶約好擇日迎娶。可惜西門慶因親家突發事故,只得將李瓶兒之事放下錯後再說。
可是兩人並未有充分溝通,李瓶兒在約定日期苦等西門慶不來,自以為被男人耍弄,於是很快招郎中蔣竹山入贅,並資助其盤了一家藥店。
西門慶歸來一見李瓶兒竟嫁給窩囊的蔣竹山,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遂又前來謀求與李瓶兒複合。
本來蔣竹山就不是李瓶兒的菜,李瓶兒情不順遂整日責罵不休。今見心尖西門慶如王者歸來般,急於投懷送抱,立馬把蔣竹山掃地出門,並潑水為誓。
無論花子虛還是蔣竹山,李瓶兒都盡顯其冷酷無情一面,可是等她成為西門慶六姨太,卻將其所有溫順痴情都給了西門慶。
她不但出巨資給西門慶謀官,甚至對手下僕人亦是出手大方,總是給小廝跑腿小費,有時有人借錢不還也從不追究。也許這是李瓶兒愛西門慶惠及僕人吧。
我們再看西門慶其他妻妾,正室吳月娘素來端莊不解風情,絕非西門慶所愛。三房孟玉樓有錢卻知西門慶貪財,遂將錢財緊緊攥在手中不給西門慶分毫,與西門慶終有二意。
五房潘金蓮長得漂亮卻無身家背景,而且性格毒辣,昔日毒殺親夫武大郎都不在話下,估計西門慶想起也要膽顫吧。還有兩房妻妾不值一提。
而李瓶兒風情萬種,又對西門慶溫順慷慨大方賦予全部真情,可以說集合了西門慶所有妻妾的優點。
甚至李瓶兒臨終前聽聞西門慶要為其買棺材沖沖疾病,還要顧慮西門慶以後日子婉拒其好意,可見其所思所想皆以西門慶為先。
西門慶雖品行不佳,可也是有血有肉之人,如此李瓶兒怎能不愛呢?李瓶兒逝後,西門慶跳腳三尺痛哭,其後每日吃飯還要為李瓶兒擺上碗筷,虛空與李瓶兒對話。
雖然西門慶依舊出外尋歡作樂,可真情與慾望終有不同,李瓶兒能得西門慶唯一柔情,也算真情未錯付吧。
-
8 # 半瓣花上閱乾坤
眾所周知,《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從來不是什麼好東西,說他是地痞流氓加惡棍,恐怕沒有人反對。
但是這樣無惡不作的西門慶,是不是就沒有人愛了呢?
當然不是。
相反,這樣的西門慶不但有人愛,還愛得極其起勁。
男人是否壞,要看是哪方面的壞,這個“壞”對於評價那方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
女人想要的“壞”男人,是那種看起來“壞壞”的男人,比如西門慶;而不是“長壞了”的男人,比如武大郎。
如果從道德方面來評價的話,既是潑皮又是流氓無賴的西門慶確實很壞。
他幹了很多違法犯禁的事兒,手上也沾染了無數的人命。
不僅如此,他還被稱為“打老婆的班頭,降婦女的領袖”,買來的小老婆,稍不如意,就會被轉手賣掉。
儘管如此,在《金瓶梅》中,這麼壞的西門慶卻非常招女人喜歡。
就像王婆在給他拉皮條的時候說的那樣,“潘、驢、鄧、小、閒”這幾樣西門慶樣樣不落。
換句話說,在泡妞這件事上,西門慶是有資源的(長得帥又有錢),有天賦的,也是捨得下本錢、捨得花時間的。
為了泡到潘金蓮,他一天三次,一連幾天,天剛微微亮就跑到王婆那裡“虛心”求教,天色已晚還在王婆門前晃悠,花大把銀子給王婆作為酬謝,也花大把銀子在和心計在潘金蓮身上。
再加上西門慶本就貌比潘安,懂得風情,像潘金蓮這樣本就慾火難焚的“淫婦”自然心甘情願與之勾搭成奸,如魚得水。
很快,西門慶就把潘金蓮收拾得服服帖帖,兩人也是如膠似漆,難捨難分。
本想把武大郎燒掉以後就直接把潘金蓮娶回家,不想半路出來個孟玉樓,又有錢長得又標緻,甚至寧願帶著老楊家的財產嫁過來,這真是撿了個大便宜,於是西門慶立馬張羅起來。
新婚燕爾,就把潘金蓮忘了個九霄雲外。
潘金蓮因性而愛,慾望被撐得無比得大,離開西門慶就覺得度日如年。
想西門慶想得銀牙暗咬、星眸流波,不住地打相思卦,不停地沒事找事,把個武大郎的女兒迎兒給欺負得生不如死。
於是開始想方設法再次和西門慶的小廝搭上話,最終使盡了手段才得以讓西門慶娶她進門。
