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鳳凰趙鳳寶
-
2 # 就愛吃土豆
非常有,第一,可以解決出嫁女對自己父母的思念;第二,可以將在婆家遇到的問題回來與孃家人交流交流,有利於解決婆媳之間的關係;第三,促進兩家人的交流,增進感情;第四,製造活動氣氛,可以使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調節心情。所以這個活動是有意義的。
-
3 # 關山聽風
出嫁女回孃家竟成了一種“活動”?誰組織的,在哪裡組織的,組織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現在的出嫁女都不願或者不想回孃家了,才由一些人來組織這類的“活動”?
因提的問題沒有給出更多的資訊,也就沒有搞懂到底是新出嫁的女回孃家要搞活動呢?還是出嫁很久的女兒要回孃家呢?有一點讓人莫名其妙的感覺。對於這樣一個質量不高的提問,我只能按照本人對這道題的理解來回答了,作為現在失去了傳統文化的一種笑話來理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出嫁女回孃家圖)
我認為“出嫁女回孃家”活動一點意義也沒有,就如在外國長的中國孩回到了祖國,如果他們不知清明節為何種節日,國內的熱心人士可以組織他們搞一個“清明節”活動。當然,這純粹就是一個比方,未必恰當,也許在外國長的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比國內長大的孩子更加強烈,認識更深。
這裡應該說的是大都市中新出嫁女回孃家吧,因為只有大都市的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喜歡西方文化,新婚燕爾,早就把中國的傳統婚俗忘到爪哇國裡去了。在二三四線城市和鄉鎮村莊,依然還流行傳統習俗,出嫁女要回門。
回門又稱歸寧,也稱回家嫁,是中國古老傳統婚俗,也是大多數民族都有的習俗,指出女子出嫁後,首次回孃家探親。這種風俗因地域不同,可能在時間上有所差異,但過程和目的是一樣的。即新婚夫婦新婚後,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有的時間更長一點,夫妻雙雙參拜女方父母,是一種不可必不可少的禮節,其實這也是整個婚禮的組成部分,到此婚禮正式收尾。
(現在出嫁女接傳統回孃家圖)
回門有一定的程式,當出嫁女回門的前一天,孃家人要派同胞兄弟,也的地方也派姐妹到男方家裡來接。這裡還帶了古代的風俗,古代出嫁女不管嫁出多久,想回孃家時,要捎信給孃家,由孃家的兄弟來接才能回家,平時是不能私自回家的。這是題外話。如今民間的說法是,女方兄弟接新婚夫婦人回孃家是為了顯示貴重。
新婚夫婦回門要帶回門禮,不同地方,所帶回門禮不盡相同。在過去,有的地方帶上兩包糖果,表示新婚夫婦甜甜蜜蜜;有的地方捉一隻公雞,寓意為吉祥如意;有的帶豬肉、雞蛋和麵條等;有的除了帶禮物,還要帶回門禮。無論什麼禮品,一定要成雙數,忌成單,寓意成雙成對,白頭偕老。
新婚夫婦回門,岳父母家都會熱情款待女婿,有的地方為了熱鬧,或者顯示接待女婿的誠意,還有捉弄女婿的習俗,如給女婿打花臉,把肉一串串穿在一條線上讓女婿吃等等。新婚夫婦回門,不管離男方要有多近,女婿必須在岳父家住。至於住多少天,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一般也講究成雙,即兩天。
(苗族出嫁女回孃家圖)
出嫁女回孃家的習俗,那就是生了孩子滿月以後,由孃家兄弟姐妹接到孃家住一段時間,然後由丈夫來接回家中。至於逢年過節,出嫁女回嫁家也是必須的,平時到孃家走走實屬正常,這裡就不贅述了。
總之,所謂“出嫁女回孃家”活動真的沒有必要,難道如真的年輕人,包括他們的父母真的遠離了中國傳統文化?出嫁的女兒回家要透過“活動”來推動嗎?不是笑話又是什麼呢?如果有人一定要發起這項活動,確沒有什麼現實意義,一種噱頭,或是表演而已。
-
4 # 一帆風順jxh
在我們中國有好多人都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什麼‘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什麼'兒子自家姓,女兒外姓人`等等封建思想或多或少的住居在人們的心裡。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能者多勞的社會現壯,讓出嫁女在孃家站住了一定的地位。姑娘回孃家一是安慰父母牽腸掛肚的心,二也是回孃家,傾訴一下自已的心事,穩定自已的情緒,身心得到一定的放鬆。三是孃家人的話貼心,句句能打動你的痛處,便於改正。基於此,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手裡抱著一個胖娃娃,回回孃家非常有意義。
回覆列表
出嫁女回孃家,相當有必要!按照天津人的習俗,一般的出嫁女,應該是回三,回四,回九!
一,新婚的女人回孃家,首先是要,回訪孃家的親朋好友!二,讓新婚的新娘子,歇歇身子!三,新姑爺,也要一同前往岳丈家,和新娘子一起回拜親朋好友!
四,新娘子從孃家回婆家,一定要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