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貞才

    的確,在我們日常學習和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碰到這種情況。不僅我們如此,而且一些文學工作者歷史考古工作者,有時也會遇到這個棘手的問題。特別是在春秋以前的銘鼎文,甲骨文中,學者們時常發生爭論,極力的去研究探討。這不是因為專家學者們不懂,是因為某一字放在上句結尾和下句開頭都說的通,而且各有一番意思。所以古文沒有標點符號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那麼為什麼古文不設標點符號呢!特別是開始的股骨文甲骨文,質地堅硬,非常狹窄,不能容下幾十個字,故此盡力減少字數,標點符號更不值一談了。

    在以後使用的竹簡木牘,絲帛中,成本太高,如加標點佔一字地,多不接受,如佔行外影響美觀。所以經典論文諸不用標點符號。

    到了漢代,曾有人在每一句稍間隔或加一小點,叫做句讀。也為一時之作,並不統一。到了宋代標點符號又增加了幾個,明清蔓延,亦未規範。

    至於說怎樣去閱讀和理解古文內容意思,大凡在古文人眼中就是家常便飯,見得多用的多。在我們今天看來要費一些力氣,有時要費一番周折。

    我可以簡單說幾個在閱讀古文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閱讀古文時,對於人名,物名,什麼曰,雲這些字詞是不用吹灰之力的。

    要注意夫,蓋,凡等字多在句子的開頭。

    也,矣,耳,焉,哉等字則多在句子的結尾。

    另外注意排比句,例如: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些排比句都能順暢閱讀。

    還有一些對偶對比句雖不難理解,還是要說一下的,如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另有兩句之間有重複之詞,也是容易分辨的。例如: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覷。我們不難看出兩個”存想”中間是兩句的間隔,”存想”不是重疊的。

    文言文還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我們共同學習吧!

    在今天看來,標點符號依然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可以為大家說幾個小故事:

    從前,由於包辦婚姻,不能相見面談。媒人詭計多端,為騙吃騙喝,為一個禿頂,面容黢黑,的名叫王二麻子介紹物件,於是向女方寫到:王二麻子沒有頭髮黢黑。女方見信念叨王二麻子,沒有頭髮,黢黑。大發脾氣。媒人卻說為何嫁一好端端的相公還不高興!接過書信念道:王二,麻子沒有,頭髮黢黑。相貌堂堂,為何不嫁!

    另有一店家在雨天門口寫一牌子,為的是不接應顧客。寫道: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可他沒加標點符號,有好事者給他寫的字加上標點。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可見標點符號是多麼重要的。

    這也說明了另一個古文理解內容的問題,必須認真推敲。

  • 2 # 古城漁樵

    謝謝邀請! 試答 ( 古時候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怎麼讓讀者正確理解內容呢?)。 我認為:古時候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是因古典文學的結構形態決定的!寫文章的方法與讀文章的方法同步。每個句子還參入了知、乎、者、也,手寫段落句與起句也會留有間隙。重要的是句子用章法寫成,故有“照章辦事”之說!

    雖然古人的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但文言文的平仄交替韻味十足!讀起來朗朗上口如詩如歌。不象現在的白話文隨意。可是現在的文章中仍然延用古典文學的精華典故語句。由於本人對古典文學知道甚少!希望大家多多諒解!

    謝大家釜正!

  • 3 # 師範小王子

    謝邀。古文斷句歷來是一個難點。有些古文斷句,存有爭議的不少。斷句不好,文義大變。比如儒家經典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曾被當作儒家愚民思想來批判。但是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應當是啟民智的典型,這是與儒家恩想相矛盾的。今人對古人斷句提出了疑義。如果改為這樣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與原來截然相反:老百姓聽命於你,就可以放心讓他們去幹事;老百姓不聽你的指揮,就要講道理、教育他們。這樣與儒家思想就不相悖了。由此看來,斷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容易的。那麼怎樣斷句呢?大體有以下方法。1.根據文意斷句。如上面的例子。2.根據句式斷句。古人文章比較注意句式整齊。3.根據語句節湊斷句。句子的長短規律性。4.根據文言虛詞斷句。如“之乎者也矣焉哉,”多數處於句尾,可為斷句依據。古人云,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其實斷句也在其中。讀的多了,斷句就會越來越準確。意思就會越來越明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中的什麼職業剋制死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