吃了虧的潘金蓮開始反思,開始反撲,想方設法對西門慶投其所好,不僅把自己的丫鬟龐春梅主動推薦給西門慶來固寵,還主動為西門慶和李瓶兒偷情打掩護。
說完了潘金蓮,再說李瓶兒。
李瓶兒身世悽苦,一開始是給樑中書當小妾,那老朽之物,如何入得青春美嬌娘的法眼,更別說樑中書身邊還有一個悍婦;
再後來是給花子虛當老婆,實際上乃是花太監養的外室。
想那花太監生前揹著花子虛將“四口描金箱櫃,蟒衣玉帶,帽頂絛環,提繫條脫,值錢珍寶玩好之物”等貴重之物交於李瓶兒,而花子虛竟全然不知,有悖常理。
可見花子虛根本就是一個幌子,不然何以面對如此如花似玉的娘子而不愛護,反倒寧願和狐朋狗友在妓院裡鬼混。
有了這樣的身世經歷,讓李瓶兒對所謂的“愛情”完全沒有什麼概念。
直到她遇到了西門慶。
西門慶對她可是費盡心機,第一次見面就故意裝作沒看見與她撞了個滿懷,後來又一次次在她面前營造“好男人”形象,說什麼幫忙勸花子虛早些回家,其實是他把花子虛掛在妓院,千方百計不讓他回去。
就這樣,寂寞空虛冷的李瓶兒,在“空床難獨守”的情況下,出軌了西門慶,嚐到了性愛的酣暢滋味,再也不能自拔。
她的整個身體、整個心靈,開始完完全全屬於西門慶。
要不是西門慶中途因為有事,未能按期迎娶她,她也不會嫁給蔣竹山這樣的人。
更重要的是,在誤嫁給蔣竹山之後,她更加懷念西門慶了。(我們不能不懷疑她有受虐傾向)
於是她開始對蔣竹山橫挑鼻子豎挑眼,最終把他趕了出去。
然後,自個兒帶著丫鬟帶著財產上趕著嫁給了西門慶。
真是“才出虎口又進狼窩”,心酸無比的李瓶兒想到了上吊。
沒想到上吊不成,反而被西門慶打了一頓,最終還是奴顏婢膝,小心委屈地奉承了西門慶,西門慶這才回嗔作喜。
應該說,從這以後,西門慶和李瓶兒的關係一直都很好。
因為李瓶兒和潘金蓮不同,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柔順”。
如果說潘金蓮是性如暴炭,那李瓶兒就是柔情似水。為了籠絡西門慶的妻妾和小廝,李瓶兒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任性揮灑,只求能夠得到安定的生活。
在李瓶兒這裡,西門慶也漸漸變得溫柔寬厚,他志得意滿,官兒做得一天比一天大,又有了寶貝兒子,漸漸沉醉於李瓶兒所營造的溫柔鄉之中,不大願意到動不動就搞得雞飛狗跳的潘金蓮這裡來。
即使李瓶兒有時候有意謙讓,西門慶也是做做樣子,捨不得挪步。
可是,素喜爭風吃醋的潘金蓮怎見得李瓶兒受寵,所以開始用盡各種手段,挖空心思害死了李瓶兒的孩子,也斷送了李瓶兒。
痛失所愛的西門慶,竟然不顧潘道士“不可往病人房裡,恐禍及汝身”的勸阻之言,不管李瓶兒死的時候身上血水淋漓,抱著屍體暴跳三尺多高,痛哭流涕,不住地哭喊“有仁義的好姐姐”。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真情流露。
當然,李瓶兒對西門慶所付出的一切,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真愛的表現。
李瓶兒死後不久,西門慶祭奠李瓶兒,看到唱戲的唱什麼“今生難會”,不由得想起李瓶兒的病中模樣,忍不住眼中落淚,不住地用汗巾擦拭。
被潘金蓮看見又在孟玉樓面前好一頓奚落。
可見對於李瓶兒來說,西門慶就是她的整個天地。
她生是他的人,死也是她的鬼。
而李瓶兒對於西門慶,雖然不是唯一的性物件,卻是唯一一個讓他念念不忘、刻骨銘心的女人。
李瓶兒死後,西門慶當著別人的面說,自己連好菜也拿不出一碟來(意思沒人給主持中饋了,尷尬的是吳月娘等人都還活著)。
甚至還在李瓶兒死後讓唱曲兒的專門給他唱一套《憶吹簫》,回憶他與李瓶兒當年的種種。
其中有一句“他為我褪湘裙花上血”,讓潘金蓮氣憤難平,說憑什麼都是再嫁的貨兒,你西門慶單單把他當作為自己付出初夜的女人?
