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30792912277

    不正常。

    小兒遺尿症俗稱“尿床” ,是指年滿3週歲以上小兒在夜間睡眠時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疾病。(不伴有先天或後天性的尿道疾病)。正常小兒1週歲後,白天已逐漸能控制小便,若3週歲以後夜間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經常尿床,就是遺尿症。本病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為兒科多發病之一,若長期得不到醫治,不利於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長髮育。遺尿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空想與幻覺等心理異常,進而使體質下降。若經久不愈,可遷延至成年,嚴重的將會影響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終導致人格障礙。是目前威脅兒童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

    《諸病源候論 . 遺尿候》指出: “遺尿者以膀胱虛冷,不能約於水故也。”遺尿患者多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虛弱,腎氣不足,下元不固所致,且大部分遺尿患者有家族史。

    有資料顯示:如果雙親都遺尿,其子女的患病率可增高6倍,佔77%;若單親遺尿,小孩患病者佔44%;而無遺尿者的後代,發病率佔15%。

    很多小兒遺尿症未能引起家長和臨床醫生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遺尿只是一種生理上的排尿功能成熟延遲,不需要就醫治療,隨著年齡的增大就會自愈,對小兒遺尿症的患病率和發病機制缺乏足夠的瞭解。

    遺尿與腎、肺、脾、心、膀胱等臟腑都有密切的聯絡

    小兒遺尿是腎氣不足,下元虛冷,病後體弱,肺脾氣虛不攝或因不良習慣所致。遺尿的病因主要為胎稟不足,腎氣虧虛,下元虛寒,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不能制約水道而致遺尿。

    肺通調水道,脾主運化,共同維持水液輸布與排洩,若脾肺氣虛,則上虛不能制下,下虛不能上承,運化無力,節制無權,則水液趨下,膀胱失約,關門不固而遺尿。

    脾肺氣虛、 肝經鬱熱也會導致遺尿。肝經循少腹聚會陰,肝經之熱最易蘊結下焦,熱迫膀胱,亦發為遺尿。病機為下元虛寒,肺脾氣虛,肝經溼熱,導致膀胱固攝失司、約束無權,三焦氣化無力引起遺尿。心、膀胱心神失約,膀胱失約,上虛不能制下者。一般病程較長,體質較弱,尿頻清長,舌質淡,苔薄滑; 常見舌體胖嫩,邊有齒痕,面色少華、神疲乏力、納呆、肢冷自汗、大便溏薄、 反覆感冒等症狀。

    目前西醫治療遺尿症常用鹽酸丙米嗪、山莨菪鹼、遺尿丁、鹽酸阿替丁等,但有一定毒副作用,且停藥後易復發。長期以來,西醫對於小兒遺尿症的治療無明顯有效的方法。

    而中醫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能透過中藥口服、針灸、推拿、穴位注射、穴位敷貼、穴位埋線及理療等多種方法,從整體上對小兒調理臟腑功能進行調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真正弄懂自己的家裝需求?