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閒財經

    這些上榜的基本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套現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而2019年套現創出紀錄是值得關注的,我們認真看看胡潤套現企業30強,前5家均為房地產企業!

    所以,這個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是誰還在鼓吹房地產只漲不跌的?

    誰再有這樣的言論,肯定是出來害人,很明顯,多數房地產企業上市大股東,至少在2019年不看好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了,至於我們所熟知的炒房者,或者打算繼續在房地產行業繼續大展身手的朋友們,這個要十分警惕的事情,不要懵擦擦的幹出一些終生都會後悔的投資來!

    無論是從世界經濟,到房地產政策,到資金流動性,房地產調整或許正在到來。前兩年,萬科喊出“活下去”,到王健林逐步退出房地產市場,到李嘉誠賣出內地數百億房地產資產,都預示著內地房地產一個像樣的調整即將到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對於大多數人對房地產看不清方向的情況下,多看看大佬們怎麼說,又是怎麼做的!

    馮侖在前一段也曾表示,如果他有多餘的房產,比如第二套房,或者第三套房,他會考慮賣掉,換成流動性更好的資產。

    關鍵時刻不要犯糊塗,這也是我在想給從事房地產行業以及投資房產的朋友一個忠告,阿里巴巴與蘇寧,均出現網路拍賣房屋了,對行業也是不小的衝擊。

    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認真去實施,這才是知行合一之道。

  • 2 # 若望財經

    股東減持有多種原因,主要是以下幾種:

    1.說明某些上市公司內在價值小於其股票價格,也就是說A股股票普遍存在高估,當一個東西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時,拋售無可避免。股東大量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非常明顯的打壓。

    2.股東基於資產配置需求,比如馬雲,減持部分阿里股票,投資其它類別資產。

    3.降低公司財務風險,引入新股東,比如許家印,同時對個人也使資產配置適當多元化。

    股東減持的另一面:

    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股東們的減持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 3 # 俊龍聊龍頭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一萬用用覺得太多了,他1000萬花花覺得拮据,那怎麼辦?反正有那麼多股票,套個幾個億的現緩一下很正常吧!再說,今年各行各業都很難過,市場也一樣,新股不斷髮行,資金不增加,籌碼增加,股價自然會下來,所以能高賣錢的都套個現咯!

  • 4 # 知識廚子

    都是為了生活,無可厚非

    我覺得套現榜上的這30位富豪企業家來說,套現都是比較少的。家大業大的,哪裡不需要錢。不套現喝西北風啊?

    企業家也是人,也是要生活的

    雖然說2019年這30位企業家一起套現918.5億,那麼說明他們今年花費比較多的一年。從排行榜上,第一名的王文學,才套現131億。相比企業的財富485億來看,套現額度較大,達到了27%。第二名是陳小英的申通快遞,佔比是21.43%。第三名同樣的是申通快遞的陳德軍,佔比20%左右。

    我覺得除了上面前三名套現額度,有可能跑路或不想好好幹外,其他的套現額度,都是低於百分之十,相比企業資產來說,這些錢可以保障基本生活開銷,同時也是可以做一些理財的安排。

    畢竟商人都是以營利目的的,能賺到錢。還不到套現,難道在等虧的時候一份拿不到的好嗎?

    商業的本質就是逐利

    我覺得上了榜的都是成功的企業家,所以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怎麼套現都沒什麼可說的。他們做企業也終究是為了賺錢,胡潤咋不弄個倒閉排行榜呢?相信那樣的數值更慘烈。別說套現了,可能傾家蕩產都是還不完的。

    再說就像馬雲和他的馬雲家族。資產2750億,套現40億,相比總資,那不是九牛一毛。

    最後總結:

    我覺得套現沒啥可說的,都是為了生活,為了逐利。只是我們還沒到他們的程度,如果有錢了到了他們的程度,我覺得別人不敢說,我可能吃像比他們難看多了。到時候,還請大家嘴上留情啊。

  • 5 # 波士財經

    胡潤套現企業家榜在定義上不夠明晰。

    把套現跟分紅混在一塊,這是歧義,很容易造成誤解。從現代經濟學常用術語來說,套現其實本身帶有一定的貶義的,包括銀行卡套現什麼。

    而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所謂套現,基本上都是指賣出股份套取現金。

    分紅大為不同,分紅是指企業經營良好,擁有股份的人從企業盈利中獲得收益。這是兩碼事。

    把分紅與套現,扯在一起弄一個“套現榜”,這是未見清晰的榜單。

    再稍微看一下這個榜單,分紅與套現摻雜在一起,不具備什麼參考價值。

    比如許家印,那是恆大分紅達到115億元,不是許家印賣出自己的恆大股份。

    還有碧桂園的楊惠妍,也是碧桂園分紅89億元,楊惠妍也沒有賣出碧桂園的股份。

    還有許榮茂,也是透過世茂房地產獲得分紅累計41億元。

    這個榜單,要科學、合理,而不是隨便弄一個已經有固定含義的名詞,來混亂原有的定義。

    企業分紅與買股套現,是兩碼事兒。

    胡潤套現榜,不是一個成功的榜單。

    應該分成兩個榜單,一個是分紅榜,一個是套現榜。分紅榜說明企業經營狀況,套現榜說明老闆“跑路”原因,這樣才是有價值的榜單,這樣一鍋亂燉的榜單,不值一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漲知識,發明專利為什麼申請時間長、難度大、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