可見,在西門慶的眼中,李瓶兒是唯一一個將完完整整的自己交給他的女人。
換句話說,只有李瓶兒,是他心中承認的永遠的妻子。
當然,西門慶這個人,愛和性是分得很清楚的。
李瓶兒的死並沒有讓他從此喪失生理慾望,而是在潘金蓮的一步步挑唆和引誘下,在王六兒等人的一步步誘惑下,沉迷於肉慾的泥潭,一直到死。
愛,讓西門慶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性,讓西門慶的生命走向了終結。
-
9 # 博而化易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有一個正式的妻子和五個妾室。為什麼西門慶為何只對李瓶兒動了真情和真心?因為西門慶有迷信思想,他相信李瓶兒會給他帶來金錢和事業的繁榮。
像西門慶這樣令人髮指的惡棍真的會流淚嗎?是的。西門慶確實有流淚的時候,不止一次。根據小說,在西門慶的妻妾中,他最喜歡的女人是李瓶兒。
當李瓶兒活著的時候,西門慶以不同的眼光看著她。李瓶兒生下兒子後,西門慶更喜歡的過分,經常在她的房間裡休息,這也引起了其他妻妾的嫉妒,尤其是潘金蓮。後來,李瓶兒和兒子被小人算計,相繼死去。在某種程度上,西門慶的偏好也導致了家庭內部衝突的後果。
李瓶兒死後,西門慶更加重視喪事。在小說的第六十三章,在李瓶兒的葬禮上,西門慶“突然想起了李瓶兒的病,並在心裡感覺到了。他情不自禁地掉眼淚,用毛巾擦擦袖子。此外,在葬禮的那天晚上,西門慶仍然強打起精神去李瓶兒的房間睡覺。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錯覺的,他忍不住哭了。半夜,他看著孤獨的燈,半扇窗戶斜對著月亮,輾轉難眠,嘆息著想著那個美麗的女人。
白天,西門慶在房間裡端茶倒水,他看著女僕們放下。他和李瓶兒在對面的桌子上吃飯,舉起筷子說:“請吃點米飯。”女僕們忍不住捂著眼淚哭了起來。西門慶對李瓶兒哀痛的敘述貫穿了十段文字。它非常情緒化,給人深刻的印象,並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深厚感情和他的悲傷是顯而易見的。
西門慶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李瓶兒對他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象徵意義。李瓶兒的到來給西門慶帶來了金錢和事業成功的動力。
李瓶兒也給西門慶生了一個兒子,並給了西門慶一個繼承人,這讓他很高興。他兒子的早逝和李瓶兒的去世都預示著好運的結束。此外,西門慶對李瓶兒也有感情。從這個角度來看,不難理解西門清的悲傷。
人和人的交流很複雜,有些人表面上很不錯,其實並沒有交心,雖然西門慶為人浪蕩,但他也是一個需要呵護和關愛的人,雖然李瓶兒也不是一個什麼的女人,但大家都是普通人,他們不僅看上了對方,慢慢的日久生情,就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也超越了金錢這些俗世的東西。
他們有了靈魂那一層次的交流,這些都是潘金蓮她們無法體會,也辦不到的,更加不可能取代李瓶兒的地方,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做是不一樣的,千金易得,有情郎難得,其實男人還是女人是一樣的,靈魂的伴侶更是少之又少。
-
10 # 智者無疆風清揚
