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瑞源枸杞

    黃帝內經有云

    黃帝內經雲:“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主張利用天地之氣強健身體。所謂“夏三月”即是農曆的四、五、六月,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共六個節氣。中醫認為夏氣通於心,一年之中,心與夏天的關係最密切。在炎熱的季節裡,藉助外界陽氣的輔助,順時調養心臟,能夠幫助心臟更健康更充分地發揮功能。

    心臟——全身血脈的總樞紐

    近年全球氣候多變,極端天氣不斷出現,颳風打雷又下雨;冷熱交替之中,早晚溫差不同,身體特別敏感。入伏後氣溫急升,夏季在五行中屬“火”,與我們的臟腑“心”相對應,夏氣通於心,人們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小便赤黃、大便乾結,甚至心慌胸悶、睡眠不佳等症狀。

    這些多屬於心火亢旺症狀。而心臟又屬五臟之主,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對於維持生命的健康狀態至關重要!所以應及時調整起居作息,可適當夜臥早起,早晚宜延長戶外活動時間;飲食方面應適量吃些清火祛溼的食物,並戒躁制怒,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要神清氣和、胸懷寬廣、思想平靜下來,避免心火內生。保持平和的心態準備安然度夏。

    夏季宜養心,那麼,這心該怎麼養?

    中醫認為“心藏神”,具有主宰人體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那麼,夏季如何養心呢?

    起居上,注意“夜臥早起,堅持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天氣漸熱,晚上蚊蟲開始增多,會讓夜裡入睡時間逐漸推遲。因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因此,睡子午覺很重要!

    夏季的中午11~13時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手少陰心經“當班”之時,心經氣血最旺,心氣最易耗傷,即中醫所謂“壯火食氣”;中午最熱,氣血充斥於體表,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尤其是午飯後,消化道血供增多,大腦的血供就更為減少,最易睏乏。而適當的午休,可使心和大腦得到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夏季睡子午覺最養生,分別是在中午和晚上的11點到1點間入睡。在這兩個時辰入睡可助養陰、養陽,使人體趨向“陰陽調和”的健康狀態,緩解夏乏。

    飲食上,堅持口味清淡,紅色為主原則

    從中醫角度說,“心”可不是單單指心臟,它是一個系統。“心”不僅支配血脈執行,還主持精神活動。“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心者君主之官”,夏季為心所主。“心”強健是整體各個臟腑都能健康正常的基礎。

    中醫認為,養心可以多吃“紅”色食物,它們對應的同為紅色的血液及負責血液迴圈的心臟!對於氣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更可以多多益善!

    同時可多食一些養心安神的食品,如:蓮子、百合、茯苓、小棗、柏子仁,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香蕉、西瓜等。豆製品、雞肉、瘦肉枸杞、紅棗、紅豆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食物中抗氧化劑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

    夏季三大疾病--謹防

    1、夏季的高溫、悶熱、雷雨、大風、天氣驟變,常會誘發或加重頭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精神疲勞都可誘發頭痛。應對夏季頭痛,不能過分依賴藥物,可透過調劑飲食、補充水分,消暑降溫、節制冷食、調整情緒、注意休息等手段進行保守治療。

    2、夏季也是面板病的多發季節,痱子、過敏性皮炎、汗斑、溼疹等惱人的面板病威脅著很多人的健康。應對面板病,公眾要常洗澡、勤換衣服,被子、毛巾等經常漂洗消毒。儘量少到蚊蟲多的地方,面板瘙癢時可塗些止癢藥水。

    3、夏季還是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胃腸疾病的高發期,消暑方式不當是主要原因。預防腸胃疾病要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還要喝開水,少吃冷飲。

    結尾

    關於夏季養心就說到這裡。當然這其中的門道兒還有很多,後面會跟大家繼續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年聖誕節恆大沒有買人,難道恆大已決定不引進新援,就按照上賽季的陣容征戰新賽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