也就是說只剩下潘金蓮和李瓶兒爭寵,李瓶兒給西門慶帶來了大量的錢財,李瓶兒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得到了西門府上下所有人的讚揚。李瓶兒又給西門慶生了兒子,成為了西門慶家炙手可熱的人物。反觀潘金蓮,除了床上能取悅西門慶,也就是說潘金蓮是西門慶最好的性伴侶,愛的成分基本沒有,因為,潘金蓮還揹著西門慶和小廝、女婿陳敬濟等偷情,實際上潘金蓮已經退出了競爭。
以上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李瓶兒對西門慶的那份感情,西門慶聽了“刀剜心肝”。
李瓶兒死了以後,西門慶幾天吃不下飯,哭的“跳的離地有三尺高”,感情上的事做不了假,也可見西門慶對李瓶兒也是一種真情流露。李瓶兒病到在床上時,西門慶曾花了三百二十兩銀子買了一口棺材給李瓶兒沖喜。
西門慶給李瓶兒大辦喪事,還請畫師給李瓶兒畫遺像,李瓶兒房間的東西保持原樣,吃飯的時候還給李瓶兒的座位擺放一雙碗筷,西門慶還常常看著李瓶兒的畫像暗自哭泣,所有的這些跡象都表面,西門慶是真心愛李瓶兒的。
西門慶雖然遊戲人生,但對李瓶兒的那份感情也讓人感動不已。
回覆列表
西門慶為何只對李瓶兒動了真情?
其實看了“完整”的書之後,感覺西門慶其實還是一個只愛自己,自私的人,縱觀他的一生,起碼做到了一個“瀟灑”,對於傳統世俗的“束縛”,他還真的沒什麼“看得上”的,所以,與其說西門慶只對李瓶兒動了真情,不如說他是對那個延續了他後代的女人,給的一丁點“在乎”。
1.李瓶兒和西門慶的“自由戀愛”:這本書的背景在宋朝,那個時候的封建禮俗是很“重”的,宋朝重文輕武,儒家學派地位很高,面對此等社會大環境,李瓶兒和西門慶算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戀愛”,尤其是李瓶兒,敢於帶著“財產”嫁給西門慶做妾,是很需要在傳統觀念上“反抗”的,雖然背後的“齷齪”是很難“洗白”的,但是起碼,這樣一個有錢有“地位”的女人,算是為了“愛”西門慶而入家門的。
對於西門慶來說,征服這樣一個女人是很有成就感的,且不說財產方面的“豐厚”,就說李瓶兒的身份,對西門慶來說有這麼一個女人很“滿足”。
2.“傳宗接代”的意義:且不說在宋代,儒家學派高漲“統治下”的百姓,對於傳宗接代的極大重視,就說西門慶本人的內心以及從小受到的“教育”,對於傳宗接代的重視也是很高的。
所以,作為唯一為西門慶生下後代兒子的李瓶兒,在西門慶心中的地位,本就是很不同的,尤其相對於除正妻之外的那些妾室而言,所以,也可以說西門慶對李瓶兒動了“真情”,畢竟兩人有個共同的兒子存在。
3.李瓶兒的“為人”、“性格”:在西門慶的眾多小妾中,其實李瓶兒的“名氣”不算大,雖然是和西門慶“偷情”,但是,嚴格來說,書中的李瓶兒的丈夫其實是“不行”之人,所以,從婚姻本質上來講,李瓶兒是在追求自身的“幸福”。
且後來入西門府之後,相較於其他幾位小妾,不管是為人“熱情大方”(詳見於李瓶兒對下人打賞闊綽),還是性格上的“不爭不搶”(比起其她幾位,算是沒有“明搶”),作為一個後府的西門慶女人之一,做的“挺本分”,所以在這點上,在西門慶的女人堆中,“突出”亮點,也就讓西門慶“喜歡”了,久而久之,所謂的“真情”也就有了。
總結:我認為,與其說西門慶只對李瓶兒動了“真情”,不如說李瓶兒不管在“出生”、與他的“相識相戀”的過程,帶著財產嫁過來,以及李瓶兒本身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方面,特別是作為唯一一個為西門慶生育過兒子這一點看來,西門慶對李瓶兒動真情,都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